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预设、妙生成的语文课堂最精彩

2018-02-24

新课程(中学) 2018年6期
关键词:孔乙己预设目标

蒋 化

(江苏省宿迁市洋河新区郑楼实验学校,江苏 宿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其对初中语文教学亦提出了新的要求。而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显示,作为初中语文教师,除了需明确教学的目标以及授课要求外,尚需注重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预设与生长,如此有助于活跃课堂教学氛围,继而在增进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的同时深化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认知,以达到更加理想的教学效果。

一、在“预设”中生成

(一)注重教学目标生成

1.目标具有动态性特征

所谓教学内容的预设,即教师将课堂教学的目标、内容以及进度等结合到一起,然后结合教学的重难点,从而完成对即将教授内容的预先构思与设定。当然,课前的预设仅是预设教学的一部分,而完整的预设教学,需将预设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而教学的全过程自然也包括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动态生成以及对已生成内容的改进,而无论是动态生成或是对已生成内容的改进,其最终目的无非是为了能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内容。由此来看,所谓的预设教学,应是整个教学的起点,其最主要的作用在于确保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而非是必须实现的目标。

如,在进行《孔乙己》的相关内容教学时,教学便可预设目标,如“通过了解孔乙己的遭遇,说出封建社会的科举制度对人造成了哪些危害?”而后,针对结尾部分的“大约的确死了”,教师又可预设目标,如让学生相互讨论,“孔乙己是否死了?”以及“导致孔乙己死亡的原因有哪些”等问题。经过动态目标的预设与生成,不仅增进了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且当学生彼此交流自身不同意见,并在最终秉持同一见解时,其对文章大意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入,由此不仅顺利完成了预设的教学目标,且学生的学习效率也能得以大幅度提升。

2.目标层次合理分明

要想确保教学内容预设与生成的有效性,便需基于对教学内容的全面理解、分析以及合理的教学目标之上。但考虑到教学的重点内容,学生往往无法在第一时间内便理解与掌握,对此,教师可就具体的教学目标予以合理分层,并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则势必有助于深化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如当进行《赵普》的相关内容教学时,鉴于学生在最初接触人物传记类的文言文,其无论是学习或理解均有一定困难,对此,教师便可逐步引导学生,由每一句短句入手,直至推断出整文的中心思想,如此一来,学生对人物形象以及故事发展情节的掌握必将更加深刻。

(二)开放式教学方法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需联系教学实际来创设相应的教学请境外,尚需综合考量学生的兴趣爱好,继而采取开放式的教学方式,如此方能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就开放式的教学模式,最常见的方法包括游戏法、表演法以及情境法等。以《晏子使楚》为例,基于该文有着明显的故事性,故针对此部分内容,教师可采取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分别扮演文中的主要人物,如此一来,既有助于活跃课堂氛围,又能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并最终有助于提升教学的效率与效果。

(三)合作探究式教学方法

所谓合作探究教学方法,顾名思义,即学生以合作的方式对新的知识展开探究,继而在相互学习与借鉴交流过程中促进学生团队合作能力的发展。

如,针对《枣核》一文的学习,教师便可采取合作探究式的教学方式,继而组织学生围绕“栽种杨柳和睡莲的意图”这一主题展开合作探究。当然,为确保合作探究活动的有序开展,教师需合理控制小组人数,并在合作讨论结束后,由每一小组指派学生代表来发表本小组的看法。如此一来,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势必能得以有效发展,且在讨论过程中,学生均能更加准确地理解文章的主题,并有效掌握相关内容。

二、在“生成”中预设,科学质疑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需注重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外,还需逐步培养学生的质疑与批判精神,如此方能让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更加深刻。与此同时,面对学生质疑,教师应由客观角度积极帮助学生分析,从而在消除学生疑虑的同时增进学生理解。

如,当进行《我的叔叔于勒》的相关内容教学时,教师便可要求学生结合课文,自主总结自身对于勒的看法,此时,部分学生则认为“于勒之所以会被兄嫂所嫌弃,完全是因其不思进取,故于勒当时的处境完全是其咎由自取”。针对学生见解,教师便可基于学生的理解,顺势加以引导,如此一来,不仅能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课文内容,且通过对相关资源的整合与推理,还能帮助学生了解作者更深层次的意图,即剖析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之间的关系若仅是建立在金钱之上,则势必无法长久。

总之,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需基于明确的教学目标与内容来展开教学外,尚需注重教学的预设与生成,如此方能让初中语文课堂始终充满着新鲜感,继而在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促进学生语文学科素养的发展。

猜你喜欢

孔乙己预设目标
《孔乙己》“读写结合”教学设计
也谈语文课堂教学的预设与生成
试论预设语言-言语表征
孔乙己(下)
孔乙己
一道中考试题解答的预设与生成
我国退休法律制度的预设前提及其反思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