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兴趣,开辟渠道,培养个性,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初探
2018-02-23李晶莹
李晶莹
(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第六中心小学 福建 福州350000)
作文的教学是一个系统的教学,而小学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难题,是因为小学生的文章很容易出现千篇一律的问题,他们的文章常常让人感受到一种“流水账”的感觉。小学生写作出现这种情况其实和小学语文老师的教学方式有很大的关系。大多数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以自己为中心,没有和学生有过多的交流。教师独自进行作文教学,使得作文教学和阅读教学分割开来,这样不利于学生进行语文知识之间的联系。教师应该帮助学生们培养对写作的学习兴趣,去帮助学生提高他们自身的写作水平,然后给学生开辟相关写作渠道,并且帮助学生在写作练习中写出自己的风格,培养个性。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针对小学语文写作教学进行分析,希望可以对小学语文教学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1 激发写作兴趣,诱导学生乐写、爱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是公认的。实际上,如果一个人对某件事情感兴趣的话,那么他就会主动地研究这个事情。大多数的教育家都认为兴趣培养和学习是不可分离的。过去,教师受到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注重学生的应试能力的培养,忽略了培养学生的兴趣。一般情况下,教师在课堂上口若悬河地讲课,师生之间很少出现互动,课堂就会显得“死气沉沉”,这极大可能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所以教师应当在课堂上给学生建立相关情境,帮助学生培养学习的兴趣,从而让学生通过写作练习提高写作的水平。语文学习中最复杂的就是写作了,如果小学生对写作没有欲望,那么习作的教学目标就很难实现。由于小学儿童的年龄特点,在接触新事物或者感到有趣的时候,都会情不自禁的讲出来。可是为什么到写作文就“哑火”了呢?因为小学生把讲话和写作当成了两回事。而教师要善于利用儿童的特点进行教学就会事半功倍。了解到这些,同学们可能就不会怕写作,把写作当成是说话。那么小学生的写作欲望就会浓郁起来了。
2 开辟写作渠道,指导学生广泛摄取信息
实际上,学生有大量的渠道去获取信息。可是,假如教师在教学中不认真,就可能使学生出现视而不听,听而不闻的状况,如此一来学生就很难从课堂上摄取有用的信息。因此,指导学生开辟摄取信息的渠道就是作文教学中的一大重点。在过去,大多数教师不重视这点,只是根据教材上的内容照搬,这很大程度地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散。阅读是吸收,写作是表达。我们重视引导学生阅读课本,也积极地组织学生阅读课外书。教师应该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帮助学生从阅读文章中摄取作文素材,摄取有用的信息,从而真正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从生活中学习写作,使学生注重生活因素。教师鼓励学生去养成写日记的习惯,让学生从生活中积累素材,把自己的所见所闻记录下来,如此一来既可以帮助学生养成细心观察的习惯,同时也有利于学生注重生活的因素,从生活中积累素材,使得作文更加的真实。因此,教师把阅读文章和生活实际相结合起来,去引导学生开辟写作渠道,有利于大大地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3 培养健康个性,促进学生创造力的发展
每一片雪花都是不一样的。对于小学生而言,这句话同样适用。每个小学生其实都已经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因此,他们的个性特点都是不同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看到每个学生各自性格的差异。由于小学生的心智还不太成熟,这就需要教师的悉心照顾、培养和提供帮助了。事实上,个性的培养和创造力的培养是相挂钩的。因此,教师要注重对学生个性的培养。在过去的教学中,教师不注重个性的培养,就会导致小学生的作文千篇一律。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教师在日常学习和写作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帮助学生不再“墨守陈规”,从而写出高质量的文章。例如教师在班级里阅读作文,比一比作文的题目,点评哪位同学的题目更新颖、更有特点。评出最令人印象深刻的题目,给作文加分。这样的话,孩子们为了作文高分,就会想出更多别出心裁的作文题目。每次的作文题目五花八门,各种各样,这样的作文就会充满创新,学生在作文里也会表达更多自己的心中所想,使得培养个性,创新写作有一个良好的开端。
总结
小学作文教学存在一定的难度,小学作文教师要重新审视自身的教学方式,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写作教学,分层次施行“弹性作业”。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和欲望,开辟更多的写作渠道,遵循写作规律,引导学生培养个性,激发他们的写作活力,定能使得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语文素养都得到有效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