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归鹿门歌》教学设计
2018-12-04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走进诗歌声韵世界。
2.联想想象,品味诗歌画面之美。
3.缘景明情,体会诗人形象之幽。
[教学重点]
联想想象,品味诗歌画面之美。
[教学难点]
缘景明情,体会诗人形象之幽。
[教学过程]
一、闻赞誉,心存惑
1.多媒体投影:《赠孟浩然》 李白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2.学生齐读全诗,思考孟夫子何种风流,令诗仙李白景仰不已。
二、细读文,临诗境
请学生阅读注释,了解诗作背景;而进入诗歌最好的方式是有感情地诵读。
1.一读,读出节奏和语气,感知诗作内容。
①提示学生诵读的方法,多媒体投影关键词“节奏、轻重、长短、起伏”。
②学生自由诵读,互相评价,评价时引导学生关注节奏、轻重、长短等。
③教师提问:诗题为“夜归鹿门歌”,从哪里归向鹿门?江边,进一步明确诗作写江边场景的是前四句,写鹿门山的是后四句。
④诗意练笔:按组分别描绘江边与山中之景。
⑤教师板书:简单画江、山
2.二读,读出情感,品味诗歌画面之美。
①学生描绘两幅场景图,师生就小练笔评价交流,并引导从前四句、后四句中各找一个字来展现相应图景。
教师板书:喧、寂
②教师提问:中国的水墨画有没有色调明暗的变化?“夜归鹿门歌”这幅图的明暗是怎么变化的?闭上眼睛,根据诗意,尽情想象。
学生交流探讨后明确:江边,暗;山中,明。
③教师引导:山水的美有很多种,有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的壮阔之美;有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清新之美;有烟柳画桥,风帘翠幕的秀丽之美;孟浩然的这幅夜归图是哪种类型的美?
明确:恰到好处的自然、清淡
④多媒体投影:既不过分热闹,又不过于寂寥的清淡之美。
⑤教师小结:江边,渡口的喧嚣不是烦乱人心的嘈杂,它有着人间烟火气的温暖;山中,静悄悄的,因明月相伴,它不是凄凉,而是一种让人心旷神怡的幽雅。
⑥自由诵读全诗,在诵读中努力再现清雅的意境之美。
3.三读,关注虚词,体会诗人形象之幽。
①多媒体投影:钟鸣昼已昏,渔梁争渡喧。人随向江村,余舟归鹿门。月照开烟树,庞公栖隐处。松径长寂寥,惟幽人来去。
②学生活动:比较投影的诗作和原诗,思考去掉虚词之后诗歌的韵味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③多媒体投影: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朱光潜《咬文嚼字》
④学生交流讨论“亦、忽、自”三个虚词中隐含的情感。
⑤联系旧学体会,多媒体投影: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赠汪伦》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泊船瓜洲》
⑥明确:
晚钟响起,争渡的人们忙着归家,诗人也回家,只不过这个家不是俗世的家,它是远离喧嚣的隐居之地。诗人归鹿门山,是从红尘俗世归向隐居之所,这是诗人心灵的选择。一个“亦”写出了诗人的超脱。
忽,沉浸在美景之中,浑然不觉,到达“庞公栖隐处”的惊喜。
自,自由,自足,自适之意,悠然闲适而自得其乐。
⑦教师小结:虚词不虚,蕴含了诗人的情感,这种深情是需要我们细细品味的。在本诗中,情感不激烈,没有大波澜,它是平和的,清淡的。
教师板书:幽
⑧再次齐读诗歌,读出平和清淡,读出怡然自得。
三、善联系,探气质
1.教师提问:“惟有幽人自来去”,这里的“幽”除了隐于山水的幽情之外,还有没有其他意味?
2.多媒体投影:
①公元689年,生于薄有恒产的书香之家
②20岁,隐居鹿门山
③25到35岁,辞亲远行,漫游长江流域,广交朋友,干谒公卿名流
③ 40岁,赴长安参加科举考试,不第,转而寄望于官友荐举
④49岁,前往荆州,客张九龄幕府
⑤50岁,离开荆州,还襄阳
⑥52岁,病逝于襄阳涧南园
提示:孟浩然一生时仕时隐,孟浩然是盛唐诗人,当时要想入仕除了科举和军功之外,还有一条终南捷径——干谒公卿名流,以求荐举。
3.多媒体投影:
这种隐逸,心情幽雅,充满了幻想、期望而无萧瑟之感。
——陈贻焮《孟浩然诗选·后记》
这种幽而不冷的气质在诗句中有没有体现呢?课下收集相关资料,谈谈你的看法。
四、忆全文,美诵结
1.回望历史,有太多人在科举考试的道路上耗费一生,“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有时,求仕的直路往往是人生的弯路,如孟浩然,站在历史之后的我们,今天无比庆幸他的隐居著文。
2.自由诵读,尝试有感情地背诵全诗。
附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