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文本价值,培养学生人文素养
2018-02-23陈凌霞
陈凌霞
【摘 要】 语文是一门重要的人文学科,语文教材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范本。在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要充分挖掘文本价值,引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品味和感受人文精神,吸收和领悟人文精华,让初中语文课堂成为铸造美好灵魂和培养人文素养的修身圣殿。
【关键词】 初中语文;文本价值;人文素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简单说就是引导学生体验一种高尚的精神生活。初中语文教材本身就是一座人文精神的宝库,内容丰富,佳作连篇,从家国情怀,到崇德向善,处处闪耀着人文精神的光辉。我们要学会利用现成的语文教材,深挖文本的人文价值,耳濡目染,就会增强学生人文意识,养成学生人文习惯,塑造学生人文精神。
一、咬文嚼字,品味文本的人文内涵
初中语文教材中,不乏美文佳作,字里行间渗透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只有在反复的品味中才能体验。这就要求语文教学,在抓住重点词句、精彩段落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会咬文嚼字,在细细的咀嚼过程中去领会字面以及字面背后所蕴含的意义,让他们对文本的人文性有了感同身受的认识,才会产生认同心理,从而被其中的人文精神感染,才能留下深刻的印记。
比如教学刘湛秋的《雨的四季》。这是一篇诗人写的散文,作者用优美的诗的语言分别描写了春夏秋冬的雨,字里行间充满了诗人对雨的热爱和对人生、对生命的热爱。首先,从破题开始,顾名思义,作者表面上写的是“雨”,“雨的四季”也就是四季的雨;接下来,再仔细阅读文本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每个季节的雨都有不同的特点,“四季的雨”都有什么不同呢?春天的雨——美丽、娇媚;夏天的雨——热烈、粗犷;秋天的雨——端庄、沉思;冬天的雨——自然、平静。仔细咀嚼、反复品味这八个字,一幅以雨为主题的画就会在内心呈现,一首关于雨的歌就会在喉咙里回旋,那种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情感就会化作“雨”,浇灌每一个孩子的心田。通过“咬”和“嚼”,字的味道、句的情感便出来了,人文情怀就会油然而生。
语文教学是为了让学生感受文字之美,得到美的滋养和哺育,囫囵吞枣,吃夹生饭,只会引起消化不良,甚至是倒了胃口。只有慢嚼细品,反复揣摩,去发现、去挖掘文本中的人文意蕴,才能慢慢增强人文意识,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含英咀华,感知文本的人文知识
每一篇文章都有其主旨要义,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中心思想,也就是每一篇文章的精髓。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或是爱国之情,或是爱人之情,或是热爱大自然,或是热爱文明与文化,都渗透着作者浓浓的感情,这份情感往往也是其人文精神最善良的地方。因此,我们的教学必须紧紧围绕文章的精髓,含英咀华,深切感知文本中的人文知识,才能让学生在学习中慢慢养成良好的人文习惯。
人文精神是以人为本的,在初中阶段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歸根结底是告诉他们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我国著名诗人臧克家《有的人》,就以凝练的诗歌方式回答了这个问题,这就是这首诗的主旨,也就是我们所要“含英咀华”的精髓。“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便是这首《有的人》所要写的那个人——鲁迅,他爱憎分明,不畏艰险,用手中的那支笔,勇敢作战,这就是做人的楷模。围绕这个核心,再来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这首诗,就能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诗人是在用“有的人”,一唱三叹地反复吟咏这个值得学习和尊敬的人,并且告诉读者,应该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全心全意为人民的人永生”。这首诗回答了这个问题,学生们在这首诗里找到了这个答案,也就真正掌握了这首诗歌的真知,也就领悟了这首诗的精髓。
学习的目的,不仅仅是增长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学会做人、学会生活,这才是最可宝贵的知识。每一篇经典诗文,都有其最可宝贵的人文价值所在,只要准确把握,含英咀华,就会给学生们以积极的熏陶和感染。
三、反刍回甘,汲取文本的人文营养
学生学习了课文,读懂了课文,也领会了文本中的含义,体会到了文本当中的人文要素,接下来就是一个消化吸收的内化过程。这个内化过程,不仅仅是对文本的温习,更是对文本的升华;不仅仅是对所学知识的巩固,更是举一反三的拓展。这就需要再咀嚼、再提炼、再吸收,反刍回甘,才能把文本当中的营养化为己有,从而形成优秀的人格品质,慢慢提高人文素养。
比如《再塑生命的人》,是一篇非常励志的好文章,教学这篇课文我们就不应该把教学重点仅仅放在字面和人物故事上,怎么面对人生的磨难?怎样对待命运的挑战?应该树立一个怎样的生命观?这才是我们教学的重点。把握住了这个重点,引导学生从海伦·凯勒的故事中学习她不屈不挠的精神,在她对待厄运的态度中领悟生命的意义,或许就是每一个孩子受用一生的东西,也是文本当中最能滋养生命的营养。当然,生命观、价值观、人生观这些大课题不可能是这一篇小文章就可以解决的,更需要反刍再嚼,进行积极的引导和拓展,让学生通过阅读,了解更多关于海伦·凯勒以及相关主题的故事和文章,比如司马迁、张海迪、史铁生等,再比如《海伦·凯勒》《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的生活》等,经过反复激励、反复锤炼,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将会大有裨益。
人文素养最基本的内容就是品德修养,而品德修养是一辈子的事情,也是初中语文课堂责无旁贷的事情,引导孩子们从学生时代开始,从每一篇充满人性光辉的文本开始,汲取营养,才能做到修身养性。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好的语文教学,能够影响学生成长,成就学生人生。依托初中语文教材,深入挖掘文本价值,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培养人文素养,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是教育之根本目的。
【参考文献】
[1]汤志强.初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J].基础教育研究,2018(03).
[2]徐华.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人文素养的策略[J].中学语文,2015(36).
[3]裴建成.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J].语数外学习(初中版下旬),201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