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的“特别”解读
2018-02-23
一
“清、静、悲凉”,历来是我们解读《故都的秋》的关键,但被忽略的“特别”二字也值得品味。生长于江南水乡的郁达夫所倾心的北国秋色,不在蓝天红叶,名胜佳处,而只愿租一椽破屋,泡一碗浓茶,细数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独自品味着故都“特别”的清冷与落寞。那么,故都的秋到底“特别”在哪里呢?郁达夫为什么要把“特别”的爱给“特别”的秋呢?
二
郁达夫的出生地浙江富阳,有着烟雨江南的温润氤氲,南朝梁代吴均在其山水小品《与朱元思书》中写道:“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可是郁达夫却认为其“色彩不浓,回味不永”,“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秋院破落萧索,秋蝉嘶鸣凄切,秋雨息列索落,无不展现悲凉秋味。以南北对比突显故都的悲凉沉静,这是作者“特别”的审美选择。
北平秋景可圈可点,历史遗迹如故宫天坛,明艳之色有香山红叶,作者每每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等故都胜景,但并没有展开描摹,而是以平民化的视角,用清冷萧瑟的笔调,描绘了秋院静观、秋槐落蕊、秋蝉残鸣、秋雨话凉、秋日胜果这五幅画面,在最常见的风物、最平凡的百姓中感受秋的清、静与悲凉。以平民眼光“打量”故都,这是作者“特别”的写作视角。
中国传统文人品秋的心态,或是以秋为悲感伤万物萧索、壮志难酬,或是以秋为美抒发昂扬悦达、壮志豪情。“在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中,传统的悲秋主题有了一点小小的变化,那就是秋天的悲凉,秋天带来的死亡本身就是美好的,世人沉浸在其中,并没有什么悲苦,而是一种人生的享受”。不同于以往的文人秋士,郁达夫的笔调是悲凉的,情感却是热爱的。以悲凉写热爱,这是作者“特别”的赏秋心态。
三
是什么造就了郁达夫如此特别的秋呢?有人说这是作者消极颓废思想使然,也有人说这是作者爱国情怀的幽咽传达。这些因素在《故都的秋》中都有体现,单从某一方面解读有失偏颇。或许故都的秋的“特别”和作者的身世背景、传统情结有关,也和他的为文为人的价值追求有关。
身世蹭蹬起悲凉。郁达夫幼时丧父,家境艰难,17岁时,他在兄长的资助下到日本留学,一呆就是十年。积贫积弱的祖国让他饱尝凌辱与无助,清苦寂寞的异国生活让他变得易感与深沉。回国后,伴随着中国20世纪上半叶的动荡局势,经历着文坛上你方唱罢我登场的纷纷扰扰,自然而然地为其作品涂抹上了忧郁感伤的底色。《故都的秋》中“疏疏落落尖细且长的秋草”,“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无不物化出作者淡泊清冷的心境。因此文中的“悲凉”是作者人生境遇与赏秋心态的交融,是孤独、落寞心境的缩影。
相较于南方的温润清淡,故都的凄凉萧索更能引起作者的共鸣。所以,“特别”的审美选择来自于作者的悲凉之好,来自于作者与故都的精神契合。
清静巷陌显淡泊。为了“饱尝”故都的“秋味”,郁达夫不远千里,赶往北平。他用清冷萧瑟的笔调,去描绘北平寻常巷陌,或许世俗生活中的芸芸众生,一花一草,才最有北平风格,最有秋的深味。这是在平凡中细致入微的生命观察,也是细腻而独特,忧郁而唯美的生命情怀。那些 “著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在雨过天晴时用“缓慢悠闲的声调”议论着秋雨秋意。作者的笔调是愉悦轻松的,情感是亲切赞赏的。作者寥寥几笔刻画出下层百姓和他们的普通生活,并且把它当作诗一般来品味。这是对闲适、恬淡生活方式的追求与向往,与他创作时求“静”的心境是分不开的。
1933年,郁达夫处处碰壁而退出“左联”,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因而纵情山水,借闲散安逸的生活使自己获得精神上的解脱。他称这一时期的作品为“静如止水的遁世文学”。所以,“特别”的平民视角折射出作者对淡泊心境的刻意追求。
阅尽悲凉见真情。胡愈之曾这样评价郁达夫:在中国文学史上,将永远铭刻着郁达夫的名字,在中国人民反法西斯的纪念碑上,也将永远铭刻郁达夫烈士的名字。为国家和民族的命运而忧郁和感伤,是郁达夫文学创作的风格和主题。《故都的秋》将这份忧虑、这份悲悯表现得特别深沉和含蓄。“九一八”事变之后,北平岌岌可危,郁达夫在平静淡泊的叙述中流露出他对故都的深厚眷恋,诉说着他的家国情怀。尤其,当我们了解到郁达夫在抗战烽火中,力救抗日志士于危难的壮举,了解到他在抗战胜利之时,遭日本宪兵秘密杀害的人生结局,我们不禁惊诧于如此单薄身躯中所蕴藏的不尽的伟大与荣光。所以,“特别”的赏秋心态是悲凉之下对故土的深厚眷恋,是充满着庄严与肃穆的悲情力量。
四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秋,“特别”二字,是解读《故都的秋》关键。这“特别”的秋,和作者的悲凉身世有关,和作者的淡泊心境有关,也和作者的家国情怀有关。郁达夫在“特别”的秋里寄寓着深沉的感慨,传达了他对故都“特别”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