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融合背景下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途径
2018-02-25梁松昌
梁松昌
(广西壮族自治区岑溪市第一中学)
传统的教学目标大多要求学生获得和接受有效信息,而在实际生活及工作中,则要求学生能够具有解决实际问题并主动思考的能力,这就形成了教学与应用上的冲突,因此在学科融合背景下,应积极改革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使其更加贴合实际,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
一、学科融合教学形势的优势
思想品德课存在的意义是为了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是非观,所以在学科融合后,思想品德课程归属于人文科学的教学领域,目前,社会发展方向越来越多,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学科融合,可以将更多的知识理论融入思想品德课程中去,丰富学生的阅历,增长学生的知识,使教学内容更为饱满,更能达到教学要求。
1.学科融合的教学型式丰富教学内容
在思想品德课程中,旧版的教材通常会举出一些具体的例子进行具体的分析,比如改革开放的目的、学生处于青春期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等,如果只是针对教材进行讲解,内容较为淡薄,讲述起来形象不立体生动,学生的理解和兴趣也不会很高,得出的结论也不能完全获得学生的理解,使他们对这个课题印象并不深刻,而在学科融合之后,可以运用不同学科的知识对同一问题进行讲解,使得形象更为饱满,学生能够加深理解,深化记忆,达到课程所需要的结果。
2.学科融合的教学型式避免了传统的单一说教
单一说教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初中学生的学习需求,而且也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知识点的具体内容,合理地选择关于历史、地理和社会文化的诸多素材进行多层次的教学。而教学手段也应该尽可能地丰富,通过营造一个即有理论又生动而形象的教学氛围来达到教学目的和教学效果。
二、学科融合背景下思想品德课程教学改革的途径
初中思想品德教材已经在全国各地推广使用近5年,其内容的鲜活性与丰富性得到了广大学生和教师的欢迎。下面将结合鲁教版思想品德课程的特点,探讨如何在学科融合背景下进行课程教学改革。
1.利用真实的教学情境来进行课堂教学
在课堂中,教师应当有效地锻炼学生的道德素质,让学生在具体的实践中领悟到价值观和正确判断是非常重要的,在课堂上,可以结合具体案例编排剧本,通过表演的形式让案例更加生动形象,这种方式目前已经普及到许多课堂上,在这种模拟情境的教学模式中,需要让学生参与到表演中,这样他们才能感同身受,体会到在这一情境下的人物的真实内心,能够更加直观地面对事例,感受到的情感更为丰富,这样也能更为容易地达到教学目标。
就目前的中学生而言,一般都身处于小康家庭,如何增强他们与其他人之间的共同感是情境教学的重点,在情境教学中,如何将肢体和语言所表达出的东西带入学生的内心,这需要通过一定的手段,必须将情境教学中的场景与学生所处的场景相结合,让学生所处的环境更为贴合情境,可以使学生更快地融入情境,在情境教学中引入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理念,让学生在参与情境的同时受到正确的教育,这才能达到教学目的。
2.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
在传统的思政教学中,学生觉得课堂枯燥,不愿意参与的现象比比皆是,但目前随着课改的进行,授课方法与授课内容不断改进,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有很大幅度的提升,学生开始主动进入教师设置的情境教学中去,但这并不能完全完成教学任务,思想品德不是仅仅靠学生在课堂上教学就能够形成,教师应当将思想品德教育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当中去,采用一些课外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得到更为充分的锻炼,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开展一些课外教学活动,可以组织一些课外小组活动,通过小组共同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产生学习的积极性,或者组织一些课题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与家庭进行讨论,之后组织分享会,不同的同学分享不同的经历和感受,将得到的体验共享,遇到问题共同解决,在有效提升课堂效果的同时,也可以增强同学与集体之间的联系,丰富学生的感知,增强学生对于思想品德课程的理解。
3.积极开展思想品德社会实践活动
除了开展一些课上活动,教师还应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提供学生接触社会的机会,让其了解到社会环境与校园环境的不同。教师在制订活动计划时可以按照不同的教学章节来分配,比如当课堂上结束一个单元的学习后,教师就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并在活动结束后进行总结,再回归到课堂中,以便有效提升思想品德的教学效果。
对于初中生而言,思想品德教育课程的开设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他们正处于人生观和世界观健全的关键阶段,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道德观有助于他们之后的发展,因此,如何让思想品德课程更为灵活多变,更能吸引学生的兴趣,是每一个学校都应该钻研的课题。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进行适当的教育,重视个体存在的差异性,这将有利于学校对于学生的培养。
参考文献:
[1]于洪卿.“翻转课堂”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12):73-74.
[2]李应芬.浅谈案例教学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4(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