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洛克的语言观

2018-02-23肖福平

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 2018年11期
关键词:知性洛克观念

唐 境 肖福平

(西华大学外国语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00)

一、洛克语言观产生的基础

约翰·洛克是欧洲哲学史上著名的哲学家,他在《人类理解论》中系统地、深入地论述了他的经验主义认识论思想。作为经验主义的代表,洛克提出了著名的“白板说”,强调人类的知识来源于经验。洛克认为人出生时心灵像白纸或白板一样,人的一切观念和知识都是外界事物在白纸或白板上留下的痕迹,最终都源于经验。洛克认为人类所有的思想和观念都来自或反映了人类的感官经验。正是这一唯物主义认识论构成了洛克语言观的经验论基础。

二、论语言的本质和意义

《人类理解论》的第三卷用于探讨文字和语言。语言是符号,是用来沟通思想的符号。并且这一符号只有在与观念相联结的时候才能真正传达意义。语言的本质体现于语言与观念,语言与客观事物的关系。洛克把思想理解为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留下的印记,这些印记是人们的所思,所想,也就应该是人们心理经验的内容或者说是人类一切的心理活动。这种“思想”一定要借助于语言来传递和交流。于是,在洛克的语言观里,思想和语言相对应,人类用语言来传递思想,词语作为语言的组成部分和观念相对应。“人人既然都意识到,自己是在思想的,而且他在思想时,他的心是应用在心中的那些观念上的”(洛克,1983,68)。观念是事物在内心中的反映。在洛克原文中,“观念是以大写的形式出现,可以看出洛克对于观念有着自己独特的含义。大写的字母 “I”强调了我的作用,强调了观念(Idea)的“自我意识”或者是解读为我的观念。也就是说观念是独属于我的,它是我对客观事物的感知、印象,它只能被我所感知,具有不能被其他人所知晓的隐藏性。“思想都是在胸中隐藏不露的,别人并不能看到它们,它们自身也不会显现出来”(洛克,1983,413)即作为“观念”的东西,总是隐藏在观念主体自身之内,对于他人而言,它的存在是未知的。

词语的意义在于指称“观念”。人们在创造词语这一符号的同时也创造了符号与 “观念”的对应关系。但这种对应关系是任意的,不同的。这种差异性可能源于说话者个体的客观经历不同而产生的不同的心理经验。因此人们在使用词语时,大脑里必须有一个清晰的观念,否则,这个词语就失去了意义。而且观念要和具体对象相联系。比如我们在某一语言环境中使用“桌子”这个词语时,心里必定有一个自己关于“桌子”观念,这个观念可能是关于这个桌子的形状,颜色,大小,材质等的概念。不同的人对同一个词语可能会有不同的观念。我对于“桌子”的观念可能是一个正方形的棕色的木制摆件,他人心中对“桌子”的观念可能是银色的钢制的圆形物体。因此,观念是独属于自己的,语言的词语首先同语言使用者头脑中的观念意象相系,并间接地与这种观念所指向地外在对象相联系。

语言的目的在于沟通思想,也就是说语言的功能在于交流。语词的两重作用在于“首先是记录我们的思想,其次是使我们的思想传达给他人”当今流行的“语言是工具”的常识论也是源自于洛克对于语言功能的理解。正是凭借语言的交流功能,人们的所思所想才得以走出独立的个体并向他人传达出去。正因如此人与人之间才能够相互交流,达成理解,共识。语言是组织社会的工具是连接社会的纽带,是人类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关键。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绝不可能越过语言自身的边界而发展。如果某一事物尚且不能用语言去描述,人们人类就不能认识它理解它呢。只有当语言触及了未知事物,人类才能够去认识它并将它表述给他人以期望能携手合作。因此,只有在语言存在的世界里,只有在语言的交流功能得以发挥的现实世界里,人类生活的社会不断的进步和发展,而“交流”的可能和现实决定于语言存在。

三、语言的缺陷

洛克认为观念是独属于使用者自身的,也就是说不同的人头脑中的观念就会不一样,那么即使同一个词语在它们看来也具有不同的意思,这样他们的思想就不能达成一致,交流也就变得不可能了。这可谓是文字天然的缺陷。其缺陷的本质在于意义的含糊不清,既是文字没有与某一特定观念相对应,没有表达一个固定的意义。例如,抽象文字所表达的观念在自然世界缺乏对应物,缺乏一个可参照的标准。如“爱”这个词语表达的是一种抽象的心理状态或是感情,客观世界并没有能直接代表“爱”的化身或者说“爱”的对等物。于是我们缺乏一个“爱”的标准和参照。不同的人对“爱”的观念不一样,这就造成了“爱”有不同的意义,所代表的内涵相异。文字要想表达确切的意义,就必须有一个能够统一人们观念的标准的存在。如果某一个词语能恒久地表达某一个特定地与之相对应的观念的话,即词语W在环境C1中所对应的观念I和词语W在环境C2中对应的I是一致的,那么文字的自然缺陷就得以避免,由观念决定的文字的意义也才能确定下来。然而这种统一的标准是难以寻觅的。

四、语言缺陷的弥补

洛克在《人类理解论》中提出了语言缺陷的补救机制。这些补救措施使得交流又是必然的。第一,我们应该避免使用无观念的文字。前文已经提到了文字是通过对应观念来传达意义的。而在实际运用中,人们又常常会乱用一些名词。应用这些文字的人们,即使在自己心中并没有与之相应的观念,但是出于习惯,他们还是会选择一些文字来读写。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所说的只是一些声音罢了。第二,在情状方面,各种文字要有清晰的观念。一些抽象的感情名词不像客观的实体名词,它们在客观世界中没有对应物。因此人们很难形成一个统一的观念。如“正义”,不同的人对“正义”有不同的观念。显然,抽象的情状名词表达的都是复杂的观念,而复杂观念又是由简单观念合成的。要想对这一类情状名词形成统一的观念,人们必须在心中对那个名词的各个部分有一个确定的观念,使自己在任何时候都可以从事分析。第三,表达实体的的文字需与实在的外物相契合向他人阐释实体或者简单观念的最好方法就是把实体呈现于他人感官之前,给他心中产生那个观念,使其了解那个文字所表示的观念。。第四,词语要有常度。虽然不同的人对同样的词语会形成不同的观念,从而产生不同的意义。但是人类为了达成交流理解他人的思想,往往使用词语约定俗成的用法,即,被大家所公认的用法,使词语传达的观念为他人所了解获取。

五、语言知性的性质和作用

知性作为人类对于世界认识的一般性能力范畴指的是人类获取知识的能力。语言知性是知性在语言层面的运用,即人类掌握使用语言的能力。洛克使用“知性”来区分人类世界和自然界。拥有知性的是人类世界,缺乏知性的是自然界。人类因为拥有知性而具备了认识世界进而改变世界的能力。借助“知性”我们可以认识世界,借助“语言”我们可以描述世界。语言知性或语言能力总是伴随着自然物和语言现象认识行为而发生的。不然我们所探究的知性就只是一种想象的存在。当我们能够认识自然界或语言现象时,我们已经证实了知性或者语言知性的存在了,因为正是这种能力使得人类认识事物了解事物。

语言知性作为一种能力,是适用于所有人类的。一个大文豪和一个目不识丁的人的差异不在语言知性上。他们都拥有语言知性,并且毫无差别。这两人之间存在的不同语言知识在于他们后天对语言知性运用程度的差异。运用地越多则实际地语言能力越强。这一观点也符合洛克的“白板说”。在出生地时候,文豪与文盲都是一张白纸,他们的语言能力都几乎为零。但是他们拥有“语言知性”这一“工具”,借助这一“工具”,他们可以在“白板”上“作画”,文豪工具使用得多,那么它白纸上的“作品”自然多,文盲工具使用得少,那么他在白纸上的“作品”自然也少。这些“作品”就是文盲在实际生活中存在差异的语言能力。这一差异也解释了为何不同的人对同一文字会产生不同的观念以及存在于世界中纷繁复杂的看法和意见。因此我们可以看出语言知性和语言能力的差别。语言知性是一种人类普遍拥有的概括的能力,而语言能力是语言知性在具体某个人身上的运用的实现。

六、结语

洛克的语言观的立论基础是他的经验论。他认为语言的意义和功能在于交流。交流是通过言说者双方交换心中思想完成的。词语本身是没有意义的符号,它只有在联系观念的时候才能传达意义。而词语与观念之间的联系是任意的。这就导致了语言的缺陷,纷繁复杂的联系和观念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成“不可能”。“知性”是人类获取知识的抽象的能力,语言知性是知性在语言方面的体现。人类得以习得语言是因为人类拥有语言知性。

猜你喜欢

知性洛克观念
维生素的新观念
破耳兔
破耳兔
破耳兔
破耳兔
别让老观念害你中暑
荀子知性思想初探
健康观念治疗
知性优雅
露也露的知性优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