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8-02-24吴灿中
吴灿中
【内容摘要】近些年来,中学阶段的教育正处在改革发展的热潮之中,相较于这种新一轮的改革,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正在被取代着。寻找有效的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探索家校合作对于教学改革的利弊,构建高效的课堂教育,以学生为的意识为课堂的主导意识,老师有引领者的角度转换为伴随者的角度。这些内容的实现都需要有效的学习技巧以及学习效率的稳步提升。老师需要积极探索去发现,效率高、节约时间、方便操作的学习方法,由此思维导图应运而生。
【关键词】思维导图 初中数学 教学应用
学生们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老师经常会教育学生及时记录整理笔记,这样就可以方便在以后复习的时候准确快速的找到所需要的知识点。
一、思维导图的概念
思维导图是组织性的思维工具,它的使用方法操作简单,将大脑中所含有的某一方面的关键字、关键词及关键句进行提炼,将这些东西汇集在一起,用科学的方法“画”出来。
思维导图的表达总是有一些共同之处的,如:它们大多以线条、符号、图像等来进行表达,这种表达遵循着简单、基础、关键等条件,这样的思维导图创造出来就可以更容易的被大脑所接受的记忆。
二、初中数学教学的现状
1.教学方式方法单一
初中学生对于数学方面的知识归纳还处于发展中的阶段,初中数学在一定程度上有着抽象的性质。故而,初中数学的教学需要更加生动、形象的教育教学方法,从而提升学生对于数学的续写兴趣。在课堂中老师大都是在理论上讲授基础计算,很少关注学生对知识融会贯通的学习。只是呆板的让学生进行重复的运算,极大的消减了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老师极少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给学生提供清晰明了的运算纲领、运算事项及运算注意要点等,教学方式方法单一陈旧。
2.教育教学手段落后
由于受到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手段的影响,许多老师还是习惯性操纵课堂,以老师的教育教学作为课堂的主体,学生无法充分的实现其主观能动性,导致数学知识的囫囵式学习,而无法准确清晰地掌握知识框架。老师缺少让学生进行生活中的数据收集与整理的实践活动,用思维导图这一全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将各种数据统计上可以用到的统计图及统计方法,进行整体的归纳与整理这样的过程更是少之又少。
3.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数学这一门科目,通常都是環环相扣的。如果学生在某一章节有疑难点无法得到解决,在疑难点积少成多的情况下,就会导致学生对于数学完全丧失积极性。初中数学对于学生的数学之旅而言,有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我们的数学教师虽然经常采用试卷的形式了解学生对于知识的吸收程度,但是缺少对学生知识学习情况的分析,对学生的学习需求不了解,课堂也无法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三、思维导图在初中教学中的应用
1.促进知识点的提前掌握
无论是传统的教育教学手段,或是全新的教育教学手段,老师都会让学生对于将要学习的内容及其知识点进行预习,这样就可以达到上课师生节奏相互配合。老师布置学生用思维导图的方式进行课程的预习,通过学生自身对于知识点的梳理与归纳,促使老师更好的了解学生不理解的知识点。
例如: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的第一章的“三角形”的学习,学生可以通过归纳三角形的相关概念、三角形的构成条件、三角形的分类、三角形的固有原理等。通过整理归纳有关于三角形的这些要点,就可以促进加强学生对于三角形的认识。
2.加深学习时的记忆
初中学生在数学这一科目的学习中,经常会出现课上听得懂,课上练习理解透彻,但是课后就会随之遗忘,考试成绩不理想。这种状况的出现,显示出学生对于数学知识掌握的不牢固,知识点仍然零碎不便于记忆。由于学生刚步入初中,进行初中阶段的学习,故而,没有建立起完整而完善的知识架构体系。这种思维框架的构建则需要学会思维导图的构建。
例如: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对于三角形的学习与归纳整理,就需要思维导图的帮助。首先把“三角形”作为中心点,同时也可以用图案或者形状进行表达。通过形象的表达,更方便记忆与回忆。其次,在中心点下延伸出下一层面的知识点,这样就可以有主次重点的区分。在这一部分,则需要罗列出相关的细小知识点,通过关键词或者图形将小知识点与次重点相互联系。最后进行整体的思维整理,用不同的颜色区别次重点与注重点的关系。从而加深学生对于“三角形”这一部分知识点的记忆。
3.加快复习的进度
在相关章节的进程结束后,学生将预习时所整理出的思维导图与课堂内容进行重新的整理与整合,通过这种更为完善的思维导图,促进学生在复习时的进度。学生根据自己整理的思维导图,找出章节学习中的重点难点及自身的弱项,再进行主要学习,从而实现复习的真正意义。
例如:在浙教版八年级第一章及第二章的学习结束后,通过预习时的小规模思维导图,与课程学习结束后的再处理与深加工。通过“三角形的初步认识”与“特殊三角形”的整合,老师与学生一起完成最后的思维导图,老师通过根据思维导图出试卷的方式,来了解学生是否真的学会相关的知识点。
4.加强团队合作观念意识
小组间的合作学习是教育教学手段中被推崇的学习方式,在小组合作中推进思维导图的应用,既可以促进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再运用,也可以促进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老师可以选择某章节的进行布置任务,通过小组成员的分头寻找答案,独立完成自己任务的思维导图,再进行各个独立的思维导图的汇总,通过对知识点汇总的讨论,将大家的思维导图汇集在一起,取长补短的总结出一个完善的思维导图。
例如: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与第二章都是针对“三角形”的相关学习,故而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将两章的内容梳理与归纳。首先,学生们通过用中心点、分化主次重点、延伸小知识点的方式,将第一章与第三章自己整理的思维导图进行一个大汇总;其次,再将学生自己归纳的大思维导图与其他同学的思维导图放在一起,进行取长补短的比较与整改;最后,学生们通过整合大家的思维导图,总结归纳出一个更为完善的思维导图。老师再通过让各学习小组派出代表展示最后成果,完成思维导图的应用。
5.在预习与复习中的应用
课前预习是所有学科学习的起步环节,尤其对于初中数学这一科目而言,由于课堂节奏较快,课堂内容丰富,知识点零散等原因,预习的必要性日渐被突显出来。如果只是在课后,学生单纯的无目的浏览书本页面,就失去了预习的目的与意义。如果学生利用思维导图的方式进行课前预习,通过主要知识点与次要知识点的梳理,再加上零碎知识点的归纳,完成一个有着小规模的思维导图,就可以促进学生在课堂上紧跟老师的上课进度。
课后复习是所有学科对于某一章节课程学习的总结,数学这一学科则更是需要总结性学习。通过课堂知识的学习与吸收,学生在预习的思维导图的基础上,对思维导图进行深加工与再处理。在学习完某一章的基础上,联系上一章内容,理清其中不同的数学概念,找出学习的重点难点,形成属于自己的知识结构框架。
结束语
综上所述,思维导图在初中数学的课堂教育中,在教育教学手段方面起到了改革创新的的作用。思维导图使学生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得到了稳步的提升,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被充分地调动起来。初中阶段的学生在学会思维导图的方法后,对于初中数学的学习效率也有所提高。思维导图在初中数学教学的教学中得到了充分的应用,在传统的归纳方法的基础上进行了改革创新,使其成为让师生受益终生的思维方式。
【参考文献】
[1]罗晓峰,廖薇.思维导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新课程·中学,2016,8(4):35.
[2]高八民.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行动研究[J].西藏教育,2016,5(7):26-28.
[3]陈霞运用思维导图促进初中生数学理解的研究[D].广西:广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2.
(作者单位:浙江省义乌市绣湖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