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刍议

2018-02-23周芸芸

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 2018年11期
关键词:整体课文文章

周芸芸

(江苏省沭阳县北丁集中心小学 江苏 沭阳 223600)

朗读是语文教学的永恒主题。语文课上,最动听的声音是读书声。然而,如今的语文课堂尽管提倡学生自主阅读,学生走马观花地读书,这种朗读练习来去匆匆,雁过无痕,效果不佳。那么,如何打造有效朗读的课堂呢?

一、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朗读的目的性不够明确。有些课堂上教师让甲生读了乙生读,男学生读了女学生读,看似热热闹闹,其实读前没有要求,读中没有指导,读后也没有及时评价反馈,学生只是被教师驱赶着为读而读,没有用心、用情去读,而是有口无心地“念着经”。这样的朗读事倍功半,而且容易导致学生做事心不在焉,缺乏目的性。

朗读指导机械匮乏。朗读教学指导方法单调、机械、生硬,常见教师在分析、理解之余来一句“请同学们有感情地读读这部分”,或“把×××语气读出来”,诸如此类隔靴搔痒的引导,导致朗读不能融导、练于一炉,不能揉理解、感悟于一体。有的教师即使有指导却不得要领,只重声音形式,不重内心体验;只重表层的技巧,不重语言的内蕴。常听一些教师直截了当地告诉学生,把某一个字(词)读得重(或轻)些,把某几个句子读得快些(慢些),而忽略朗读表情达意的要义。

重读轻阅,只读不思。阅读情感是建立在读者理解的基础之上的。在“以读为本”的强势介入下,语文课上读书的时间多了,阅读量也大了,但不知不觉又陷入一种新的误区:重读轻阅,只读不思,力求课堂亮点的生成。教师常常不遗余力,采用个别读、轻读、对读、轮读、齐读、分角色读等多种方式,唯独缺少对文本内容的咀嚼、敲打。因此,学生的读书仅是在语言文字表面滑行,游离于文本之外,难以切近语言,治静于文本深处,朗读自然成了一种摆设,抑或是包装课堂的一种行头。

二、朗读教学要立足于整体

从语文教材内容整体方面入手,进而进行充分体会,提高朗读教学水平,当教师安排学生朗诵时,学生应该在朗诵过程中进行课文理解,明确朗诵内容,进而不断积累语文知识量,即使是每句话或者每个词语的积累都是比较有意义的,在进行整体朗读时,可以从文章深层意境出发,体会文章的美,让学生体会到文章整体魅力。

在朗读前,教师先让学生明确朗读的内容是什么,然后进行重复性地朗读,让学生积累句段和字词。对于学生所掌握的词语一一进行解读,要求学生在初读文章的过程中,必须提高通读能力,进而通过读感受文章真实性情感,并且遵照整体发展规律,提高学生朗读能力,进一步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例如,某位教师上《春》一课,仅仅理清了文章脉络后,就要求学生读出感情,还说:“春天的景色这么美,请大家美美地读出来。”何为“美美”,景色美又在何方?学生茫然不知所措。诚然,“书读百遍,其义自现”,但自悟自得的毕竟是少数。所以朗读要以理解为基础,通过朗读又可促进对文章的整体感悟品味,它们是相辅相成的,必须有机结合。

三、朗读教学要服务于文本

在语文阅读中,朗诵是一种基本技能,而且必须要让小学生掌握,在进行朗读的时候,要结合教材,进行细化的指导,把文章进行整体分析,之后让学生自行阅览并朗读,在适当的课堂时间内多进朗读训练,提高学学生能力,与此同时,还应当启发学生通过自身的情感进行朗读,以练习学生的语感。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的时候,务必根据教学知识,有效地体现朗读在陶冶情操、感受课文主旨,以及理解课文等环节中的意义。教材中课文的语言大多是准确、鲜明、生动的,在进行朗读训练时,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抓住一些关键性语句,针对个别用词特别形象的地方进行训练,让学生既知晓文章遣词造句的准确、形象,又能在朗读中传情达意。

例如,《草原》这一篇文章有着优美的文字、浓郁的情感,以及深远的意境,应当要求学生在把握文章思想的前提下,通过恰到好处的语速和语调、感性地进行朗读。像是对于《草原》当中的“那里的天比别处的天……表示我满心的愉快”这一部分内容,能够从两个环节入手:一个环节是将重音读出,另外一个环节是将停顿读正确。应当这样读:“那里的天/比别处的天/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教师如此指导学生朗读,就能够使学生体会到草原的天非常开阔,让人非常快乐。再如《武松打虎》一文中作者运用“一扑”、“一剪”、“一掀”这三个动作来写出老虎袭人的凶猛,反衬出武松的英勇无畏,教学时笔者抓住了这些重点词,对学生进行朗读练习,他们对整个段落便读得有声有色。

四、朗读教学要传授方法

在朗读教学能力培养方面,在有效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教师也需要进行示范引导,通过教师的示范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朗读习惯,并进一步提高学生正确的朗读方法的能力,小学阶段是打基础的阶段,语文朗读教学不容忽视,良好的朗读习惯是语文成绩成提升的必要条件,通过教师教学生学习朗读可以避免学生走弯路,更好的体验朗读的乐趣,提高朗读能力。例如:小学生朗读时喜欢拖长音,也有部分小学生拿腔拿调进行朗读。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必须要及时纠正,小学课文中有很多类似“儿歌”或者是“诗歌”等内容,在这些内容上教师首先利用好资源,通过这些内容教学生有节奏并有韵律地进行朗读,开始的时候可以通过拍手来确定朗读速度和轻重缓急。同时也要示范性地教会学生使用情感进行朗读,例如,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钓鱼的启示》这篇课文的时候,对于作者在美好的月夜钓鱼的快乐之情的段落,要求学生以愉快的心情进行朗读。而对于作者说的“啊,好大的鱼!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鲈鱼。”通过教师的示范,在进行朗读的时候,要求学生以惊奇和快乐的心情朗读。在进行这样的朗读之后,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印象和理解。

猜你喜欢

整体课文文章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歌曲写作的整体构思及创新路径分析
关注整体化繁为简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设而不求整体代换
背课文
改革需要整体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