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合作:范式转型与路径选择
2018-02-24张婷婷
张婷婷
(西北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21世纪互联网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教育领域延伸,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推进、学习方式的不断变革和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对学校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家庭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同盟军”,有责任与学校教育合作共同应对教育改革的挑战。自2010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不断重申家校合作的重要性,但是家校合作无论在合作的形式上还是内容上,均处于较低层次,家长推卸责任,学校压力倍增,家校矛盾日益突出。尤其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信息时代,洪大的信息流冲击着学生的感官,导致学生价值观混乱、心理失衡、校园欺凌、学生自杀等恶性事件频频发生。每一个问题学生的背后都有一个问题家庭,良好的家庭环境是学生形成良好心理素质的土壤,显然,只有学校教育而无家庭教育,或只有家庭教育而无学校教育,都不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为细致、复杂的任务。如何借助各方力量,构建“合和共生”的家校合作共同体,是新时代教育面临的重大议题。
一、家校合作的意义
在21世纪信息时代,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带来了教育理念的创新和教学模式的深刻变革,也带来教育科学决策和综合治理能力的大幅提高,单一、封闭的传统教育体系正逐渐被多元、开放的现代教育体系代替,家校合作被时代赋予更多的内涵和重任。
(一)家长成为学校管理的重要合作者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促使网络学习空间的功能不断变迁,为适应网络学习空间的变迁,学校需要打破传统学校对师生管理的壁垒,重构教育管理的模式与体制。为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挑战,世界各国都对其学校管理体制进行了改革,民主参与成为全球学校管理改革的趋势之一,家长作为学校教育“天然的合作者”,参与学校管理在提高学校效能、促进学校管理现代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学校作为一个公共领域,与家庭和社会的联系密不可分,而学校内部的改革必须要有来自外部的支持,家长参与学校管理,使学校能接触到家庭的隐性知识,并有可能将这种隐性知识转化为可利用的显性知识。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具有不同的社会背景、不同的教育观念,以及学校所不了解的关于孩子独特的知识以及作为非教育专业人对教育独有的看法。因此,家长参与学校管理,有助于学校吸收新的观念,使学校管理获得更多的发展空间及更广泛的发展渠道。
(二)家长参与有助于认同课程改革
伴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推进和不断深化,课程决策主体的多元化成为当代课程改革不可阻挡的趋势。作为学生直接监护人以及与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有着间接联系的家长,对于课程决策与实施都有着重要影响。如果在新课程改革中家长角色缺失,那么家长群体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价值将缺乏认同与了解,新课程改革倡导的新教育方法、教育理念将不被家长接受,尤其是固守“重智轻德”教育观的家长极易与学校之间形成对抗关系。新课程改革的顺利推进与实施,不仅需要家长的认同,更需要家长的支持与配合。
(三)家长参与有助于课堂教学的变革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水区”的到来,家长参与学校教学已经成为当前深化课程改革的重要突破口。家庭与学校之间的契约关系决定了家长有权参与学校的有关活动,比如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师的教学方法等。家长参与教学活动,不仅能监督教师认真负责高效的进行教学,也能协助教师改进课堂教学。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学校将不再拘泥于传统的年级和班级的管理体系,而是倡导空间、课程与技术的融合。比如,作为信息技术支撑下新兴的一种教学模式——翻转课堂的实施,就需要家长的参与、督促与协助。家长参与其中,与孩子一同学习,必要时向孩子提出疑问,促进孩子对知识的理解,锻炼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家长参与教学是解决当前诸多教育问题的有效途径。
二、家校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进入21世纪的信息时代,学校与家长也在不断尝试更好的合作方式,取得了不少成就。但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家校合作关系不平等
目前,中小学家校合作的主要方式是学校与家长通过电话、微信平台进行联系,或者教师偶尔约见个别家长、还有一学期为数不多的几次家长会,合作的直接目的是针对问题学生的转化,反映学生在学校的不良表现和行为,或者指向于家长对学生作业的督查以促进学生学业进步。这种功利心较强的合作导致家校合作失去平等的地位,家庭教育成了学校教育的附庸。符号互动论认为,事物本身不存在客观意义,而是人在社会互动过程中根据自身对事物意义的理解赋予其意义。通俗地讲,相互依赖是家校互动的中心,地位平等是家校合作的基础,如果合作的一方总是领导支配另一方,这种合作在本质上是一种伪合作。当前存在的家校合作往往被定格为具有主从关系的配合,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合作。
(二)家校合作信息不对等
家校合作信息不对等指家长所了解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等和老师掌握的存在偏差。首先,教师认为教师是专门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而家长作为非专业人员,不具备专业的教育观念和能力,这种信息不对等导致教师不愿与家长合作,认为家长参与学校教育,只会提非分意见,“指手画脚”,给学校添乱,增加学校和教师工作的难度和压力,教育共识难以达成。其次,学生作为家校合作的中心,是家庭与学校联系的纽带,促进其全面和谐发展是家校合作的初衷,但是传统的家校沟通总是避开学生,老师与家长私自交流让学生认为家长与学校沟通就是老师向家长“告状”,学生从内心产生不安全感,不愿意自己的家长与老师联系。学生抵触家校合作,归根到底是不了解家长和老师交流的内容,误解了家校合作的目的与意义。因此,形成了教师、家长与学生三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等。
(三)家校合作主体职责不明确
在家校合作中,家校双方彼此应找准自己的定位,明确双方在合作中的权利和义务。但现实的情况是家校双方对自己应享有的权利和履行的义务不明确,权责不清。
首先,学校是家校合作平台的建设者和管理者,但学校对教师的指导和培训不够,让合作流于形式。同时,学校没能提供家校合作的制度保障,家校合作系统化和制度化的建设不足,因而无法维持家校合作长期而有效的进行。
其次,在应试教育的规约下,教师被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升学率压迫着,“重智轻德”的现象依然普遍存在。“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在信息化时代,教师的职责不仅仅是“授业”,更需要老师“传道”“育人”。在学生的培养与环境因素的关系中,最重要的是儿童的家庭环境。按分量说,家庭是邻居和学校两者影响之和的两倍。
最后,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其终极使命是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人,但是,伴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与学校教育质量的提升,家长逐渐将自己的职责边缘化,将教育子女的责任托付给学校,认为教育孩子是学校的责任,学校有责任有义务全权负责孩子的教育,家长不愿合作,归根到底是对自身主体职责认识不明。
(四)家校合作资源挖掘不足
家庭教育资源是指影响儿童教育与心理发展的各种家庭因素的总和,对孩子的成长极为关键。既包括物质方面的,也包括精神方面的,诸如家长的职业、家庭经济条件、家长教育水平、教育方式、教育态度、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沟通交流、家庭氛围、家长期望、学业支持等。家庭是一个没有“课本”的课堂,家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成为孩子模仿的对象,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一方面,家长不仅仅要根据学校的要求对学生进行家庭教育,还可以积极主动地融入课堂,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讲、助讲出现,作为学校课程建设者、学校管理的参与者以及服务者的角色出现;另一方面,学校周边的社区资源都可以通过家校合作的渠道,使之成为学校课程的实践基地,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资源以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性学习的重要场域,互联网中的资源,可以随时随地突破时空的界限强化家校之间的合作。显然,如何摆脱传统思维模式的束缚,转变单一的合作方式,超越低层次、浅层面的被动合作,进入深度合作,是家校合作范式转型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三、家校合作范式的转型
根据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中所讲,首先“范式”是建立在复杂思维基础上的,范式既是综合的整体,是由从事某种特定学科的共同体成员在研究标准、概念体系等方面的共同约定或者全部承诺构成的整体,包括共同的基本理论,观点和方法,共有的信念。范式又是整体的部分,是共有的范例,是对具体问题的解答,可使共同体成员通过研究实践中的范例来达到相互理解从而形成共同约定。家校合作的范式是指家校合作共同体成员所共同分享的信念、价值、技术以及诸如此类东西的集合。
其次,库恩所讲的范式在内涵层面上涉及构成元理论的四个分支,即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和方法论,范式的基本原则可以从这四个方面表现出来,分别回答事物的存在问题、知者与被知者之间的关系问题、研究的选择问题以及研究方法的理论体系问题。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不断更新进步,教育也不断改革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家校合作也在不断寻找新的方式与路径以便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和教育质量的提升,这也是家校合作在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方面的基本承诺与实践回应。家校合作的范式发展必将实现更新替换与多元共存的特点。
(一)家校合作方式由“单一”转为“多元”
家长会是班主任对学生家长集体工作的一种基本形式,是学校与家长互通信息、统一思想和认识、共同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主要形式。家长会是家校共同探索教育方法的有效途径,是家校共建的桥梁,也是教师与家长交流和沟通使用最早和最频繁的形式。但是,家长会依然存在参与主体失衡、内容单一、耗时低效、形式呆板,次缺少个别充分地交流和总结落实等诸多问题。在工业化时期,学校是学生学习的唯一场所,教育追求效率而忽视对人个体的关注。学校与家庭沟通的最主要方式是家长会这种单一的方式。
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以来,个人终身发展的需求日趋强烈,学校从封闭走向开放。随着通讯手段的高速发展,传统的“家访”逐渐被时代所淘汰,家校合作的形式不再局限于家长会,APP技术为家校合作搭建了良好的平台,电话、手机、校讯通、QQ、微信更加方便快捷,学校的重要事件、学生家庭作业都可以通过QQ、微信群及时发给家长,学生在学校的表现与问题也能及时告知家长,家长也可以随时随地的了解自己孩子的情况,使得家校合作可以打破时空的限制随时随地交流。尽管信息技术给家校合作带来了诸多便利,节省了家长和教师的时间与精力,但便捷的媒体也带来了弊端,快捷的电子传媒逐渐取代了教师入家家访或者家长来校的面对面的深层次的情感交流,导致教师和家长缺少深度情感沟通,家校联系成为无声的信息交流。学校单向发布的信息让家长应接不暇,对家长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家校合作变成了责任的转嫁,导致家长压力剧增。
伴随着人类社会进入“互联网+”时代,在教育领域,设计一个具有开放性、能够适应人类学习复杂性、个性化和随机性特征的学习环境日益重要。“互联网+”作为教育信息化的新动力,为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提供了条件保障,为现代学习环境的构建提供了技术支持。在网络学习空间V3.0的支持下学生群体个性化学习组织得以建立,传统教学形态被解构。个性化学习对学校管理与组织提出新的要求,传统的学校对教师、学生、家长管理壁垒被打破,形成了包含学校教育、网络教育与家庭教育融合的教育体系,为学生个性化学习提供适应性的学习中心,保障各类教育资源共享成为常态。
(二)家校合作主体由“单主体”转向“双主体”
传统教育中教师作为知识的拥有者,无论是“学徒式”还是“班级授课制”的教学模式,无论在知识的传递过程中,还是在家校互动中,教师永远以“主导者”、“权威者”自居。因此,所谓的教育充其量只是一种“独白”式的教育,所谓的家校合作只是在学校权威的命令下被动进行。
在信息化时代,人们获取知识以及传播知识的方式都发生了深刻变革,知识不再“属谁”,知识的传播也不仅仅是赫尔巴特所谓的“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对人才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重智”,更要求“重德”。因此,家庭与学校走向合作,并且由被动合作转向主动。家庭教育以其成员交往的密切性、教育内容的丰富性、教育手段的灵活多样性为补充,学校教育以组织性系统性和目的性为主导,以其科学的教育方法指导家庭教育,二者实现教育内容的互补,方法的借鉴,为学生的成长与学习创造良好的环境。在这种多元化与不确定性的时代背景下,教育从传统的“独白”走向“合作”,教师、学生和家长的多元参与符合教育发展的趋势和规律,每个个体身份开始转变为真正的主体拥有者与参与者。
(三)家校合作层次由“浅层合作”迈向“深度融合”
按照家长参与活动的层次,英国北爱尔兰大学摩根等人将家校合作直接划分为低层次的参与,高层次的参与和正式组织上的参与。工业时期,我国家校合作处于较低层次,家长仅仅作为学校工作的支持者,被动配合学校的工作;随着经济的发展,教育越来越关注个体,家长不仅仅只关心自己的子女,更开始关注学校整体的环境与发展,甚至参与学校教学工作。
学习者的学习活动不再受到时空的限制,学校不再只是教授书本知识的场所,而是贯通学习、生活、劳动的个体成长的场所;学校不再只有适龄学生,更有家长,教师、学生、家长逐渐形成学习共同体,相互学习,共同参与。家庭教育从“学校教育的附庸”转变为学校教育的平等合作者,家长从合作的“幕后”走向“台前”,从“旁观者”转变为“合作者”,从合作的阻力转变为动力,日益成为拥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具有科学的教育方法的家长。学校吸纳家长参与学校教育逐步拓宽自己的视野,不断挖掘家庭教育资源共建教育生态环境,在制度层面加强了家校合作的规范化和系统化,厘清合作双方的权利和边界,让家校合作的内容与形式从同质化走向个性化,促使家校合作不断走向深度融合。
四、改善家校合作的路径选择
家校合作范式的转型,需要变革传统的家校合作方式,提高家校合作的质量。
(一)明确合作主体的责任边界
家校合作倡导的是合作主体间平等的“合作”而非责任转嫁。目前的家校合作存在一个误区,即忽略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边界而“越位”了。如果家长做了学校、老师和学生应该做的事,老师又做了家长该做的事,这样的“家校合作”容易造成角色混淆和情绪对立。
首先,学校要充分认识到家校合作的重要性,明确家校合作是帮助学生健康成长、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实现家庭幸福的重要途径。家长是学校教育共同体成员,家长参与学校管理是现代学校教育的必然趋势,学校应与家长建立平等的家校合作关系,认真聆听家长的建议,尊重家长的态度,积极引导家长参与到学校活动中,而不是单方面的要求与命令。
其次,教师要转变自己的权威思想与观念,以积极的态度寻求与家长的合作,以自己的专业能力拓宽合作的渠道,丰富合作的内容,科学合作的方法。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教师在家校合作学习共同体中往往处于绝对的支配地位,这种具有主从关系的合作是一种伪合作。要实现真正的合作,教师必须转变自己的角色,由指导者转变为学生的服务者,由家校合作的指挥者转变为家校合作共同体的组织者,与家长树立平等的合作伙伴关系,增加家校双方的了解和信任,构建和谐良好的家校关系。
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终身的老师,必须承担起教育子女的责任,不能将教育子女的重任完全推脱给学校,认为教育孩子是学校的责任,将自己的职责边缘化。常言道,“今天你在孩子身上偷的懒,明天会变成一记耳光打在你的脸上。”这是对家校合作中家庭教育缺失的最好警示。
(二)创新家长会的方式和内容
家长会不是学生成绩的“发布会”,也不是教师的“告状会”,而是学校与家长平等沟通交流的窗口和平台,因此,我们需要改变传统的观念,重新认识与定位家长会的意义与内涵。
首先,建立平等的合作关系。家长会是家长与教师平等交流的平台,但是传统的家长会往往以学校为主导,学校处于支配和控制地位,不仅是家长会的组织者,更是家长会参与的主体,决定着家长会召开的时间、地点、内容,家长只是被动参与者,听命于学校的安排。在这种不平等的合作关系下,家长没有发言权,没有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学校应与家长共同商定家长会的时间与内容,给家长更多的发言机会,让家长表达自己的心声与观点,与教师平等交流。分享经验。比如体验式家长会,教师将教育教学与管理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或者新的教学理念,精心设计为游戏、话题分享等活动,将家长请进班级,主动的参与到教师设计的活动中,让家长亲身经历,亲自体验感悟教师所要传递的教育理念,促进家长对教师的理解,从而达到家校共育的目的。体验式家长会将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家长会模式转变为强调家长在家长会中的主体地位,将传统的单调的“说教式”“谈话式”家长会转变为新型的趣味的“互动式”“体验式”家长会。
其次,丰富家长会的内容。传统家长会,往往以学生成绩为永恒主题,因而家长会变成了学生成绩的“发布会”。这种内容单一的家长会往往耗时低效,几个小时的家长会后,家长只记住了自己孩子的成绩,甚至,一部分学习比较落后的学生家长不愿开家长会。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家长会的职能不再只是向家长告知成绩,更应该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与身心健康为目的,以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为目的,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比如学生的人际关系、心理健康等,确立相关主题,教师与家长共同寻找解决的办法。
最后,保障家长会形式多样。由于家长会以班集体会议为主要形式,召开一次家长会,耗时耗力,那么,保障家长会的效率成为我们必须关注的问题。传统的家长会一学期召开一次到两次,迫于时间和家长人数的压力,教师无法做到个别深入沟通,因而无法保证家长会的意义最大化。除了一学期固定的家长会,教师可以约见个别家长,就学生个体存在的问题与家长进行深入交流探讨。信息化的发展也为家长会的高效率召开提供了保障,教师可以利用班级博客、视频会议等多种方式组织家长会,网络家长会相比传统家长会,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参会时间、空间更自由,信息的传达与吸收更加全面,交流的内容更有针对性,并且从“一对多”转为“多对多”,提高家长会的效率。
(三)提高合作主体的信息素养
现代信息技术为家校合作学习共同体提供了更加广泛的支持,学校可以建立一整套有效的网络教育交流平台。但是,由于网络自身虚拟性的特点,在家校合作学习共同体中,容易产生各种负面的信息,则需要家校双方合力确保网络互动技术攻关。
首先,切实采取可行措施,加强教师信息素养建设。学校要对教师进行培训,确保教师熟练掌握网络技术,能创设各种平台实现与家长、社会各方面深入的交流,以迅速及时地反馈信息或解决问题。同时,教师要熟悉青少年的德育工作。
其次,创新网络教育途径,增强学生防范能力。如今,人类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方式已经发生深刻变革,复杂的社会现象和未经过滤的信息流冲击着学生感官,尤其对于未成年学生,他们思想活跃,极易产生偏差。而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点击网络,文明与污染随着鼠标的移动而展现,有阳光,有阴霾。因此,对学生进行网络安全的警示和教育,增强其网络利用和防范能力尤为重要。
最后,提高家长网络素质,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家庭环境对孩子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基于网络实现家校合作,必须要提高家长的素质,特别是帮助家长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切实提高家庭德育质量。
(四)构建家校“和合共生”的共同体
学习共同体是所有人因共同的使命、为共同的愿景一起学习的组织,共同体中的个体共同分享学习的兴趣,共同参与寻找通向知识的旅程和理解世界运作的方式,朝着教育这一相同的目标相互作用和共同参与。
首先,要以终身教育理念为指导,更新传统学习观。家校合作主体应明确学校教育的终结并不意味着学习的终结,而是以此为契机,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加强自主学习观念的形成,转变依赖学习观,养成自主学习的态度,主动学习。
其次,增强教师和家长的综合素质。教师与家长是保障构建学习共同体的关键因素,学习共同体尊重个体差异,教师应具备基本的洞察力与人际交往力,在理解、尊重与接纳的基础上与家长和睦相处,家长应理解与支持教师,积极配合教师工作,在充满润泽与智慧的共同体中,所有成员能敞开心扉,彼此用心聆听、交流、合作、反思,实现生命的沉淀与灵魂的聚集,真正实现“教育使人成为人”的终极使命。
最后,学校应创新和丰富学习方式,拓宽学习内容,建立交互式的学习模式,以情景化的方式帮助每个成员以不同的方式参与学习不同领域的知识,使家长、老师、学校融为一体,增进彼此间的了解与合作,加深相互间的感情,调动三方的积极性,达到共同成长的目的。
我国自古就有“和合共生”的哲学思想,“和”表示不同事物、不同观点的相互补充,是新事物生成的规律。“和”、“合”互通,意为“相异相补,相反相成,协调统一,和谐共进”。在全球化加速推进和信息化迅猛发展的背景下,人类社会形成命运共同体,学校教育作为社会系统的子系统之一,在知识、技能传授的基础上还应面向当下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与家庭教育携手共建良好的家校合作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