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花”的念想培“土”
——把素质教育渗透到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去
2018-02-24袁洁
袁 洁
(苏州高新区实验初级中学,江苏 苏州)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形式,也是实施素质教育最主要的载体。语文学科是学习其他各门学科的基础,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笔者尝试将素质教育这朵明艳的“花”插到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土壤”中去。
一、初中语文课堂中渗透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素质教育其实是培养孩子成为一个健全的人的教育。素质教育应从幼儿开始,一直到成年为止。但现状是:部分已经走上社会的受过普通义务教育的毕业生仍缺少一些立足社会所必需的道德修养,这是和谐社会急需改善的大问题。不管是生理上还是心理上,14岁~18岁是一个人素质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时间主要集中在初中阶段,所以这一时期渗透素质教育是至关重要的。
初中语文教学中,文质兼美的语文教材与其他教材相比,在提高学生素质修养方面有着更丰富全面的作用。首先,语文教学中的理性思维因素有助于学生形成网状知识体系,如在学习《天上的街市》这篇课文时,老师需要引导学生去诵读、分析诗歌中天街、明星、街灯等意象,结合时代背景,层层剖析,学生会发现诗人由现实中的明星联想到街灯,进而想象天上的街市,最后将主题升华到理想、光明的生活。用天黑象征当时的现实社会,由街灯想象到美好的生活,进而形成有层次的阅读体验。其次,语文教学中的传统习俗有助于培养学生传承民族文化的使命感,如《端午的鸭蛋》中,描写端午节的传统风俗景象,激起学生的共鸣,促进学生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传承文化的精髓。
二、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素质教育
1.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语文课堂教学中,老师要营造出民主、自由的气氛,老师和学生一起质疑、讨论交流,或者学生问,然后让学生讨论并解答,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如在学习《阿长与〈山海经〉》时,以下是教学时的导问情况:
师:粗读了课文以后,请同学们再默读一遍课文,给大家设计几个问题。
生A:课文写了很多关于阿长的事情,为什么用《阿长与〈山海经〉》做题目?
师:这位同学问得很好,谁能解答这个问题?
生B:我想是因为这件事对“我”的影响很大,这件事能体现主题。
师:可以这样理解。
生悦:老师,文中的阿长既粗鲁,又迷信,可为什么“我”却对她“发生新的敬意”?
师:好,谁来帮他解答?
生E:因为她给“我”买了《山海经》。
生F:不对,因为她做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
师:好,出现分歧了。同学们想想哪个回答更合理些。
学生讨论之后,教师进行归纳。然后又提出新问题:作者对阿长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
生G:不喜欢她的缺点,但她身上又有值得敬佩的地方。
生H:我觉得详细写阿长给“我”买《山海经》的事,就是要突出作者对她的感激、怀念之情。
……
在不断地提出问题、探讨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求知欲被激发出来。老师因势利导地指点,使学生质疑的能力得到提高,由此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2.培养学生体会情感的人文素养
孟子说:“人皆有不忍之心。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这些复杂的情感体验可以从语文课堂教学中获得体验。如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中《木兰诗》里蕴含了花木兰代父从军所体现的传统孝道,对健全学生人格有着积极的作用。又如杨绛先生的《老王》提出了“幸运者”要关注“不幸者”的社会责任。还有在《最后一课》中通过对小弗朗士情感变化的分析,体会到民族语言对一个国家和人民有着巨大的凝聚力,进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总之,在素质教育日益普及的今天,初中语文课堂中实现素质教育是非常重要的,素质教育的实现可以为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语文课堂中,利用知识和情感体验对学生进行多元化的文学与人生教育,将语文课堂教育与人生启迪结合,对促进学生全面、均衡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希望素质教育这朵明艳的“花”插到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土壤”中去,让学生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