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合作式教学方法浅谈

2018-02-24喻华堂

读写算 2018年17期
关键词:师生合作分组合作道德与法治

喻华堂

摘 要 初中《道德与法治》是一门综合性课程,内容丰富,取材广泛,涉及养成教育、思想品德教育、法制教育和国情教育等,这必然要求教师的知识面广而博,而且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学“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打破传统的基于精英主义思想和升学取向的过于狭窄的课程定位,而关注学生的‘全人的发展”。要全面实施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就必须探索改革课堂教学。就必须运用合作、探究、主动教学方式,发挥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激活课堂教学活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 分组合作;师生合作;分层合作;生生合作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002-7661(2018)17-0109-01

在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为了达到师生合作互动,我们通常采用的方式可以情景设置法、设问法、分组讨论、引导阅读法等。其共同点都在于围绕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内容,以学生可能进行、乐于开展的形式,引导以学生为主展开对知识的探讨和学习,以达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

一、分组合作,搜集引入美文,增强课堂趣味性

如学习处理我与他人的关系篇章时,同学们收集了,现代女作家毕淑敏《谁是你的重要他人》一文,作为心灵鸡汤一类的文章,对于帮助学生理解概念“重要他人”以及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成长历程,是大有好处的。这篇文章无论从文采上还是从事实的说服力上,都是震撼人心的,学生呈现环节时,将它引入课堂,对于解决“什么是认识自我”、“正确认识自我的重要性”的问题,真可谓迎刃而解,水到渠成。

二、师生合作,设置具体情境,提升教学实效性

“教”与“学”双方展开合作教学,使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达成统一,能够克服教学内容简单化、教学方式单一化的弊病。在师生合作中,教师呈现的教育资源应贴近学生的需要,点到学生的兴趣点。思想品德课重在德育教育,有时说教性较强,而十三四岁的中学生又处于人生第二个叛逆期,如果教师不注意方式方法,一味说教,不但激不起学生兴趣,反而会引起学生的反感,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思品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和要求,通过预先准备,在教学中营造一定的教学氛围,引起学生注意、调动学生兴趣,以达到对知识的掌握或加深对问题认识的目的。这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它具有以情动人,感染力强等教学优势,在学生思想品德形成教育中具有特别的意义。情景设置的方法有很多种,最简单的可以通过讲故事、播放一段音乐、录音、影视资料来营造。而情景熏陶之后的总结和结论是教学的关键,犹如画龙之后的点睛,这是教学任务所在,也是情景设计教学的落脚点和归宿。

三、分层合作,组织课堂讨论,调动学习积极性

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很难照顾到学生的个别差异,分层合作成为必须。在课堂讨论过程中,学生由于个体生活经验的不同,对问题的理解存在差异,这些差异本身就是宝贵的学习资源。通过分层讨论,实现互补互助性学习是提升教学实效有效途径。讨论通常是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在一些具有辨证的、较抽象的知识安排上,教师把教学内容或要解决的问题以设计好的问题提出来,由学生展开讨论,通过讨论,去伪存真,由浅及里,由现象到本质,使学生掌握知识,明白事理的教学过程。在分层讨论中,教师把全班按不同层次分成几个小组,讨论教学计划中设计好的问题。通过学生讨论,在全班集中交流,再由教师引导讲解,得出结论,以达到对知识或问题的理解。它的特点是可操作性强,学生参与面较大,组织方便,所占用的教学时间也不长,所以这种互动方式为广大初中政治教师所喜爱并广泛使用。

四、生生合作,开展实践探究,发挥学生主体性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根本目的是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初中学生群体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要实现“内化”与“外化”的统一,就必须将课堂教学理论与生活实践经验相结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既要重视理论教育,更要重视实践探究,在课外科学合理地实现生生合作,使学生在亲历社会实践过程中提高认识能力和思想觉悟。实践探究之前,教师要根据教学要求,向学生们提出具体的计划和目的,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引导,使社会实践活动做到有的放矢。在实践探究过程中,教师要强调学生之间展开精诚合作、合理分工、互帮互助,有计划、有目的的去实践,有针对性的完成教学任务,课后共同完成实践报告。这一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生动“合作教学”方法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使学生懂得如何尊重别人、耐心倾听,如何在合作中既认可他人,又可以表现自己,成长为负责任的社会公民和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总之,课堂合作教学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我们的目的是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努力培养其自主学习,努力结合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完成学生的知识构建。基于初中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单一的教学方式往往难以持久,只有在课堂中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结合学生具体情况,因材施教,因势施教,才能真正做好政治教学的课堂互动,才能真正调动学生的看、问、想、讲、行,调动他们对学习的参与,创设一种分组合作、分层合作、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的课堂教学气氛。

参考文献:

[1]丁权.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德育生活化教学方法浅析[J].新课程导学,2017.

[2]张婷.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经验[J].读与写:上,下旬,2017.

猜你喜欢

师生合作分组合作道德与法治
创新创业融入本科课程教育的思考和实践
新课改下初中音乐课堂的创新教学设计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浅谈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有效师生合作
浅谈初中物理高效课堂教学
浅析分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分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