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践行核心素养:理念认识与行为转变
2018-02-23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郭艳芳
□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郭艳芳
核心素养是时下国际教育改革的主流趋势,经合组织、欧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国际组织以及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等国家相继提出了各自的核心素养体系。我国在2014年3月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首次提出“核心素养”的概念;2016年9月,发布《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正式版本;2017年底,教育部以发展核心素养为导向修订并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版)》。上级教育行政部门颁布的文件为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但到底如何才能将核心素养真正落实到教育实践中呢?这是当前人们所亟需解决的主要问题。众所周知,基础教育学校和一线教师是教育理念的直接践行者,核心素养能否“落地”最终取决于他们对核心素养的理念认识以及由此而来的行为转变。因此,践行核心素养首先应当正确认识核心素养中所蕴含的教育理念,倘若连核心素养究竟是什么都理解不到位,那么践行是根本不可能的。其次,将领会到的教育理念衍生为相应的教育行为,主动改变以往的一些不恰当的做法,在教育的目标定位、发展方向、结果追求等多个方面做出革新。
一、正确认识核心素养中蕴含的教育理念
何为核心素养(Key Competencies)?普遍认可的一个定义是这样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1]从这个定义中可以看到,“核心”是“素养”的定语,它意味着必备和关键,也就是说核心素养是从全体素养中筛选出来的必不可少且最为关键的那一部分素养。褚宏启认为需要根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来从众多素养中找到“关键少数”的高级素养。[2]实际上,“核心”二字正体现了“少而精(Less is More)”的教育原则,通过精简学习内容,既剔除了关联性不太大的、徒增学生负担的内容,又设法呈现出最有教育价值的事物。
那么,素养又该如何理解呢?素养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它所对应的英文单词是competency,原初意涵为“人为适应环境而合力奋斗”,所表达的是人恰当应对情境之需要的综合能力。[3]经合组织的核心素养框架中将素养界定为“运用知识、技能和态度以满足特定情境中复杂需求的能力”[4];欧盟的核心素养框架也指出“素养是指适宜于特定情境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的组合”;台湾学者蔡清田是我国最早研究素养和核心素养的学者之一,他在论文中这样界定素养:“个体在面对生活情境中的实际问题与可能的挑战时,能运用知识、能力与态度,采取有效行动,以满足生活情境的复杂需要,达成目的或解决问题,是个人生活必须的条件,也是现代社会公民必备条件”[5]。无论是从词源上,还是从国际组织、专家学者的界定中,我们都能看到素养具有多维结构,它是包含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个维度在内的有利于个人终生发展的品格和能力。
通过以上对核心和素养的词义分析,我们可以领会到核心素养中蕴含的教育理念。首先,基于核心素养意味着教育的目标定位是育人,要以培育有利于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品格与能力为发展方向,它不同于功利的学科本位教育;其次,核心素养是具有包括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在内多维结构综合体,因此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育需要在综合的实践情境中发展这种多维结构,真正提升问题解决能力,而不只是片面地出于应试的目的去识记一些零散的知识点;最后,核心素养可能会在每一位学生处理现实问题时表现出来,而非只有当少部分学生从事尖端科学技术研究时才有所体现,这说明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应当属于大众教育而不是精英教育,它所要追求的结果是要培养大量未来社会的合格公民而不是少量的科技精英。
二、将教育理念衍生为行为上的转变
在领会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之后,还应将其转为相应的行为变化,如此才可称得上践行了核心素养。具体而言,行为上的转变应包含以下三点:第一,从教育的目标定位上看,需要以育人本位取代学科本位;第二,从教育的发展方向上看,需要以核心素养导向取代片面应试导向;第三,从教育的结果追求上看,需要以大众教育取代精英教育。
1.以育人本位取代学科本位。
从根本上说,教育的目的在于育人。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是我国基础教育所一贯坚持的基本方针。然而,当这一基本方针落实到实践操作层面时,出现了一些与政策导向不相一致之处。虽然时下在宏观政策上倡导基础教育的育人本位,但是学科本位的思想在教育实践中依然根深蒂固。[7]学校教育会按照学科进行划分,每一门学科都需要完成各自不同的任务。受学科本位思想的影响,学科教师倾向基于他们各自的学科立场考虑问题,由于学校教育的总学时和学生的总学习时间是一个定值,故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之间呈现出一种竞争关系,学科教师们必然会出于学科利益的考虑而去争夺有限的学时和去挤占学生的学习时间,通常的做法有增加作业量、挪用其它科目课时、推迟下课时间、反复强调自己的科目最重要等。比较讽刺的是,一些学科教师只关注自己所教授科目和醉心于帮助学生在自己所教授的学科中取得高分,但这样的教师却往往被学校、家长、社会各界誉为“认真负责的好老师”。
那么如何化解不同学科之间的对立关系呢?英国教育社会学家麦克·杨(Michael Young)在《未来的课程》中提出需要建立起一种“联系的专业化”——即学校教育“不从具体的科目开始,而是从更广泛的课程目标开始,并考虑这些科目怎样实现这些目标”。[7]这句话中,“更广泛的课程目标”代表的是一种上位的统整目标。核心素养指明了上位的育人目标——即培育有利于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并以这个上位的目标来统整各个学科。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要求每一门学科都服务于学生的发展,学科教师在选择教育行为时需要考虑的关键问题是“这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发展”,而不是只片面顾及各自的学科。关注怎样才能让学生发展得更好,而不是怎样才能让学生在某一门的科目上取得高分,坚定地以育人本位取代学科本位,如此才是践行核心素养的必由之路。
2.以核心素养导向取代片面应试导向。
应试教育是一种异化的教育形态,它期待的不是教育本身,而是指向教育之外的目的——如在考试中取得高分、获得文凭、找到好工作等。受当前社会大环境中人们功利地追求成绩、文凭、升学等的影响,学校教育常以片面应试为导向。在这样的学校教育中,常有教师出于教育之外的目的而想方设法地让学生掌握各式各样的解题套路。解题套路的掌握通常采取做练习题的方式,要是只做一道练习题还掌握不了,那就多做几次同类型的练习题。正因为如此,以片面应试为导向的教育把大量时间都花在了重复练习上,尤其在面临升学考试的毕业年级,有些学校甚至会专门消耗一整个学年的时间来进行这样的工作。重复练习固然有助于学生在考试中取得理想成绩,但其教育价值不大,在发展综合能力、提升核心素养方面收效甚微。
因此,需要改变教育的发展方向,以核心素养导向取代片面应试导向。那么,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育应该是怎样的呢?上文已经分析过,核心素养具有多维结构,囊括了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的综合要求。因此,发展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育需要为学生提供更为综合的情境,帮助学生学会如何解决“问题”,而不仅仅是如何解答“试题”。这里的“更为综合的情境”指真实且完整的问题情境,在这样的问题情境中,教师引导学生充分理解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并让学生参与问题解决的全过程,以此在核心素养的多个维度上得以均衡前进,这样才有利于发展应对未来社会生活中复杂情境的核心素养。
同片面应试导向的教育相比,素养导向的教育显然更有价值。杜威曾经说过:“学科材料对男孩和女孩来讲都丧失了生命力,变成了相当死的东西,这是因为它与情境分离开了。”[8]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育并非传授与情境分离开的死的学科材料,不以要求学生识记多少知识点为重心,而是要让学生获得综合发展。这里的综合发展的内容包括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态度、动机和兴趣,包括对概念原理等的理解,包括批判性思维与逻辑推理,包括合作意识与交流能力,还包括参与个人与社会事务决策的观念与能力等。
3.以大众教育取代精英教育。
林崇德指出:“从本质上说,关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就是关注‘面向未来教育要培养怎样的人’这一问题。”[9]核心素养围绕着“培养能在未来社会顺利生存、生活与发展的人”展开。显然,未来社会需要的人包括但不仅限于少数社会精英,还包括了众多非精英的人民群众。因此,应当发展每一位学生的核心素养,而不是只关注少数成绩优秀学生的发展。在以往的学校教育中,成绩优秀的学生普遍受到更多青睐,学校和教师将他们看作是自己的“宝贝”并寄予厚望,但很多时候这会使得其他学生沦为“陪太子读书”的“配角”。以牺牲大多数普通学生的利益来换取少部分精英学生在学业成绩上的领先,这不符合教育公平的要求。
我国的核心素养体系包括三大方面和六大素养——即,文化基础(人文底蕴、科学精神),自主发展(学会学习、健康生活)和社会参与(责任担当、实践创新)。从这三大方面和六大素养可以看到,核心素养要求学生有多方面的发展,这也为每一位学生都提供了进步的空间。需要再次明确的是,之所以要提出核心素养,其目标不在于筛选,而在于育人。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指向过程而非结果,在培养核心素养的过程中,应关注学生的感想和体悟,核心素养的发展是一个可持续且与时俱进、伴随终生的动态优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的“精英”,无论是优秀的学生,还是普通的学生,他们都可以有各自相应的发展。总而言之,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需要致力于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这种发展将有益于学生的终生。
三、关于如何践行核心素养的反思
核心素养教育理念的提出在宏观层面上为我国的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不过,再好的教育理念要是落实不到实处,那也只能是空中楼阁。时下,核心素养的提法虽然较为新潮,但其中蕴含着的教育理念却是由来已久,例如中国古代儒家教育就是围绕着“如何为人处世”而展开的。核心素养不只是一个单纯的教育政策或教育事件,而是当社会发展到这一历史时期而更为紧迫地需要去思考这样的一些问题——“教育要培养怎样的人”、“教育为谁培养人”,核心素养是对这些问题的回应。基础教育学校和一线教师在践行核心素养时,不应只是将这个多过程看作是按部就班地执行政策,而是应当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回应当前社会历史时期所面临着的教育问题。实际上,践行者们对教育问题的积极回应也会反过来推动着宏观政策的进一步完善。
涂尔干曾经说过:“理念不能通过立法的形式就变成现实的;它们必须由那些担负着实现理念的职责的人去理解,去珍视,去追求。”[11]核心素养的践行者们就是“担负着实现理念的职责的人”,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他们首先需要对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有着正确的理解和深度的认可,然后再化为行为上的变化去解决一些问题,改善教育中“不平衡、不彻底”的现象,实现教育价值。真正践行之,才不会局限于技术化和文本化的教育改革,而是落到实处的“培养能在未来社会顺利生存、生活与发展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