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生体质下降的原因及对策
——“乐学式”教学模式的探究

2018-02-23

新课程研究 2018年27期
关键词:体质教学模式体育

儿童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体质健康状况关乎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兴衰。有关资料表明:我国中小学学生体质已持续多年呈下降趋势。山东省体质调查表明,约有10%的小学生是肥胖儿童,学生的体质健康发展受到了社会各界专家学者的高度重视。针对学生体质发展的现状,山东省枣庄市师范附属小学(以下简称“我校”,下文同)一方面改善办学条件,改进工作方式,一方面采用“乐学式”教学模式进行体育教学,开展教学研究。一段时间后,学生的体能指标呈明显上升趋势。

一、研究目的:分析原因,积极改变教学方法,尽快提升学生的体能素质

1.枣庄师范附属小学学生体能素质状况分析。2012年,我校对近五年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上报情况进行了一次对比统计,近几年的达标率如下:2007年98.37%,2008年98.32%,2009年98.25%,2010年98.11%,2011年98.09%。从上述学生体能指标可知,2007年~2011年,学生体能的达标率呈逐年下降趋势,此外,学生体质较差还表现为肥胖儿童明显增多,学生近视率明显增高,等等。种种情况表明:孩子的生活条件好了,体质反而下降了。

2.造成学生体能下降的主要原因分析。

第一,安全事故的“一刀切”切掉了应有的教学效果。为保障学生安全,许多学校实行“安全事故”一票否决制,于是就出现了体育老师宁肯违背教学原则,也不愿带领学生参与一些有一定危险性的活动,由此导致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第二,课程保障不够。根据规定,义务教育阶段“体育与健康”的课时量如下:小学1~2年级每周不少于4节,3~6年级每周不少于3节。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很多学校的体育课时都被进行了压缩,有教学条件限制的原因,此外还有学生学习压力较重的原因。

第三,运动条件受限。当前,许多学校的办学条件较差,体育健身设施配备不足,此外,有的学校运动场地的面积与学生人数比例严重失调,人均不足1.5㎡,从而导致一些体育课程根本无法正常完成。由于受到场地和器材的限制,学生在活动时很难充分“施展拳脚”,以此影响学生体质的发展。

第四,教学方法陈旧。在当前的体育教学中,仍有很多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即教师先集中讲解示范,然后学生分组练习,再集体纠错,课堂的基本呈现方式就是教师讲解、示范,学生机械地重复练习。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学生很难培养起体育锻炼的兴趣,又何谈提高自身素质呢?

第五,家长观念的偏颇。许多家长怕孩子吃不好,认为孩子能吃、吃好就代表着健康,胖点没关系;还有的家长只盯着学生的成绩,而对学生的体质不够关心,很少主动带孩子进行体育锻炼,从而导致了学生体质的持续下降。

二、研究方法:发展体能素质的科学方法与手段

针对学生体质下降的原因,我校课题组采取了有效的干预方法和手段,以保证体育教学和健身活动的效果。在创新教学模式方面,学校勇于创新,大胆探索,创建了“乐学式”教学模式,使学生的体能素质得到了更好地发展。

1.加强师德教育,增强体育教师的责任心。在教学过程中,学校可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上级有关安全的法规、政策,领会其实质、内涵。同时,还要带领教师更新教育观念,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教师要认真备课,积极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确保体育教学的顺利进行。事实上,只要组织工作得力,安全措施得当,就能将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降到最低。

2.改变教学方法,采用“乐学式”教学模式。传统的体育教学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只注重身体训练,忽视身体发育,重视技能的提高,忽视情感的陶冶,等等。导致学生处于“被动式”“保姆式”的训练状态。对此,我们进行了“乐学式”教学模式的研究。“乐学式”教学模式过程及目标作用如下:

(1)愿学阶段:创设情境、自愿学习、充分准备。

第一,创设情境。在教学中,以讲故事的形式导入课题,贯彻始终,把练习的主教材游戏化,将音乐、舞蹈融入课堂,把学生带入一个无限广阔的天地,让他们在无边无际的想象中自由发挥、自由创造、自己组织、自我表现,使之对体育课产生浓厚的兴趣。

第二,自愿学习。实践证明,学生的积极性一旦被调动起来,他们就有激情,会自愿地、发自内心地想练习、想模仿。

第三,充分准备。在音乐的伴奏下,通过身体的各种练习,模仿不同动物的行走姿势,使学生从静止状态逐渐过渡到运动状态。

(2)乐学阶段:游戏贯穿、学生为主、愉快练习。

第一,游戏贯穿。把教材内容融入游戏中,用讲故事、做游戏的形式贯穿整个练习过程,遵循一定的原则,并合理地组合在一起。

第二,学生为主。把学生作为练习的主人,采用不同的组织形式、灵活多样的练习方法,让学生自由组织、积极参与,认真讨论研究练习的方法,达到掌握动作技术之目的。

第三,愉快练习。在学生练习时配上音乐,让学生边唱边练,在音乐的感召下,轻松、愉快地学习和锻炼。

(3)恢复阶段:舞蹈放松、情感交流、机体恢复。

第一,舞蹈放松。选择一些简单动作,在音乐和舞蹈的伴奏下组合在一起进行韵律活动,目的是使学生逐渐恢复平静,享受情感艺术,在欢乐的气氛中结束本课。

第二,情感交流。同学之间互相放松练习,进而培养其团结友爱、协作进取的精神,增进友谊,增强团结,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发展。

第三,机体恢复。调理呼吸与意念相结合放松,使学生在梦幻中调理呼吸,放松机体,使之尽快得以恢复。

通过“乐学式”教学模式的建立,对学生个体产生着不同的影响,充分调动学生自身的内部机制,使之以主人翁的态度主动、积极地参与教育过程,并在教师的指导下最大限度地运用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力量,提高教育活动的有效性和教育质量,逐步形成自主的品质。

3.改善办学条件。学校努力改善办学条件,于2009年铺设了塑胶操场,增设专门的体育活动场地,如:“乒乓健身园”“快乐游戏园”等,为学生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良好环境,让其快乐、健康地成长。2010年学校安装了校园监控设备,实现操场无死角,一切活动均在可观察范围内,消除体育教师的后顾之忧。

4.开展大课间活动。学校每年都要举行阳光体育运动会、秋季会操比赛;学生上学期间,保证一小时的锻炼时间,课间操、兔子舞、跑操等课间活动丰富多彩;周三下午校本课程社团教学内容包括:田径、篮球、乒乓球、跆拳道、轮滑等项目供学生选择。

5.健康咨询辅导。利用家长会适时开展家庭健康辅导、咨询活动,引导家长在养育子女问题上走出“重营养、轻运动、事事包办”的误区,鼓励他们带领孩子多参加体育活动,并从体育活动中培养孩子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

二、研究成果与分析

1.学生体能指标情况。学校通过有效干预,实践“乐学式”教学,改变教学方法,促使学生的体能指标合格率呈明显上升趋势。2014年77.67%,2015年81.45%,2016年84.71%,2017年89.05%。

2.课堂教学变化。通过“乐学式”教学,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情境、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创造思维,充分发挥心理潜力,使之自由自在地学习,才会从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才能激励学生乐于参与,主动学习,在想象中自由发挥,自由创造,寓教于乐,激发其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3.教师的变化。随着新一轮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学校课题组加强集体教研,勇于创新,大胆探索,创建了“乐学式”教学模式,教师的理论水平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同时还积极参加各类课堂教学比赛及枣庄市优秀教案评选活动,均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实践证明,通过“乐学式”教学模式的实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乐于参与、主动学习的意识。在体育课上,学生能积极学习,认真锻炼,使体能素质得到了更好地发展,学生的体能指标也呈明显上升趋势。但是,学生体质的健康单靠体育课进行锻炼是远远不够的,是不可能把学生的体质强健起来的,还需要社会、家庭、学校三方共同重视、共同努力,才能解决根本问题。尽力为学生锻炼身体提供更多的时间,更好的设施,更有利的引导,更得力的措施,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学生的体质。为了我们的孩子将来都有一个健康体魄,为了祖国的未来,让我们一起共同努力吧!

猜你喜欢

体质教学模式体育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回答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