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指向表达:让阅读教学更高效
——《理想的风筝》(第二课时)教学及点评

2018-02-23执教点评孟纪军特级教师

小学教学设计(语文) 2018年6期
关键词:放风筝刘老师景物

执教/程 明 点评/孟纪军(特级教师)

【教学内容】

苏教版六下册第七单元第22课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弄清作者所选取事例之间的内在关联,体会动作描写对表现人物品质的作用。

3.体会景物描写对表现人物形象的作用。

【教学流程】

一、探寻写作目的,体会思念缘由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理想的风筝》。齐读课题。

2.课题写的是风筝,而实际是写——(师板书:刘老师)

3.很显然这是一篇写人的文章。作家苏叔阳三十多年后,还想着刘老师,文章中有一段话告诉我们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浏览课文,迅速找到那段话。

4.学生浏览全文,圈画出句子,思考: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交流并出示:“刘老师啊,您在哪里?我深深地,深深地思念您……”(思念之情)

5.指导学生朗读好这句话,表达出深深的思念之情!(师范读、学生各自练读、齐读)

6.一位残疾老师,却让作者深深怀念,刘老师身上一定有着独特的魅力在感染着“我”,课文也直接告诉了我们,浏览课文,找出来。

(出示:依旧仰仗那功德无量的圆木棍,在地上奔走、跳跃、旋转,永远表现他生命的顽强和对生活的热爱。)

师小结:这句话集中体现了刘老师独特的人格魅力,那就是他生命的顽强和对生活的热爱。(师板书:生命的顽强、对生活的热爱)

【点评:宋代诗人陈师道说过:“读书如禹治水,知天下脉络。”要想弄清文章线索,必须明白作者写作意图;只有明白了作者的写作意图,才能体会作者的情感思路;明白了作者的情感思路,才能探寻到文章的脉络纹理;只有厘清了文章的线索,才能更深刻、更有条理地把握文章的谋篇布局。因此,体会写作意图,是把握文章脉络的重要手段,更是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在课堂教学起始,教者就引导学生去发现苏叔阳先生的写作意图——思念刘老师。而“思念”刘老师的根本原因是刘老师“生命的顽强和对生活的热爱”,弄清楚这一点,又为学习文章如何选材做好了铺垫。】

二、比较阅读事例,感受内在关联

1.作者回忆了和刘老师有关的几件事?(板书:谈腿疾、写板书、放风筝)

2.从表面看作者写了三件事,其实是写了两个方面的事情。是哪两方面?指名回答。(谈腿疾和写板书都是工作上的事,而放风筝是工作之余的事。)

3.师小结:既写工作上的事,又写业余的事,选材全面、典型。三件事中,哪一件是作为重点来写的?(放风筝)

4.作者把“放风筝”这件事作为重点来写,说说你的理由。(相机出示课件,并引导学生从文章篇幅长短、课题、文中过渡段来判断。)

【点评:如何把语文课上得更具思辨性,更能发展学生思维?“比较判断”是一种很好的教学策略,答案不唯一,但个个都有说服力。让学生在读中比较,在读中判断,从而不断激活学生的思维。长此以往,学生思维方能不断生长,课堂才能变得更加思辨。】

5.想一想,课文为什么就选择这三件事来写呢?

6.引导学生发现三件事情的内在关联:这三件事都写到了刘老师腿有残疾,但他能笑着面对,很乐观,看出刘老师生命力顽强。腿残疾了还坚持写板书,残疾了还要去放风筝。三件事都与刘老师身体残疾有关,都抓住了人物的生理特点。另外,三件事都直指要表达的中心,也就是要赞扬刘老师“生命顽强,对生活热爱”。

【点评:思辨,需要比较判断。比较判断也是我们“关注文体,聚焦表达”阅读教学主张下的主要教学策略之一。通过比较,可以发现三件事例选取是有讲究的。一是不同的方面,即虽然是三件事,但是涉及到刘老师工作、生活两个方面。这样事例选取全面、典型,更有说服力。二是相同的方面。古语曰“智者察同”。其一是两个方面的事例都指向刘老师身体残疾的特点,谈的是腿疾,写板书腿脚不便,放风筝更是不便于奔跑。其二是所有的事例都着力表现的是刘老师生命的顽强和对生活的热爱。尤其是详写放风筝,更能凸显文章主题。抓事例内在关联,方能发掘作者选材的秘妙。】

三、聚焦动作细节,发掘表达秘妙

(一)聚焦一个动作

1.出示第五自然段,让学生浏览这段话,看看作者主要是抓住哪个动词来写的,把它圈画出来。

2.学生默读、圈画,组织交流。(师板书:“转”)

3.同桌互相交流:5 个“转”字怎么就能表现人物的精神品质了呢?怎么让我们感到生命的顽强和对生活的热爱?

4.指名学生朗读这段话,其他同学用心听,思考:听了朗读,心里有什么担心?(担心刘老师会摔倒)

5.除了担心,还听出了什么?(刘老师写板书不容易)

6.这就是动作描写带给我们的感受。动作描写本是写人的常用方法,可是用在刘老师身上怎么就有这么好的效果呢?(刘老师是残疾人,行动不方便,却偏偏写他的动作,恰恰表现了刘老师生命顽强,热爱生活。)

师引读:一位身有残疾的老师,却表现着生命的顽强和对生活的热爱。尽管三十多年过去了,作者却总是不停地说——(出示最后一段,学生齐读)

(二)关注一连串动作

过渡:动作描写在“放风筝”这件事里也有大量的运用。大家看,在写“放风筝”的三段话里,哪段话的动作描写最多?圈画出这段话里的动词。

1.学生圈画,课件出示:撒脱、笑着、叫着、喊着、拄着、蹦跳着、追赶、抓住、现出……

2.如果说“写板书”是围绕一个动作来写的,那“放风筝”就是围绕一连串的动作来写的。在这一连串的动词中,哪个动词最能体现刘老师的自信和对生活的热爱?为什么?

3.组织交流:因为有了“撒脱”这个词,才会有后面一连串的动词;“撒脱”是刘老师故意的,从中可以看出刘老师敢于挑战自我;还可以从“撒脱”中看出刘老师觉得自己不比别人差什么,他和别人是一样的。

4.学生练读好这段话。(指名读、齐读)

5.是啊,刘老师那时候一定觉得幸福而充实,因为他感到了自己生命的强壮和力量。尽管三十多年过去了,作者还是不停地说——(出示最后一段,学生齐读)

过渡:作者思念刘老师的课堂、思念刘老师的板书、思念刘老师放风筝的情景、思念刘老师生命的顽强和对生活的热爱。

6.学生配乐朗读倒数第二自然段,最后再读课题“理想的风筝”。

【点评:本环节教学直接指向了动作细节描写,这是本节课最为核心的教学环节。引导学生捕捉作者独特的表达秘妙,紧紧抓住人物动作展开教学,力求在此处凿一口井,深入体会刘老师面对生活的顽强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教者还抓住两次动作描写的不同,引导学生体会一个“转”字的担心、艰难和心酸,一连串动作带给我们的快乐、乐观,体会作者进行细节描写的好处,体会作者抓住人物特点进行动作细节描写,进而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方法。最后让学生再次读课题,意在引导学生加深理解课题“理想的风筝”的意义。】

四、关注景物描写,体会衬托作用

1.细心的同学会发现,文中除了写三件事,还有两处景物描写,其中以第一、二自然段最为典型。圈画出文中写景物的语句,想想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景物,它和刘老师又有什么关系。

2.组织交流:景物有柳枝、莲翘花、风筝,它们一个个都充满生命活力,很有朝气的样子。

3.师小结:充满活力、充满生机,这不正像刘老师一样吗?(生命顽强、热爱生活!)

4.看来,本文写景也是围绕人物品质来选择的,这正是作者匠心独运之处啊!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

【点评:思辨需要质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问产生的过程就是思维生长的过程。文中景物描写虽然不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但对表现刘老师人物品质起到侧面衬托作用。引导学生关注景物描写,明白景物描写往往与文中主人公的心情和内在精神品质密切相关,这也是“表达”。】

猜你喜欢

放风筝刘老师景物
“咕咚”因何加引号?
借助连环画讲故事
四时景物皆成趣
写写冬天的景物
刘老师想开小车
幽默的刘老师
写出景物漂亮的颜色
放风筝
放风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