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立场:课堂提问的应然追求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践行“适合的教育”
2018-02-24陈跃
◆陈跃
成尚荣先生曾说“儿童的发展是现代教育核心价值的定位,儿童立场应是现代教育立场。”课堂提问是师生互动的纽带,更应该关注儿童立场。课堂提问的儿童立场,是指教师站在儿童的角度,以儿童的视角,在尊重儿童生命独特性的基础上,确立课堂提问的内容形式与策略等。要增进课堂效率,促进学生发展,必然要设计基于儿童立场的课堂提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也强调,要“关心每一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笔者认为,在课堂教学中追求适合的教育,关键在于提高课堂提问艺术,以适合儿童的心理需求、天性表达和思维发展。
一、适合儿童的“心理需求”
人本心理学之父马斯洛建立了需要层次理论,作为自然人的儿童,他们有着各种需求。课堂教学提问应尽量适应儿童的两种重要需求:安全需求和自尊需求。[1]
1.巧设梯度:适合儿童的安全需求
到了中高年级,课堂上举手的学生明显少了很多。究其原因,主要在于课文难度提升,教师在突破重难点时设计的问题过于玄乎,让学生产生畏惧感。随着学生心理成熟,他们更加关注自己在班级群体中的形象,如果课堂提问让学生在心理上感觉到不安全,他们往往会选择逃避。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的提问往往呈现两种次序,一种是“小碎步”前进,大问题总结。教师先用若干个小问题牵着学生的思维,最后抛出大问题,让学生将之前的散点信息进行整合,锻炼学生的倾听和整合能力。还有一种是大问题引领探究,小问题铺陈辅助。对于存在一定深度及难度的内容,学生通常无法一下对其得到领悟及理解,因此,运用化整为零的方式,将过于复杂的内容采用有层次及梯度的问题进行设计,进一步将问题难度得到降低。用比较简单的问题铺垫,能够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树立解决问题的信心。在教学《金子》时,我以为学生通过两节课的学习能够知道彼得成功的原因,所以这样发问“为什么他能取得成功?”但是学生的回答不怎么理想,当我将问题由难到易铺垫一下的时候效果则大不一样。“从课文哪些地方你能看出彼得可能会获得成功?”学生此时虽然会零零散散地搜索到一些信息,但正是这些分散的信息为上面的大问题打下了基础,学生再去考虑刚才的大问题时有了一些抓取的信息就更加轻松一点,也更加有信心。两种问题次序无优劣之分,从“小”到“大”,还是从“大”到“小”,都能够锻炼学生不同方面的能力,关键是安排好各个问题之间的衔接,适合学生心理安全的需求。
2.积极评价:适合儿童的自尊需求
课堂提问和课堂评价是相辅相成的,积极的评价有助于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让学生乐于参与教师的提问。角色教育专家梁恕俭说:“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有尊严地活着”,唯有适合儿童自尊的需求,才会创生富有生命力的课堂。对于很多学生而言,课堂发言本身就是一个了不起的挑战,学生鼓起勇气回答问题,也是基于一个良好的预期——教师的积极评价。对于语文学科而言,很多问题具有开放性、发散性的特点,学生往往无法回答出教师预设的所有方面。有位教师在执教《开天辟地》时,这样提问:“你从哪些地方能够感受到盘古的力大无穷?”学生很容易找到了书上的句子,非常自信地读了出来。这时教师给予的评价是:“找出了一些动作描写,但是还不够全面,谁来补充?”很显然,教师只关注了课堂进度,而忽视了学生的心理感受,伤害了学生的自尊。此后,这节课上,这名学生再也没敢举手。如果从积极评价的角度进行建构,我们完全可以大大赞扬孩子的发言:“你真会观察,一下子就注意到了人物的动作描写,再找找看,除了动作描写,还有哪些描写也能体现出盘古的力大无穷?”这样的积极评价,不仅赞扬了学生的回答内容,也顺带评价了学生的学习策略“认真观察”,还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既呵护了学生的自尊心,也教给了学生思考的方法。只要儿童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展现了个人优点或良好态度,都应及时表扬,这样才能在课堂提问与答问中满足儿童自尊的需要。
二、适合儿童的“天性表达”
陶行知认为,教育必须立足于生活实践,要让儿童的天性得到解放。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会发现,活泼灵动的课堂都有共性的特征,即儿童有他本真的表现。因此,课堂提问应该择时设疑、激趣激思,适合儿童天性的表达。
1.择时设疑:适合儿童的好奇天性
好奇是儿童的天性,也是儿童的学习动力。因此,在语文教学提问设计中,教师应该抓住小学生的心理特征,扣紧疑问,以“悬疑”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启发学生的思考实践。但是,精心设计的问题如果提出的时机不当也会影响提问效果。问得过早,铺陈不够,此时学生准备不足,达不到启发的效果,学生充满困惑;问得太迟,之前营造的情境、体验等消失殆尽,此时学生兴趣低落,提不起积极思考的欲望。在课堂教学中,需要我们教师留心观察,及时捕捉学生的兴趣点,抓住时机,巧妙发问。在教学《最佳路径》时,课堂层层推进,让学生感慨于设计者的独特思维,当学生沉浸在本课的思维模式中时,我出示了很多著名景点的照片和设计者的资料,学生越看越疑云重重。这时候,我顺势提问:“为什么那么多顶级的建筑设计师没有采用这种最佳路径设计方式?”课外资源的引入与课堂的生成产生了碰撞,学生非常好奇,在小组内交流、分享,更加辩证地看待问题。
2.激趣激思:适合儿童的游戏天性
于永正老师说:“语文教学应当充满情趣。只有情趣盎然的课堂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情趣盎然的氛围才能引领学生进入语文的自由王国。”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情趣课堂有赖于充满游戏精神的课堂提问。在课堂提问中,有意识地引入“闯关”“擂台”等元素,会将学生不自然地带进一种游戏竞争中,激发学生的兴趣。[2]在习作指导时,针对学生写的不完善的句子,如:我走进了厨房,拿了一只碗。我一不小心,把碗打碎了,还把手划破了。我会单独出示在投影上,开展“句子擂台赛”。第一关:“了”字大作战。谁能转变句子,尽量少用“了”字?第二关:“主语”大挪移。谁能变换主语,让句子变得更丰富?第三关:“场面”突击。谁能将动作分解,让场面更细腻?学生在游戏式的提问引导下,一关一关打磨,写出的句子生动具体:我走进厨房,拿起一只碗。稍不留神,碗从手中溜走,跌倒在地,碎片四溅,吓得我大叫起来。我慌忙收拾残局,手指不小心中招,被划了一个口子,伤口微微泛出血来。充满趣味性的提问适合学生游戏的天性,让学生乐于参与、乐于表达,让课堂成为学生主动而快乐学习的乐园。
三、适合儿童的“思维发展”
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在这一过程中,课堂提问需要遵循儿童思维发展的规律,运用不同的方式促进儿童思维的发展。[3]
1.催生情境:适合儿童的形象思维
情境的创设有多种方式,如音乐渲染、实物图像、动作演示、语言创设等。虽然现代媒体技术发展,情境创设的方式更加多样,但是,多数提问是以课堂的正规语言形式来进行的。在课堂教学中,借助特殊的语言表达方式进行提问,能够催生独特的情境。因此,需要我们教师正视自己的教学用语,注重语音语调的变化,让问题具有一定的形象性和情感性。在教学《长城与运河》时,为让学生体会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勤劳,我问学生:“长城和运河是怎么来的?”问题下去30秒左右却没看到人举手,可能由于声音比较低沉,没能引起学生兴趣,又或者问题不够明确,学生没有方向感。这时,我变换提问音调、节奏,并加入一些幽默的成分:“长城和运河是天然形成的,还是玉皇大帝派黄金力士从其他地方搬来的?”学生听到玉皇大帝时特别激动,在头脑中浮现了具体、形象、有趣的画面,增强了解决问题的积极性。此时再给他们适当的资料补充,他们都能积极阅读,从中体会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勤劳。同样的问题,以不同的语言方式呈现出来也会收到不同的效果,在关注语音语调的变化中再多融入一些幽默的元素,适合学生形象思维的发展,学生们也能带着愉悦的心情去解决问题。
2.追问意图:适合儿童的抽象思维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往往关注作者表达了什么,却不知道作者是如何表达的,学生的思维总是被囿于教师线性、狭隘的思维牢笼中。我们总觉得作者的语言是优美的,是不易写出来的,因而,对书本精妙语言只停留在欣赏层面。殊不知,学生的抽象思维已经得到了发展,而且远远超乎了我们的想象,我们应当顺应儿童思维的发展,帮助他们破译作者语言表达的密码,促进学生言语思维的发展。作者往往借助某种形式来表达某种意图,在课堂提问中,如果我们能多去追问作者的写作意图,让学生在阅读中形成一种抽象思维,即关注作者写作的意图,学生的思维也会得到发展。[4]在教学《广玉兰》时,有一个特殊的句式,“我无法……说它……它又……”我们通常的思维是分析作者从哪几个角度描写的、写出了什么特点、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如果,我们在这一切常规动作结束过后,追问学生:“大家都觉得作者在夸赞广玉兰的花瓣,但是你们发现没,作者一直在强调自己‘无法准确表达’。夸了很多,却说无法准确表达,这是什么意思?”学生再去探究,很快拎出一个抽象的概念:含蓄的夸赞。我顺势引导学生借助这个句式练习他们所谓的“含蓄的夸赞”,有学生这样写道:“我无法准确形容妈妈的衣服,说它朴实无华吧,却又透露着一种天生的高贵。”在表达意图上进行追问,适应了学生抽象思维的发展,能够提高学生言语思维的品质,生成言语智慧。
不同年段的儿童,同一年段不同发展层次的儿童,有着不同的需求。课堂提问应当从多个角度出发,基于儿童立场,适合儿童的心理需求、天性表达和思维发展,让每个儿童都自信阳光地参与课堂互动,自在活泼地发展。
[1]李倩.论课堂提问的儿童立场[J].教育科学论坛.2016(11):5-7.
[2]江道义.浅论儿童立场语境下的课堂提问[J].小学生(教学实践).2016(2).
[3]葛美红.巧抓要点妙设问启发思维促发展[J].语文教学通讯.2013.
[4]薛法根:文本分类教学[M].福建教育出版社,2016(1):4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