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上的课堂
——海师附中引领海南研学旅行新模式
2018-02-23海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张志强
□ 海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王 波 张志强
研学旅行,也可以称“游学”,指的是由教育当局和学校有系统地为学生组织学习旅行,这是一个学习研究和旅行经历的组合。通过团体旅行,集中住宿和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生活技能、集体观念、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它既不是单纯的商业旅游,也不是纯粹的课堂学习,而是在学习之中放松,在游玩当中学习,是师生一个“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过程。游学旅行意义重大,是中小学素质教育的阳光大道。但遗憾的是,由于学校师生责任划分不明确,基础配套措施不完善,再加上“学生安全”这把达摩克利斯之剑时刻长挂头顶,以致许多中小学纷纷望“游”兴叹,放弃了一系列校外活动的课程,如学生社会实践和春游、秋游活动,更别谈建立特色有效的研学旅行课程了。
在基础教育改革浪潮的大背景下,笔者有幸参加了海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初高中一体化实验班的研学旅行实践活动。早在2014年海师附中实验班就开始了多次研学旅行的探索实践,为研学旅行课程的后续发展提供了有效经验。以2014级实验班学生为例,学校先后在2014年12月、2015年4月、2016年5月先后组织学生参加了海南省定安县龙塘基地七年级社会实践、八年级环岛游学、八年级“西安-洛阳”游学。这些省内外的社会实践和游学活动的圆满完成,可以使得后面的实验班学生研学旅行有经验可以借鉴,从而使研学之路走得更踏实顺畅。
如何做好研学旅行?海师大附中实验班已经走在海南省前列。以历时最久、行程最远、组织最困难复杂的2016年5月实验班八年级“西安-洛阳”游学为例,研学旅行成功的16字经是:高度重视,精细准备,全程监护,总结提高。
首先,各级领导高度重视是游学成功的先决条件。此次游学活动是在海师大、海师大附中两级领导亲自推动指导下完成的。实验班领导小组多次开会讨论游学方案、确立前线指挥小组、细致规划行程路线、精心挑选游学队伍,做到“活动必有方案,行前必有备案,应急必有预案”。在游学出发之前,领导小组召开了多次家长会、学生会议。在实验班八年级“西安-洛阳”游学出征仪式上,师大校长和附中校长亲自挂帅,给即将出发的学生做了重要讲话,这在很大程度上振奋了学生的士气,让学生感觉此次出行有了仪式感,激发了学生们研学旅行的兴趣,并对此次游学活动充满期待。
其次,游学前的精心准备是出行顺利、游中有学的保障。不打没准备的仗。游学游学,一怕游的危险,二怕只游不学。在安保措施方面,学校做了层层准备:一是学校采取委托开展的形式,在学校和家长的共同参与下,经过多次招标,选择与有资质、信誉好的企业合作,并签订协议书,明确委托企业承担学生研学旅行安全责任并按管理权限报教育行政部门备案;二是多次给学生开会进行日常生活出行安全教育,强调纪律和集体主义精神;三是和家长签订安全责任协议书,明确学校、家长、学生各自的责任和义务;四是为每个出行的师生购买人身意外保险。在课程设计方面,精心制作游学手册,切实做到学生每人手里都有一本游学手册,手册里包含游学日记、语文短文、政治、物理、生物、化学、地理等学科的学案,并且把学生每日游学后要完成的游学作业明晰分类,学生根据游学手册完成当日的游学作业。这样的安排使学生游学不仅仅是游,更重要的是在游中学,学中游,游后反思、分享。
再次,团结协作,全程呵护。带着近百人在外省游学,任务艰巨,困难很多。此次游学管理队伍由附中老师、旅游公司的导游和受托公司拓展教练共同组成。此次游学,团队责任分工明确,各司其职,相互配合,旅游公司负责组织、安排游学行程,服务游学队伍及景区的讲解;附中教师负责游学中的教学,科学施教、因地施教;教官负责整理队伍,配合老师检查学生入宿及作业情况。此次游学,大家恪尽职守,精诚团结,确保了游学的顺利进行。
最后,游学后的总结和跟踪——课程评价。评估学生的研学旅行成绩有很多方面,如评估方式、评分方式和成绩来源。学生评价主要是发展性评价:考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情感态度、价值观、热情、参与等,作为成绩优异学生的评价条件。二是通过实践和竞争评价、绩效展示等方式来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游学过程中,实验班老师根据各个学生的平时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给组员打分。同时小组成员之间也有互评。游学结束后,实验班组织学生进行游学活动总结和评比:一是召开游学总结大会,由每个小组做总结展示,评选出优秀的游学学习小组。二是每个学生都上交游学手册,游学手册详细记录学生每日的学习情况,并含有一篇游学总结。老师根据游学手册和学生平时表现,评比出优秀总结、优秀个人、进步个人、遵守纪律个人等奖项,并颁发奖品奖状进行表彰。
此次游学是实验班首次大规模、长距离、长时间的省外研学旅行。由于各种原因,前期准备并不十分充分,此次活动为实验班今后的研学旅行提供了一些十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一是游学方案预设不足,宣传工作不是很到位,细节考虑不周全,如出行的补助、安全责任压力等因素,导致游学准备有些仓促,错过一些可挖掘的教学素材。此次游学的前期规划没有任课教师参与,游学启程的前几天任课教师才得知游学的行程和要参观的景点,所以都来不及做更充分的教学准备和更细致的教学安排。建议今后的游学方案由任课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提前制定,真正做到因学而游,游中有学。二是缺乏经验,游学队伍没有考虑到特殊环境下的教学需求,没能准备一些特殊的声音传播设备,导致在一些特殊的景点(如环境过于嘈杂)下的教学效果很不理想。因此,学校在组织游学时应配备相应的耳机、耳麦,以便游学过程中教师处处能讲,学生时时能听,不再受周围环境的干扰,确保游学中的教学质量。三是避免游学行程过度商业化。在参观景点的过程中,个别景点涉及诱导购物行为,比如在参观秦兵马俑时导游有意把学生带到玉器商场,使游学产生了商业化的倾向。研学旅行队伍毕竟不是商旅,应该明确学生研学旅行的特殊性。
海师大附中初高中一体化实验班的此次游学活动,是根据教育部提出的“研学旅行素质教育六大目标发展体系”的一次重要尝试。此次研学旅行实践,既体现了师生勇于开创、倒逼改革、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也是一次为探索形成中小学学生广泛参与、活动品质持续提升、文化氛围健康向上的研学旅行发展体系的重要奠基之旅。两年后,2018年3月,海南省教育厅等12部门联合制定并印发《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实施意见》,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并在研学时间规定,课程内容,基地建设选择,费用安全等方面做了具体要求和指导。有了具体的实施指导意见,加上多年的研学旅行经验,在今后的教学实践活动中,海师大附中在政府的督导和全体师生家长的配合下,将把研学旅行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当做一门特色课程,深入生动地开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