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贵在“活”,教学不在“教”
2018-02-23宋文健
宋文健
【摘 要】 课堂教学的关键不在于教师怎么教,而要追求学生是怎么学?学得怎么样?学的过程和经历如何?整个过程中积累的方法与思想又是如何?长期以往,我们需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思维能力与思维习惯的渐进提升。
【关键词】 高中生物;思维;价值;策略
20世纪以来,生物科学是最引人关注的自然科学,也是发展最迅速的自然科学,所以学校的生物教学也就更应该得到关注,尤其是高中。高中生物教学是整个高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引导学生学好生物无论是对学生的高考成绩还是对学生的综合素养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教学中,教师如何依据《生物课程标准》的指导,依据高中学生思维发展的规律,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或者教学方法,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探究学习,开阔学生视野
目前高中生物教学最大的特点可能就是课堂缺乏探究性学习,导致这样特点的主要原因在于教师的“责任心”和“功利心”上。教师们认为高中生物知识点多,任务重,生物课时又很少,如果再给时间让学生们自己去探究,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就会浪费时间,完不成教学任务,不如教师直接把答案告诉学生,让学生去背诵。其实,这样“死板”的教学表面上看,或者现阶段看,学生好像掌握了知识,但是从长远来看对学生的发展却帮助不大。
在《基因工程及其应用》一节的教学中,上课之前,教师就布置了探究任务,让学生自己去关注、搜集、整理基因工程的相关问题。上课开始,教师利用视频播放科学家把人胰岛素基因导入大肠杆菌的视频,由于学生们课前已经对基因工程和应用有了了解,所以这样的导入很容易让学生从认知上产生共鸣。在给学生介绍“黏性末端” 和“平末端”内容的时候,教师也并没有告诉学生什么是黏性末端”和“平末端”,而是向学生提出探究问题,比如中国科学院在培育“三系杂交转基因抗虫棉”时用到的剪刀和针线各代表什么等等。提出问题后学生分小组讨论,教师再利用动画总结展示。
教师的“教”是不能解决全面问题的。基因工程的教学内容对于高二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对于比较抽象的教学内容,教师最喜欢用的方法就是“讲授法”,总是想通过“讲”让学生明白,其实不然,越是抽象的东西,教师越是应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究,探究的过程就是一个活跃思维,开阔视野的过程。而学生的学习习惯、思维习惯、学习能力都在这关键时刻得到最有力的训练和提升,而学生的综合素养也得到真正的拓展。
二、明确任务,提高学习效率
课堂教学中,探究性学习不能少,也不应该少,接下来要考虑的问题就是如何让探究学习更有效率了。要想让探究学习有效率,有一点必须注意,就是给学生设置明确的探究任务,让学生带着任务去探究,而不是无目的无方向的“瞎看”“瞎想”。比如实验探究,在一个实验中,可能会出现很多的实验现象,而如果教师没有安排探究任务,或者探究任务不清楚、不明确,势必就会影响学生的观察效率。
在《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一节中,有一个探究实验“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第一步,让学生仔细阅读实验的目的要求、材料用具、方法步骤。第二步,教师设置问题,比如,复习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的知识,引导学生明确这一个实验中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都是什么,如何检验出这个实验中的因变量。提出问题后,师生共同总结问题答案:自变量是加热、三价铁离子、过氧化氢酶;因变量是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第三步,学生实验探究阶段。学生分组实验,严格按照教材中指导的方法步骤进行,并总结回答该实验能够得出什么样的结论。
由于实验的动手操作性、开放性等,学生是非常愿意参与实验课堂的。学生的积极性是有了,同时又有另一个问题出现,学生对实验的观察针对性不强,所以实验教学的效率不高,那么教师安排的明确任务就能够解决这个问题了。效率的提升不是依托于教师的强硬灌输,而是通过教师科学合理的启发与引导,让学生自主学习、深入探究,让“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
三、关注生活,培养生物素养
生物是离我们生活最近的自然科学,生物教学要和学生的生活结合在一起,但如何结合在一起最能吸引学生呢。高中学生,他们对自己未来从事的职业已经有了非常迫切又不太明确的向往。依据这个特点,高中生物教学可以和学生未来的职业规划融合在一起。课堂上,既要引导学生学习生物知识,又要向学生介绍与之相关的职业。通过这种方法,引导学生更加关注社会生活中生物科学问题,关注自己未来希望或者可能发展方向的生物知识。
在《生物群落的结构》一节的教学中,在探究“群落的物种组成”这个问题时,教师在课前预习就要求学生通过电脑网络整理有关新疆北部的常绿针叶林和福建武夷山常绿阔叶林的物种资料。上课时,依据学生课前的预习储备,再结合教材内容,引导学生对比新疆针叶林和福建阔叶林两个森林群落物种的差别,总结归纳“群落物种丰富度” 的概念,明确丰富度与气候的关系。在问题探究以后,让学生们认真阅读教材中的“与生物学有关的职业——林业工程师”的内容,同时,教师给学生播放林业工程师日常工作的视频。
生物是“活”在生活中的,这节课教师就把课堂学习的知识和与这些知识有關的职业结合起来,不但能够激发学生上课的兴趣,开阔学生与生物学相关的知识视野,重要的是能够给学生未来的学习方向做一定的参考,对学生未来的职业规划是有一定帮助的,以此促进学习在生物学习领域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不断提升。
总之,生物不是“死知识”,学生更不是“死学生”,他们都是“活的”。生物科学在发展,学生的思维和认知也在发展,所以高中生物教师不能总是局限在生物知识的传授上,局限在“教知识”上,更多的应该是关注学生的生物素养,让学生具备适应未来社会、奉献未来社会的品格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