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2018-02-23

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 2018年11期
关键词:课文思维语文

蔡 勇

(江苏省沭阳县广州路小学 江苏 沭阳 223600)

有效提问是相对“低效提问”和“无效提问”而提出来的。所谓“有效”,《现代汉语词典》对其的解释是:“能实现预期的目的,有效果。”“有效提问”,意味着教师提出的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回应或回答,且这种回应或回答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学习,由此获得具体的进步和发展。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高提问的有效性呢?

一、课堂提问的原则

为了达到“教学过程最优化”,充分体现课堂提问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我们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要精。所谓“精”,就是精心设计提问,设计的问题要精。没有思考价值的“浅问题”不提,问题太浅,表面上学生对答如流,实际上没有任何意义,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同样,如果问题太难,又超出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学生望“问”兴叹,一样达不到目的。由此,提问必须把握尺度,要体现层次性,使学生在不断探索中得到乐趣。例如教学《扫山路的老人》一课时,抓住难点、关键提问,在我们眼中,天游峰又高又险,我们扫起来太难太累了,老人觉得累吗?从哪儿看出来?这样的提问有助于学生深入思考解读文本,把握其深层意蕴,让学生在文本与生活中获得体验。

二要巧。亚里士多德说过:“是我的从疑问和惊奇中开始的。”怎么体现重、难点,在关键处巧妙设疑更能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呢?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用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来激趣。

三要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很自然地问学生:“还有什么问题不明白吗?”学生也会很配合地回答:“没了。”试想,如果总是没有问题,那这种现象就不正常了,反而成了“有问题”了。对任何一个问题的认识,永远不可能所有人保持在一个水平上,一定会有高有低,有的学生学得轻松,可也有学生学得困难,不能一概而论,必须要有问题才正常。

二、课堂提问的技巧

纵向提问。纵向提问包括顺问、反问、正话反问。(1)顺问:思维的出发点与问题之间是由浅入深、由易至难、由因到果的叫顺向提问。例如,初读课文后提问,有哪些词语你不理解?(扫清理解的障碍)——再读课文后提问,你认为哪些词句最能表现……?(从语言文字入手理解内容)——你能用一句话说说课文写了什么?我在教学《关怀》一课时,在学生理解了“聚精会神”这个词后,提问:“周总理是怎样聚精会神地听课的?两只手拿着什么?面部表情怎么样?”既顺着课文的思路把学生引向周总理,且后两个问题也是顺着前一个问题而具体化的。所以,顺问能自然地把思维引向深入,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2)反问:思维的出发点与问题之间是由果到因的叫反问。针对学生的回答或思维现状反问。例如,你怎么知道……?请你说说为什么这样认为?如在教学《麻雀》时,引导学生分析句子“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老麻雀站的是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上,既然是没有危险,又为什么不能安然地站在树上?”通过这样一问,学生就把之所以得出这样结果的原因连结起来,搞清楚问题的来龙去脉。

横向提问。就知识的横向联系或能力的迁移、应用提问。其功能是连结、扩展知识和思维,巩固和运用知识、能力,让能力形成系统。如在教学《狐狸和乌鸦》时问学生:“从乌鸦喝水这个故事看,乌鸦是很聪明昵?”又例如学习《桂林山水》时,老师问:“你的家乡的山水美吗?我们祖国还有哪些美丽的山河呢?”经过这样提问引导思考后,学生的思维就不局限在桂林山水上,很自然地联想到美丽的家乡,美丽的祖国,从而激起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

三、精心设计课堂问题

讲授一篇课文之前,首先应在吃透教材和学生两头的基础上,精心设计要提问的问题这是关键。因为这些问题,要紧紧围绕教学目的,体现教材的重点难点,不仅让学生知道“是什么”更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这些问题,应紧密关联,由浅入深,有助于引导学生进入作品情境,体会个中妙 处,使之有渐入佳境的喜悦感。这些问题,应力求难度适中,太浅显的不必问,太艰深不宜问,难度较大的可分几步问,总之,要改变课堂提问的随意性,而应把提问设计作为备课的重中之重来处理。

在导入新课时设计问题。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应要特别重视导入新课的艺术性,用提问的方法,造成学生渴望,追求新知的心理状态,使学生产生一种探索新知奥秘的强烈愿望,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效果。抓住课文重点来设计问题。设计课堂提问应抓住重点,要紧紧围绕教材重点突出难点,问到关键之处。设计问题时应从教学关键点为线把问题串联 在这一主线上,真正做到一问而牵动“全篇”的作用。抓住疑点来设计问题。所谓疑点,指的是学生阅读课文之后,表面上理解了,但深究下去将产生疑问和歧义。抓住疑点来设计提问,可以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在新课结束时设计问题。在每节课结束时,我都要引导学生归纳小结,并设法留下余味,有意创设一个疑问,促使学生在思考,去探究,去创新,为上好下节课涂上一点神奇色彩,这对学生课后预习是一种无形的推动力。

四、结语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设计课堂提问时,应该做到心中有学生,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思维规律、心理发展规律以及语文课堂教学规律,而要坚决反对为图课堂热闹一问到底的形式主义的所谓“启发式”。只有这样,才能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提高独立思考、自能读书的能力。

猜你喜欢

课文思维语文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背课文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