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言教学不可忽视的一种辞格:并提

2018-02-23

学语文 2018年5期
关键词:善者出师表倒影

“并提”,也称“并提分承”,又称“合叙”或“分承”,是古代汉语中常见的一种修辞方式。“为了使句子紧凑,文辞简练,古人常用并提法以行文。所谓‘并提’一般是指把两件相关的事,并列在一个句子中来表述”“并提”即把两件或几件相关的事放在一起说,后面再承接,既显得简洁明快,又显得文气畅通。“分叙则繁”,“合言之较有变化,免于板滞”(杨树达 《汉文文言修辞学》)。这种修辞现象在中学语文教材中俯拾皆是,如: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郦道元《三峡》)

(2)“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3)“将军向宠,性行淑均。 ”(诸葛亮《出师表》)

(4)“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若不能掌握“并提”这种修辞格就很难准确地理解文意了。例(1)中的“亭午”“夜分”是两个不能同时并存的时间,“曦”“月”是两种不同的自然现象,合起来是讲不通的,这里是用了“并提”修辞格,应理解为:“自非亭午不见曦,自非夜分不见月”;例(2)中的“风霜高洁”应理解为“风高霜洁”;例(3)中的“性行淑均”应理解为“性淑行均”;例(4)中的“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应理解为“县官日有廪稍之供,无馁之患矣;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之患矣。”

分承部分的顺序与前面并提部分的顺序有的一致,有的不一致;并提与分承之间有的有停顿,有的没有停顿,我们在教学时要根据文意,找出相关词语或短语间的相互关系,反复推敲,仔细琢磨。如:

(5)“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诸葛亮《出师表》)

(6)“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郦道元《三峡》)

(7)“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诸葛亮《出师表》)

(8)“桀纣暴乱,而汤武征伐。 ”(《五蠹》)

此四句分承部分的顺序与前面并提部分的顺序一致。例(5)中的“陟罚臧否”应理解为“陟臧罚否”;例(6)中的“素湍绿潭,回清倒影”应理解为“素湍回清,绿潭倒影”;例(7)中的“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应理解为“若有作奸犯科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若有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赏”;例(8)“桀纣暴乱,而汤武征伐”应理解为“桀暴乱,而汤征伐,纣暴乱,而武征伐”。

(9)“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郦道元《三峡》)

(10)“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范仲淹《岳阳楼记》)

(11)“兵革非不坚利也。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此三句分承部分的顺序与前面并提部分的顺序不一致。例(9)中的“沿溯阻绝”应理解为“沿绝溯阻”;例(10)中的“岸芷汀兰,郁郁青青”应理解为“岸芷青青,汀兰郁郁”。例(11)中“兵革非不坚利也”应理解为“兵非不利也,革非不坚也”。

因此,在进行文言文教学时,我们不能忽视“并提”这种修辞的教学,否则就无法准确地理解古文的本意,贻害无穷。

猜你喜欢

善者出师表倒影
倒影
Chapter 11 A clear conscience 第11章 良知未泯
出师表
倒影之美
掌握类文阅读方法 提升文言文教学质量——以《三顾茅庐》《隆中对》《出师表》类比阅读为例
王洛勇朗读英文版《出师表》,网友:诸葛亮英语八级
找倒影
论《出师表》的时代意义与历史影响
《论语》节选
三人行,必有我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