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彩在课堂内,功夫在课堂外
——浅论品德与社会的课前预习

2018-02-24黄雪芳

新课程 2018年5期
关键词:残疾人品德探究

黄雪芳

(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棠下镇中心小学,广东 江门)

预习是求知过程的一个良好的开端,是自觉运用所学知识和能力,对一个新的认识对象预先进行了解,求疑和思考的主动求知过程。要上一节生动高效的品德课,笔者认为功夫必定在课堂之外,课前老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预习,这样才能保证课堂的精彩。

一、资料收集,扩充课堂容量

品德与社会课程具有综合性,它的教学内容涉及法律、自然常识、历史、地理、文学等,光靠教师一个人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巨大的信息量会让学生感到眼花缭乱。如果能充分利用课前预习这一环节,指导学生课前有针对性地收集整理好跟学习内容有关的资料,再在课堂上与同学分享,这样会大大扩充课堂容量,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最大限度地获取知识,提升素养。如粤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爸爸妈妈,我想对你说》,本课的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学会化解家庭矛盾,并学会换位思考理解父母。在教材中安排有诗文欣赏——《母亲的手》,旨在让学生在欣赏中体会母亲的辛劳以及母亲对自己的关怀爱护。对于这一教学环节,教师可以适当进行扩充,在课前让学生收集一些关于父母、关于家庭的诗文,在课堂上跟大家分享。学生在收集、诵读、分享的过程中,一次又一次受到感染,明白父母的种种不容易以及对子女的爱护,从而帮助他们在遇到问题时能换位思考,并水到渠成地实现教学目标。又如,在教学《悲壮的古炮台》一课时,由于鸦片战争发生的年代离学生较远,需要大量的背景知识来激发学生的情感。课前老师可以布置学生收集有关鸦片战争的资料,如英国人把鸦片销往中国的目的,鸦片对国民的祸害,林则徐销烟的故事,以及在鸦片战争中中国蒙受的巨大损失。课堂上,学生收集到的一张张让人热血沸腾的图片,一个个可歌可泣的故事,一串串充满屈辱的割地赔款数字,一次又一次冲击着学生的心灵,让他们深深明白“贫穷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从而迸发出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豪迈情怀。课前预习中有效的收集,补充了教材的留白,让学生在40分钟内接触到更多的信息,有助于领悟知识,有助于升华情感,有助于实现教学目的。

二、活动设计,提高课堂效率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教育形式应“侧重于有学生参与的体验、探究、交流研讨等实践性教学活动。”因此在课堂中应设计以主体性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让学生在愉悦的教学活动中自主构建社会知识,探究学习方法,提升生活经验。假如这些教学活动加入学生自行设计的元素,那么效果将大大提升。教师可以在课前根据教学内容分组让学生参与设计,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也可以提高课堂效率。如三年级《走进残疾人》一课,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体验残疾人在生活中的种种不容易,增进学生对残疾人尊重、友爱的情感。笔者在课前让学生分开三个小组,每个小组的预习任务是设计一个小活动,活动内容是体验残疾人生活的不容易。同学们通过对残疾人生活的观察和了解,设计出有“盲人过马路”“单手穿衣”“聋哑人的心声”等活动,课堂上,在各个小组长的组织下,同学们都积极参与到体验活动中。活动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表示残疾人生活太不容易了,以后对他们要给予更多的关怀和帮助。学生的体验代替了老师的说教,教学效益大大提升。又如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小小维权岗》一课,老师为了加强同学们的维权意识,给出“小明买鞋后发现货不对板,老板拒绝退款”的案例,设计了模拟法庭活动,课前老师跟同学们一起预习,做好模拟活动方案,成立若干小组,如法官小组,律师小组,还有原告、被告角色,各小组根据自己的任务通过家长或学校法制副校长组织相关材料,课前的充分准备为课堂上活动顺利开展提供了保障,学生在模拟法庭活动中从自己扮演的角色出发一次又一次地发问与辩论,法律常识大大增加,维权意识大大增强。

三、问题探究,延伸课堂宽度

在品德与社会预习环节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究,一方面可以使学生的学习材料变得鲜活,学习环境更加开放,学习方式变得自主、灵活,学习评价更加全面;另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要善于从品德教材中选择研究主题,引导学生在课前通过多渠道了解学习内容,探究未知的问题,并以学定教,让课堂教学更具针对性,也最大限度地延伸课堂的宽度。如粤教版六年级上册《蓝色的星球》一课,课前教师可以布置学生分组进行“陆上运输和海上运输的优劣分析”“海水蔬菜的启发”等探究性的预习,学生在主题的引领下将翻阅大量资料,并会结合人类生存环境进行深层次的思考,互相讨论中也会碰撞出很多智慧的火花,最后形成探究报告,有这样的预习作为支撑,大大拓宽了品德课堂的维度。又如在粤教版四年级《靓汤飘香》一课,老师可以让学生课前对“广东人为什么喜欢煲汤”进行探究,学生会通过采访大人,了解各种煲汤原材料的功效,了解春夏秋冬煲的汤水有什么不同,最后得出结论,广东人喜欢煲汤是跟广东的水土气候有关,汤水成为广东人调理身体的一种手段,也是表达对家人关爱的方式。在整个探究活动中会增加对家乡风土习俗和风土人情的了解。

一节精彩的品德课,功夫往往在课堂之外。老师要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充分发挥预习的功效,让这一环节成为育人的重要载体,成为高效课堂的起跳板。

猜你喜欢

残疾人品德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抓细微之处 促品德养成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我骄傲
品德
为残疾人筑一个“中国梦”
学雷锋·心向党·讲品德·见行动
少年儿童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着成中值得关注的48个生活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