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古诗词吟诵教学研究
2018-02-25姚蕾
姚 蕾
(江苏省南京市红山初级中学)
有一句话,我们耳熟能详:“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吟,我们真的做到了吗?
一、古诗词吟诵的教学现状
纵观古诗词吟诵教学,不外乎教师根据自己对诗歌的理解以及诗歌的节奏进行示范性的朗诵,或者利用多媒体放名家朗诵和根据诗歌意境播放视频、Flash、幻灯片等。虽然华丽但仅仅停留在“诵”的层面。
可是,吟诵不等于朗诵,它内涵丰富,有两个层面:(1)朗诵;(2)吟唱。狭义的唱即歌唱,广义的唱指的是:“拉长了声音像歌唱似的读。”(郭沫若先生曾说过:“中国旧时对诗歌本来有朗吟的方法,那是更接近于唱,也可以说是无乐谱的自由唱。”故有“吟唱”一说。)可见,严格意义上的古诗词吟诵教学是严重缺失的。“吟古诗词”走入课堂是努力还原原汁原味的古诗词,也是对传统文化的救赎。
二、吟古诗词,追根溯源
古诗是可以歌唱的,是那个时代的流行歌曲。在文字还没有诞生之前,人们就通过口耳相传开始吟唱了。赵元任先生在《〈新诗歌集〉序》中指出:“诗歌不分化的时候,诗也是吟,歌也是吟。”
再从汉字的特点来看,文字是由声、韵、调组成的,歌咏之,便是一曲美妙的乐曲。孔夫子“闻韶乐”而“三月不知肉味”;《诗经》按乐曲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可见,音乐是悟情的一把钥匙,意义深远。
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音乐性渐渐减弱并缺失,成为一个可望而不可即的传说。
三、吟古诗词,理论基础
得益于大学所学《古诗词文吟诵》一课,它开阔了我的视野,让我理论联系实际,将之运用到实际的教学中去。我的老师陈少松先生是著名的古诗词吟诵专家,长期从事这方面的研究,还原了一部分的古诗词吟法,总结了古诗词吟的方法。
究竟如何“吟”呢?具体的考证过程不再赘述,只做简单的介绍:首先得先学会划分节奏并把握节奏点和辨别平仄。一般方法是:
1.节奏点上的字音须适当停顿。
2.节奏点上的平声字,通常须适当拖长。也就是“平长仄短”。
3.节奏点上的音调处理是“平低仄高”或“平高仄低”。另外要注意的是,韵是声的重要组成部分,韵的转换往往暗示情感的变化,使诗歌呈现音乐美。大致的原则是:找出入韵的字,咬准字音并适当地加以突出:增大音量及拖长。
四、吟古诗词,解决策略
“吟”法对初中生来说,难度不小,所以我在具体操作时化繁为简。
1.教吟法,套用词
词,又叫“曲子词”,“曲子”指的是曲调,“词”就是歌词。这就相当于一首歌的歌谱,有了歌谱可以填词。在教《钱塘湖春行》时播放了我的老师陈少松先生的古诗吟法,声音一响,班上立刻炸开了锅。这种鲜活的形式新颖有趣,一下子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在音乐声中渐入佳境,不禁摇头晃脑起来,仿佛穿越时空与古人对话。因此,吟古诗词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赋予了古诗新的艺术生命,在新课改的今天,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无疑是优化的。
2.体悟诗歌,吟出个性
学生通过个性化解读,吟出独一无二的感觉。在教《钱塘湖春行》时,我设置了这样一个环节:假设诗人穿越时空,相约踏青,会怎样吟诵呢?请同学们现场演绎。这个设计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学生根据不同的鉴赏感悟能力和生活体验,演绎出不同特色。这个设计还创设了表演情境,通过情境再现的方式,让学生模拟古人,涉入一种意境当中,沉静其中,在优美的旋律中以己心悟诗心。同一首诗,学生诠释的吟各不相同,各有特色。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别有一番情致。
3.原来就有,直接歌之
《明月几时有》《大江东去》等都是广为流传并为人们所喜爱的,在教学时直接以唱带教。如教八下的《明月几时有》,直接播放王菲版的唱词,空灵的音乐在教室萦绕,对学生的感染“润物细无声”,在无痕中渗透,效果事半功倍。以乐促教,以乐促学,在语文教学中融入音乐元素,为古诗词添上音乐的双翼,变枯燥的古诗词教学为愉悦的享受,在无痕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4.自谱自唱,妙不可言
(1)吟的方式方法多种多样,有的学生翻找了其他人的吟法。
(2)有的不拘泥于固定的词谱,灵活套用现有的流行音乐。
(3)更有甚者,跳出已有模式,自己创作,自谱自唱。如:C同学套用周杰伦的曲子《青花瓷》。D同学为《龟虽寿》自谱曲子……通过这样的方式,调动了学生的热情,课间没事时哼唱着玩,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其实,古诗词就是那个时代的流行歌曲,希望吟唱也流行起来,潜移默化地唱进学生心中。
古诗词吟诵中“吟”的层面,是对古诗词吟诵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更直接抒发诗人内心的情绪,是更充分的读,也是鉴赏古诗词的有效方式,让学生在悦耳的音乐美中感悟和熏陶,以己心悟诗心,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
吟古诗词鼓舞和唤醒了学生的诗心,鼓舞和唤醒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走近并走进古诗词,走近并走进语文,走近并走进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李学勤.十三经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2]陈少松.古诗词文吟诵[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