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品《瓦尔登湖》,追寻心目中失落的极简主义生活

2018-02-25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8年19期
关键词:爱默生瓦尔登湖梭罗

白 玉

(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河南漯河 462000)

引言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这首小诗展示了我国古代东晋名士陶渊明在乡间度过的古朴自然、恬淡有趣的生活。一千多年之后的某天,在遥远的大洋彼岸,一个怀揣着同样梦想,立志体验自由、独立自主生活的青年人来到了一个名为“瓦尔登湖”的湖畔,在独居的日子里,他一边劳动,一边品味和思考人生,后来,我们就看到了这篇著名的散文集《瓦尔登湖》。

一、《瓦尔登湖》的时代背景

19 世纪中期的美国正处于经济体制的转型时期,由于第一次工业革命对西方各国带来了深刻影响,整个社会的生产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在此阶段,社会发展处于从传统的农业时代向工业时代转变的时期。作者梭罗所处的年代正是即将进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时代。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社会生产所使用的能源以“煤”为主,工厂手工业积累了丰富的技术,新兴产业轻工业开始发展,出现了新的交通工具“汽船”和“火车”。尽管瓦特改良了蒸汽机,史蒂芬孙发明了火车,但其中许多技术发明都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然而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社会生产所使用的能源以“电力”和“石油”为主,自然科学出现了突破性进展,开始同工业生产紧密地结合起来,重工业产业开始发展,出现了新的交通工具“汽车”和“飞机”,科学在推动生产力发展方面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它与技术的结合取得了巨大的成果。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和自然科学的发展带来了社会分工的变化和阶级的变化,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价值和人生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方面西方殖民掠夺加强,殖民地人民更加贫困。另一方面引起社会结构的重大变革,使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第一次工业革命带来了美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引发了人们对金钱和物质生活的过度追求,也伴随着自然环境的严重污染和破坏,带来了生态危机,社会问题越来越凸显,作家们敏锐地感受到所谓“文明社会”的弊病,超验主义应时而生。

“我看见青年人,我的市民同胞,他们的不幸是,生下地来就继承了田地、庐舍、谷仓、牛羊和农具;得到它们倒是容易,舍弃它们可困难了。他们不如诞生在空旷的牧场上,让狼来给他们喂奶,他们倒能够看清楚了,自己是在何等的环境辛勤劳动。谁使他们变成了土地的奴隶?为什么有人能够享受六十英亩田地的供养,而更多人却命定了,只能啄食尘土呢?为什么他们刚生下地,就得自掘坟墓?他们不能不过人的生活,不能不推动这一切,一个劲儿地做工,尽可能地把光景过得好些[1]。”

这是梭罗在《经济篇》中所表达的对人们物质追求和生活状态的忧虑不安。人们背负追求物欲的枷锁,人们不知道怎么像人一样活着,在作者看来,活着,其实是一件很简单自然地事情,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室,自得其乐,足矣。

“夏天和冬天,火车头的汽笛穿透了我的林子,好像农家的院子上面飞过的一头老鹰的尖叫声,通知我有许多焦躁不安的城市商人已经到了这个市镇的圈子里,或者是从另一个方向来到一些村中行商。它们是在同一个地平线上的,它们彼此发出警告,要别个在轨道上让开,呼唤之声有时候两个村镇都能听到。乡村啊,这里送来了你的杂货了;乡下人啊,你们的食粮!没有任何人能够独立地生活,敢于对它们道半个“不”字。于是乡下人的汽笛长啸了,这里是你们给它们的代价![1]”

从这段来自《我生活的地方,我为何生活》的文字可以看出作者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立场,工业革命虽然带来了物质的丰富和生活的便利,但同时也造成了生态的危机,“火车的汽笛声”与“许多焦躁不安的城市商人”是密不可分的,但他们却同时惊扰了森林的梦,这与梭罗简单、自然的湖旁生活非常不协调。

二、梭罗的社会价值观和人生态度

爱默生是美国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和诗人。爱默生被认为是美国文化精神的代表人物。美国前总统林肯称他为“美国的孔子”、“美国文明之父”。

1837年8月31日,爱默生应全美大学生荣誉协会的邀请,在哈佛大学发表了题为《美国学者》的演说。这次演说在思想文化界产生了极大的反响,被誉为美国知识界的“独立宣言”,标志美国文学已脱离英国文学而独立,他告诫美国学者不要让学究习气蔓延,不要盲目地追随传统,不要进行纯粹的摹仿。另外这篇讲辞还抨击了美国社会的拜金主义,强调人的价值。

“说真的,几乎没有几个成年人能够亲眼看到自然。大多数人不会去盯住太阳细看。至少他们是一掠而过。太阳仅仅照亮成年人的眼睛,可它却一直透过孩子的眼睛照亮他的心灵。热爱大自然的人是那种内外感觉仍然协调一致的人,他在成年之后依然保持着孩童般的纯真。他与天地的交流变成了他每日食粮的一部分。面对自然,他胸中便会涌起一股狂喜,尽管他有自己的悲哀。大自然说──他是我的创造物,虽然他有种种无端的悲苦,总是高兴和我相处的。并非只有太阳与夏季是令人愉悦的.....[2]”

这段来自《论自然·美国学者》中的话深刻地反映了爱默生本人的人生价值观和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看法。

爱默生是美国超验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他有句名言“世界将其自身缩小成为一滴露水。”他主张人的独立自主,提倡个人主义,主张极简主义的生活方式,这正是梭罗所追求的人生。其实梭罗深受爱默生的影响,1837年,梭罗刚从哈佛大学毕业,他有幸成为爱默生的门徒兼助理,开始写诗和论说文。然而,两人研究领域内的着重点不同,爱默生偏重于哲理的思辨,而梭罗则更强调知行合一,他看重人的“自助”精神,主张回返自然,保持纯真的人性,这也让他最终选择了湖畔独居,按照个人的体验完成了一次超验主义的实践。

“……孔夫子曾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当一个人把他想象的事实提炼为他的理论之时,我预见到,一切人最后都要在这样的基础上建筑起他们的生活来” 梭罗在《经济篇中》曾这样发出人生的感慨。

三、作者描述的独居生活和感悟

1.写作意图

“1845年快 到3月底的时候,我借了一柄斧头,走到瓦尔登湖畔树林子里,就在离我打算修造房子的最近处,开始砍了一些虽然高大但尚属幼龄的箭矢形白松,作为造房用木材……在春回大地的日子里,令人不快的冬天正在跟冻土一块儿消融,而蛰伏的生命则开始自我舒展。”[2]

从书中这段场景,我们开始慢慢走近梭罗的湖旁生活 关于为什么梭罗会选择到瓦尔登湖离群索居,过一种隐居的生活,我们在前文中已有多处讲述和分析,作者本人在第一篇里就介绍了去瓦尔登湖,以及写《瓦尔登湖》这本书的原因。首先,他是为了回答“乡友们”的疑问,对那些为他的隐居生活感兴趣的人有一个交代;其次在瓦尔登湖隐居两年多之后,梭罗又成为“文明生活中的匆匆过客”,所以他需要通过一种方式对自己过去的生活做一个自我了断和一个深情的告别,并且保存一份美好的记忆,同时分享自己生活的点点滴滴。

2.主要内容及意义

本书的写作主线是仿照大自然四季更迭,以描写春、夏、秋、冬,然后又回到春天的过程,记录自己周围环境和心路历程的变化,详细刻画自己两年内心的渴望、冲突、失望和自我调整,以及调整过后再重新轮回的复杂的情感。他在小木屋旁边开荒种地,与大自然交朋友,与森林、湖水和飞鸟对话,自给自足;他热爱自然,在树林中观察动物和植物,在湖边钓鱼,在船上吹笛,与农夫交往。他追求精神生活的富足,关注灵魂的成长,他骄傲地宣称:“每个人都是自己王国的国王,与这个王国相比,沙皇帝国也不过是一个卑微小国,犹如冰天雪地中的小雪团”。梭罗以自己的亲身实践告诉我们,大部分的所谓生活的舒适和奢华,不但没有必要,而且对人类社会进步有妨碍。

在《瓦尔登湖》中,梭罗让我们明白:“人定胜天是过去的理念,而人与自然的和谐秩序是人类在这个星球延续的珍宝与梦想。”同时,梭罗也预测到了大量砍伐树木、破坏原始森林、污染河水、捕杀动物将会给后代带来的恶果与灾难。在生态危机日益严重的今天,这些思想具有极大的现实指导意义。《瓦尔登湖》中一以贯之的回归自然与保护自然的思想,使梭罗成为美国历史上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位自然主义者与生态保护主义者。

梭罗的名言“在荒野中保存世界”,成为美国著名环保组织“塞拉俱乐部”的座右铭。梭罗关于荒野与文明平衡关系的论述成为美国荒野保护运动和建立国家公园实践的重要思想基础。因此,西方学者将梭罗称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位生态学家与第一位生态哲学家,将他誉为“自然之子”。

猜你喜欢

爱默生瓦尔登湖梭罗
The hermit thoughts in Walden《瓦尔登湖》中的隐士情怀
《瓦尔登湖》中的隐士情怀
微言大义
由《美国学者》看爱默生的教育思想
卷土重来
360岁
爱默生的“尊严”
200
亨利·大卫·梭罗的《瓦尔登湖》
瓦尔登湖:澄明之境,澄澈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