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

2018-02-24崔启立

新课程 2018年6期
关键词:组内组间探究

崔启立

(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井岸镇东风小学,广东 珠海)

素质教育下小学课堂的发展方向应当是探究、合作、自主的学习方式,摒弃以往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思想,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关注学生的个体发展。课堂上,我们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吸引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进而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以发展,也让学生对于问题的理解更加全面、丰富。使小组内的成员实现自己的发展与提升的同时,小组的整体水平也得以提升,最终实现班级内整体学生的共同进步。由于数学要求学生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及空间想象力,相对于文科而言比较枯燥乏味,导致很多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不高。所以,小组合作学习要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重点,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学生在自学试探、合作互动的学习情境中,培养创新精神,发展创造性思维,进而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开展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合理分配小组成员

以往的课堂小组学习,仅仅是将学生就近分为三五个人一组,临时就一个问题展开讨论,这种教学形式虽然相较于原来填鸭式的教学有所进步,但仍然不能满足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我们应当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进行分组,根据班级内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比如数学的学习基础,对于数学的兴趣程度等等,将学生分为4或6人组。组间同质、组内异质,既便于组内不同学生相互交流,也有益于组间相互竞争的展开。小学生天生爱表现,都希望能够获得表现自己的机会,合理的分组能够使组内的成员各自发挥自己的所长,充分展示自己,也能使组内的学生取长补短、相互学习,不同的思想相互碰撞,从而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二、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习惯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作为教师,我们不应当仅仅满足于教会学生一个问题的答案,教会他们如何应付这个知识点的试题,而应当培养学生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能够终身受益。那么,如何才能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学习习惯?首先我们要照顾一些不善言谈的学生,给他们留下独立思考以及组织语言的时间。这样不仅能够鼓励更多的人敢于发言,培养他们勇于表达自己的习惯,也能使学生的思维更加严密。其次我们还要引导学生善于倾听,改变他们在家中唯我独尊的思想。使他们感受到善于倾听不仅是一种文明礼貌的行为,他们也能通过倾听他人的想法来提升自己,从而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在小组合作学习的习惯养成中,教师也应当参与到小组活动中去,与学生一起完成小组任务。善于倾听学生的想法,观察他们在活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方式,以便对他们的探究结果及探究过程进行总结,给予指导性的建议。总之,我们教师要通过自己的行为方式引导他们,让他们领会到小组探究学习对于他们的重要性。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人与人的沟通协作,要想个人在社会中有所成就与发展,就必须学会如何与他人合作,认识到与他人合作是一件愉快的事情,任何人都可能成为我的合作伙伴。

三、给予适当的表扬与批评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因此,教师给予学生有效的引导、建议及意见,对于小组合作学习能够取得的成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我们要为学生选择设计相关课程的小组探究主体;另一方面我们要切实走进学生的小组探究活动中去。对于表现好的成员或者提出建设性意见,积极发言的成员我们及时给予肯定、提出表扬。对于他们活动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我们要及时为他们提供合理的建议,对于活动探究的结果给予公正客观的评价。此外,我们还要有意识地强化小组的集体荣誉感,激发他们努力的动力。比如,活动探究结束我们要评出“最佳创意团队”“最佳团结小组”“最佳表现个人”等。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学习能力及学习方法,需要我们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加以引导,把“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引入数学课堂,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不仅能够感受到合作的重要性,还能在合作中学会如何自主探索,为小组的荣誉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还能培养他们与人合作的能力,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及人格的完善。

猜你喜欢

组内组间探究
达格列净对预混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不达标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用心说题 提高效率 培养能力
数据组间平均数、方差关系的探究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要背沟,不要“虎背熊腰”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更 正
合作学习组内交流讨论时间的遵循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