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探究实践教学的应用探析

2018-02-25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8年13期
关键词:情境探究数学

(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县互助小学校 四川遂宁 629202)

数学是一门语言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学科,数学中很多知识都需要学生经过一定的思考和判断才能更好地掌握。新课标提出,要让学生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中,在具体的数学情景中,获得对对象的初步认识。也就是说,要让学生通过亲自参与或者经历事件之后,获得一些感受,探究实践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在具体的探究式实践活动中,获得一定的数学知识,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小学阶段的数学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打好学生的数学基础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新的课程标准中也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小学数学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改变传统的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更多表现自我的机会,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探究实践教学就是符合新课标的要求,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很好的发挥,有利于提高学生对于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那么小学数学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如何更好地落实实践探究教学呢?[1]

一、设计数学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

小学阶段的学生接触数学的时间相对较短,数学学科对于他们来说可能难度相对较大,因此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教学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参与数学活动,这种方式既能够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又能够让学生在亲自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对于这个知识或者结论的得出更加了解,能够加深学生的印象。比如说,在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教材中,有关于圆柱和圆锥体积的学习。在学习这部分知识的时候,根据公式,我们知道同等底面积和高的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很多学生可能对此不太理解,因此老师就可以设计一个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课后准备两个等底等高的圆锥和圆柱,然后让学生带一些沙子来学校,然后老师就可以让他们分别用圆柱和圆锥盛沙子,然后对比两者之间的关系。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对于圆柱和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记忆更加深刻,同时对于它们的关系能够更加理解。除此之外,在学习人教版小学数学课本中,有关于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知识的时候,老师也可以设计一定的教学活动,让学生亲自参与。在学习中,平行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而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二者在生活中都分别有不同的运用,老师可以让学生做一个平行四边形,然后用手拖动两边,看它是否会变形,同时可以做一个三角形,看能否拖动它。因为平行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因此它是比较容易被拖动,产生形状变化的,而三角形则不容易变形。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参与,可以让学生对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性质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设计教学活动,可以有效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可以激发学生对于数学探究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2]

二、设计小组合作,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古往今来,无数伟大的发明和创造都不是一个人的成果,而是许多人共同努力的结果。因此学生需要学会与他人合作,提高与他人的协作与沟通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但是如果能够与他人合作,就能够集思广益,发挥大家的智慧,将一个问题拓展出更多的可能性,在探究性学习中,就需要学生通过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学习他人的学习和思考方式,弥补自己思维上的不足,提高自己的数学学习能力。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老师可以根据学习能力和性格特征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在分配学习小组的时候,老师要将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和学习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放在一个学习小组,还要考虑将性格比较外向的学生和性格比较内向的学生放在一个学习小组,在合作学习中,学生可以互相交流,共同提高。老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需要小组合作完成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在讨论中发挥各自的特长,学生共同协调完成学习任务。比如说,在人教版六年级小学数学课本中有关于圆的知识点的时候,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思考圆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圆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的应用,比如说车轮,井盖等等,老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多进行一些思考,这样可以充分拓展学生的思维。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可以让学生充分了解别人的思考方式,进一步训练和提高自己的思维,同时可以提高学生与他人合作的能力。[3]

三、设计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探究学习

在小学数学的学习中,设置合理的教学情境,可以有效将学生带入到相应的情境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比如说,人教版四年级小学数学课本中有关于四则运算的学习中,老师可以设置一个教学情境:小明去菜市场买菜,西红柿2.5一斤,小明买了5斤,土豆2元一斤,小明买了3斤,小明带了20元钱,请问他带的钱够付买菜的钱吗?如果够,还剩多少钱?如果不够,他还差多少钱?这是一个包含了乘法和减法的运算,通过设置这样一个教学情境,可以有效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学生就会主动去寻找题目情境中的有效信息,主动进行计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究实践学习要求学生在学习中发挥更多主动性,提高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4]

结语

总之,探究实践学习是一种符合新课标要求的一种学习方式,它的实施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可以让他们更加清楚地知道这个知识的原理。小学数学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设计一些相关的教学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教学,设计小组合作学习任务,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提高与他人的合作与交流能力,还可以设置一些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猜你喜欢

情境探究数学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护患情境会话
护患情境会话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