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与行为的成因分析与对策
2018-02-24胡军
胡军
摘要:“隔代教育”和“代管教育”使许多农村留守中学生家庭教育出现断层和缺失,加之有些学校方面认识不到位,重视不够,学生自身信心不足,致使他们在性格方面变得孤僻、内向、悲观、自卑等,有的在行为上表现为逃学、厌学、易怒、逆反、打架等。鉴于此,家长要转变观念,提高认识,落实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学校方面要充分发挥教育的主导作用,以课堂为主阵地,开展以德育为主的一系列活动,帮助农村留守中学生端正态度,树立自信,使他们在爱的阳光下健康快乐的成长。
关键词:农村留守中学生;心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12-0051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相对滞后于城市,大批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务工,导致子女留给祖辈或亲人照管,加之许多农村学生自小学升入初中后就开始在学校寄宿,长期脱离父母的监管,使其缺失家庭亲情的关爱,情感上得不到满足,随之便出现一些消极情绪。随着心理和生理的不断成长,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也在不断成型。因此,在对农村留守中学生的教育过程中,怎样以一种恰当的方式解决这些问题 ,让他们正视自我、发现自我、健康成长就显得尤为必要。
一、农村留守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与行为的成因分析
1. 家庭教育的缺失
学校教育有其自身的优越性,但并不完全有利于农村留守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更需要父母的陪伴。部分家长由于外出务工,便将教育孩子的主要责任交给了学校和教师。更有家长错误的认为,只要给孩子提供物质方面的满足就可以了,至于在孩子的学习方面,是学校和教师的责任。相反,“隔代教育”和“代管教育”无法替代“父母教育”,使许多农村留守中学生家庭教育出现断层。由于长期得不到父母的陪伴和关爱,情感和心理上得不到满足,这些学生便出现性格内向、孤僻、自卑等现象,不愿与教师和学生交流,三观也发生了扭曲,不思进取,学习成绩下降。
2. 学校方面认识不到位,重视不够
现在大多数农村初中学校,对留守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有的学校还没有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而在学校现有的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教师队伍中,多半也是半路出家。由于缺乏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在应对学生孤僻、内向、悲观、逆反、自卑、逃学、厌学等心理问题与行为时,仅由班主任或德育处进行简单的处理,但是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3. 农村留守中学生自身信心不足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来看,“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决定因素”“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农村留守中学生自身出现心理问题,这便是内因方面出现问题,没有“正确的意识”。在大多数情况下,由于父母的外出,使得农村留守中学生这一群体缺乏亲情,感到孤独和无助。且长期的“隔代教育”,祖辈的溺爱,使他们容易产生逆反情绪。在同龄人中感到自卑,不愿意与他人交流,思维处于一种狭隘封闭的状态。
二、农村留守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与行为的对策
1. 家长要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许多伟人、名人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其重要的一点就是父母的家庭教育。众所周知,“父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与陪伴,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要通过大力宣传,让外出务工的家长在孩子的家庭教育上,要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在满足农村留守中学生物质需求的同时,更要满足其情感方面的需求,应该给予孩子更多的陪伴,与其沟通,弥补其亲情的缺失。可以是面对面的交谈,也可以是电话、书信联系,与学校班主任教师、任课教师、宿舍管理教师等经常保持联系,也或者是定期回家与孩子相聚,参加家校共育活动等。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父母双方也可尽力使一方留在孩子身边,或者是把孩子带在身边。这样,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的观念转变了,重视程度提高了,不仅限可以弥补家庭教育的缺失,还可以防患于未然,杜绝问题的产生,使孩子健康成长。
2. 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
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生活”,这是学校教育的目的。解决农村留守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与行为,就要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这就需要全体教师的共同参与,以课堂为主阵地,开展以德育为主的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主题活动,如班会、团会、小品、课本剧、娱乐、聚会、教育沙龙等。使农村留守中学生充分参与其中,让他们感受到即便父母不在身边也有家的感觉,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3. 农村留守中学生自己要端正态度,树立自信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享有公平而又质量的教育。”国家在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学校早已实施“两免一补”“营养膳食计划”等惠民政策,在这种物质方面已经满足的情况下,杜绝农村留守中学生心理方面的问题发生,就要我们教师齐心协力,共同参与,帮助其端正态度,树立自信心。
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留守中学生这一群体还将继续扩大。而中学阶段正是一个人品质形成的重要阶段,要解决他们的一系列心理问题与行为,是农村教育中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需要每位农村教育工作者对症下药,不断探索,更需要家长的大力配合和学生的积极参与。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健康快乐的成长,进而为我们的教育开创更多的蓝天綠地。
参考文献:
[1] 侯芳才.现阶段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育工作存在问题及改进策略.[J].教育革新,2016(9).
(作者单位: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明永镇中心学校 734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