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散步》一课的执教反思
2018-02-23湖南省长沙市周南梅溪湖中学欧丽娜
湖南省长沙市周南梅溪湖中学 欧丽娜
一、授课契机
接到公开课的通知时,笔者的内心是迷茫而困惑的。按照教学进度,初一的学生将要进入的是第二单元“感悟人间至真至纯的亲情”的学习。在《秋天的怀念》和《散步》这两篇经典课文之间,笔者摇摆不定。一个是“秋的叮咛中带来的一场有关生死的突围”;一个是“一家人在春天的田野上为我们带来的有关生命、有关亲情的心灵漫步”。笔者该如何选择?
在经历了外婆的突然离世后,笔者对生死有了更多不同以往的切身感受。我们无法阻挠时间的流逝,也不能避免亲人的离去。可是,对待亲人朋友,我们却往往粗心而残忍地忽视了陪伴与感恩。想到这儿,笔者不禁唏嘘不已,同时也坚定地明确了自己的授课内容,那就是这篇平凡而经典、感动了无数人的短文——《散步》。
二、致敬经典
要上好一堂语文课很难。在这条路上,笔者有过彷徨、有过苦痛、有过挣扎。但值得庆幸的是,在这条道路上,有太多执着而强大的领路人。他们一直在自己的教学舞台上旋转、跳跃、升腾,试图为无数初登讲台的青年教师和久抚粉笔而热情渐失的中老年教师指出一条去寻找独属于语文教师的“菜花、桑树和鱼塘”的明路。特级教师王君就是这样一个给人启迪、引人开阔的智者。
通过阅读王君老师的《散步》课堂实录,笔者产生了一种感觉:世界上再也没有比它更巧妙、更灵动的课堂设计了。通过文章 “我们在田野上散步”这不过短短八字的首句切入到对文本内容的整体解读,王君老师将整篇文章简化成对句中三个关键词“我们”“田野”“散步”的咀嚼,让学生从对“我们的人物形象的把握”中,去感受“田野的生机和美妙”,去体会“现代生活中久失的散步的奇妙”,然后水到渠成地引领学生探究造就了这一切的伟大功臣——作者“慢、稳、对称”的语言风格。这样浑然天成的教学设计,不得不令人臣服。因此,笔者沿用了王君老师的教学思路,保留了对“我们在田野上散步”这句话中的三个关键词的咀嚼;但结合具体的教学出发点与授课情感目标,笔者大胆地舍弃了王君老师在提升部分对文本语言的探究,并且加入了第四个关键词:“由‘我们’到我们”,去调动学生的现实情感体验,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亲情、对人性以至对生命的领悟和思考。
三、重悟生命
在周三上课时,1704班的紫维站起来说出了这样的句子:“小时候,我们伏在妈妈的肩上看世界,而长大后妈妈却需要倚靠我们的肩膀去重生,这是一种生命的轮回……”笔者几乎为孩子的这一席话而落下泪来。是啊,“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我的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我们的儿子。”这些句子在全文中巧妙地相互映衬着,它们传达出来的正是那有关生命的至高哲思:儿子的背上是生命的起源,妻子的背上是生命的延续,生命就在这一场场轮回中获得了永恒与圆满。孩子生命的枝繁叶茂必不可免地要以长者生命的衰败枯竭为代价,这是生命残酷的美妙,它旨在提醒我们:要懂得知足、学会珍惜、永怀感恩。
基于这一点,在备课阶段,笔者偷偷向两个班的家长发起了“说出照片背后的故事”活动,并且为保证效果,要求家长对孩子暂时保密。课堂的最后,当那些尘封的照片和已被遗忘的温暖又一一重现在孩子们眼前时,他们的心灵震颤了,喉咙哽咽了,泪水顺势滑落。当然,这种冲击还远远不够,笔者更希望孩子能把感动和感恩通过文字回馈给自己的父母、长辈。所以这堂课的课后作业,就是要求孩子们在班级简书的语文天地里,找到自己对应的照片,给家长回一封信。虽然现在还不知道孩子们会写成什么样子,但相信家长们一定能从他们稚嫩至纯的文字中感受到心与心贴近的奇妙,感受到情与情辉映的魔力。
笔者常常期待孩子们能在课堂上肆无忌惮地高声大笑,或不顾一切地大哭一场。人这一辈子,能在开心时大笑、在悲伤时哭泣,是一件多么幸运的事!
张爱玲曾说:“教书很难,又要做戏,又要做人。”笔者不否认这句话有着它直指本质的道理,在人生的大道理和人性的小算盘间,作为教师的我们会犹豫、会矛盾、会挣扎。但在这堂课结束后,笔者希望自己能带着这满满的对于生命最原始、最真挚、最纯粹的感动去善待学生、善待课堂;从匆忙的脚步中停下来,去善待家人、善待自己;也希望各位语文教师无论在课堂还是在生活中,都能: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