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力应试的民族文化传承
——以抛绣球民族体育文化为例
2018-02-23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黄路遥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 黄路遥
广西壮族自治区作为壮族人民的主要聚集地,孕育了“绣球文化”。抛绣球是壮族最为流行的传统体育项目之一,经过了上千年的历史沉淀,不仅承载了壮族人民的生活历程,而且不同的历史阶段承载着不同的壮族社会文化内涵。到了现代,由于受到汉化、西方文化冲击等各方面影响,这项民族体育运动在文化传承中遇到了危机。传承千年的“绣球文化”为什么会遇到危机?这些危机应该如何破解?
一、抛绣球文化的传承危机
绣球的产生要追溯到两千多年的战国时期,当时在桂南和桂西壮族民间,壮民用青铜打造一种名为“飞砣”的古代兵器,以投甩的方式使用,主要用于狩猎与战争,此为壮族绣球的雏形。[1]唐宋时期,绣球开始从娱乐转变为壮族男女之间传达爱意的“五色球”。[2]到元朝、明朝和清朝,壮族人民将棉花籽、谷粟等豆类,用绣花布囊包成球状,大小如拳,上下两端分别系上彩带和红坠,称其为“绣花球”。[2]壮族人民通常在三月三歌圩节、春节、中秋等节日里,自发组织男女互抛绣球活动,通过此类活动增强节日的气氛,更重要的是通过“边对歌边抛绣球”的形式达到传达爱意、择偶的目的。[2]新中国建立后,民族体育工作者对“绣花球”和“投彩球”进行了挖掘、整理,积极开展相关活动,至此抛绣球逐渐发展成为一项竞技体育活动。[3]追溯绣球最初的使用功能,狩猎与战争是绣球文化的发展基础,体现了壮族人民的勤劳与智慧。农耕文明的到来,弱化了其兵器功能,强化了其生活娱乐的功能,提高了绣球手工艺技术的水平。在壮族人民的原始思维中,农作物的种植、生长、成熟的过程与人类自身的择偶、孕育、成长是一样的神圣。壮族人民在谈情说爱的青壮年时期,借助绣球赠予的寓意进行娱乐活动的风俗习惯,显然是促进了社会物质生产与民族自身延续的一种文化内涵与价值观念。[4]
在长达几千年的历史中,民族文化的兴衰此起彼伏。有的民族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存在上千年,有的则悄无声息地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壮族的绣球文化寓意美好,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之一,但却在文化传承的过程中遇到了危机。中央民族大学王军教授提出:要使一个民族文化传承下去,至少需要三个条件,即“具有现实意义”“与社会要求相一致”“具备时代特征”。[5]我们可以将这三个条件作为参照标准,判断壮族的绣球文化是否面临民族文化传承的危机。首先,抛绣球文化是农耕文明的产物,是壮族人民在田间地头开展的大众性活动。随着农耕文明转到现代文明,它们所处的环境以及服务的对象已经今非昔比,当抛绣球文化不再为当代壮族人民需要,或者说它不再具备存在的现实意义时,要让它得到广泛喜爱或者传承非常困难。其次,越是“原汁原味”的传统文化越容易受到冷落。某个时期的文化一定是服务某个时期的人群,当现代化的体育进入了现代人的视野后,人们便很难接受传统的民族体育,因为与现代化体育相比,抛绣球运动既不“洋气”,也不“刺激”。失去时代特征的民族文化,必然会被时代淘汰。以上两点正是抛绣球文化面临传承危机的原因。
文化传承出现危机,不可忽视文化与教育之间关系的矛盾。“简单来说,一个民族文化与教育呈现一体状态时其民族和文化就容易延续;相反,当一个民族的文化和教育呈背离状态时,其民族和文化就容易解体。”[5]壮族社会保留着十分精彩的抛绣球传统体育文化。但遗憾的是,现代学校中,丰富多彩的体育项目被单调的几项如中长跑、仰卧起坐、立定跳远等运动所取代。而在国外,美国的橄榄球、日本的剑道等始终作为这些国家的学校体育内容而得以保留。那么,中国的文化传承应该怎么进行?
二、民族体育走进学校教育
为了弘扬壮族特有的抛绣球文化和更好地促进绣球民族体育运动发展,化解少数民族体育的文化危机,2000年,抛绣球运动被纳入广西中小学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大纲。[2]抛绣球这一民族体育运动变成民族知识走进体育课堂。2003年9月,广西在《中小学体育课程》中增设了抛绣球项目,在广西各地区的民族中学都设有抛绣球项目的教学与训练,特别在中小学体育新课程实施后,更多的中小学校相继开设和介绍该项目的知识与练习活动。[3]2006年,广西体育总局把抛绣球列入体育中考指定项目之一。[2]抛绣球民族体育类项目不再局限于民族中学,也不再局限于体育课的课本知识,而是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考试科目。这让抛绣球运动得到了壮族地区多方人员的关注。在某种程度上,抛绣球运动不再是教师被动的传授,而是学生主动的学习。
如果说民族体育走进学校是一种传承的选择,那么将其纳入体育考试项目就是对这种传承方式进行强化。笔者将以南宁市体育中考为例,解析民族体育文化进入考试系统后的发展趋势。南宁市的体育中考满分为60分(2015年以前为30分),考生从5大类(跑、跳、力量、民族体育、兴趣特长)中任意选3类进行考试,每类占20分。抛绣球的考试方法是考生持绣球绳带近末端处,站在抛球线后面,经摆球,抛出的绣球穿过5米高杆上直径为1米的球圈算成功一次,绣球抛出后快跑捡回至对面的抛球线后继续抛出,依次进行。考生踩到或越过抛球线判为失败。每次测试时间为2分钟,每人考1次,取最好成绩为最终成绩。场地器材要求是考试所用绣球统一规格,重量150克,绳带长度不少于50cm。评分标准为20、19、18、17、16、15、14、12、20、8、6、4、2分,依次对应的抛投个数(男女生)为13、12、11、10、9、8、7、6、5、4、3、2、1。
民族体育类项目在刚开始纳入中考之初,学生的选择还是相对比较保守,报考民族体育类项目的学生较少。据统计,2006年南宁市新增民族体育类项目时,报考民族体育类项目的学生共计2277人,其中,报考抛绣球的有394人,占总人数1.23%。[6]到2015年,报考抛绣球项目的学生有8708人,占总人数25%。[7]从近几年的数据来看,跑、跳、投类项目的运动仍然是学生青睐的项目。学生们在选择项目时,会拿出适合自己的应试策略。譬如对于身体素质不好的同学来说,如果跑、跳、投类项目怎么练习也拿不到满分,那么民族体育项目就成为拿分的“砝码”。掌握了抛投技巧,再加上适当练习,拿满分是有可能的。当学生逐渐意识到抛绣球成为“投入时间少、分数回报高”的科目时,学生从应试的动机出发,自然会选择此科目作为中考项目。学生通过自身努力练习,掌握了抛绣球技巧,也就在一定程度上传承了抛绣球文化。
三、“真应试”与“假传承”
表面上看,通过这种方式,民族文化得到了传承,但是这样的传承方式是否有效?我们还要深入地进行分析。
1.“传”的效率从应试中来。
“传承”中“传”指传授的意思。传承文化的第一层意思就是要传授文化,相比与商业、旅游、艺术等传承方式,效率最高的传承必然是通过学校教育进行的。当民族文化变成一种知识在学校教授时,它对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发展都有影响,同时也能让学生获得与民族相关的科学知识、人文知识、生活知识和生产技能。从传承的数量来说,学生群体是最广的受众群;从传承的质量来说,学生群体对民族文化知识的消化水平较高,更容易理解其深刻的民族文化内涵。学校作为传授民族文化的平台,可以将民族文化转化为知识,让一批又一批的学生学习,民族文化也就可以代代相传。
如果抛绣球只是进入学校课程,没有进入考试范畴内,那么很多壮族地区的学校依然会以考试优先原则,集中力量学习需要应试的科目。但是广西地区做了一个表率,首先将少数民族体育纳入了地方文化课程,并将其列为考试科目。在学生选择该科目考试的情况下,该科目占体育总分的三分之一。在大量国家科目具有“优势地位”的情况下,地方性的民族体育通过考试找到了一席之地,从而保证了抛绣球文化的传递,至少在广西地区民族体育类科目不会被其他国家科目同化。少数民族体育文化通过学校教育的方式,进入课堂,被纳入考试中,成为牵动壮族地区学生家长关注的考试科目。可以说,“应试”在某种程度上变成了地方文化传递的有效武器。
2.应试中“承”的质量令人怀疑。
“传承”中的“承”指继承的意思,继承又泛指把前人的作风、文化、知识等接受过来。如果通过学校教育使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得到了传授,那么能否接受就成为了我们应探讨的另一个问题。应试这个武器是文化传递的有效武器,但是不是最佳的传承工具?
(1)学校教育制度对文化传承的保障不足。“家庭和社会在文化传承中起了较为明显的作用,而学校教育在文化传承方面有所缺失,这与学校教育缺乏正确的价值观、缺少相关的制度保障、片面追求升学率倾向不无关系。因此,使学校教育成为文化传承的主要阵地势在必行。”[8]一般而言,大家都认为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是文化传承的主要途径,长期以来都忽视了学校教育。如今,民族体育文化走进学校教育,能否有效地进行传承,关键在于学校是否制定有利于民族文化传承的目标和策略,并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切实施行。从学校对民族体育类文化课程的制定目标来看,将该课程纳入了中考的范畴,大部分学校会以有效的应试策略来指导老师教授此类学科,而相对忽视其文化内涵。此外,学校课程的设置也不足以达到深入了解民族文化的程度。学校对各学科的设置都是有数量限定的,就体育学科来说,在保证课时不受影响的前提下,加入了抛绣球这个内容,就要相应减掉其他内容,这样很容易就会造成老师直接跳过知识的传授,而进入应试技巧的训练,这就难以达到文化传承的目的。
(2)教学工作者对文化传承价值观念的忽视。教学活动是以教学思想的引导作为前提,教师是民族文化传承的主要执行者,要传承民族体育文化,教师就必须树立传承民族文化的观念。但事实证明,现在的大部分教师没有意识到民族体育文化的重要性以及民族体育文化传承的迫切需要。“这一方面是由于他们自身对于民族传统文化认识不足;另一方面是由于其趋利性价值观念促使的对主流文化或者现代文化的认同。”[5]笔者曾经拿到一位初中体育老师关于《抛绣球》这门课的教案,教案重点讲述的是抛绣球的技巧以及考试规则,授课内容并没有体现绣球文化的发展历史和绣球所蕴含的民族精神。在与这位初中体育老师交流的过程中,他表示没有必要把时间花在讲解民族文化知识上,最主要是让学生在中考中拿到满分。如果民族体育课真正的目的被应试所替换,那么这门课就会失去其本身的意义,也无法达到文化传承的目的。如果体育老师不在课上讲授,其他国家课程相关的老师更不会愿意花时间去讲授,因此这样的传授只是技巧上的传授,并没有让学生了解到技巧背后的民族文化,自然难以从这样的民族文化中萌生民族自豪感。
(3)传承主体的认同感缺失。“随着经济文化的全球化发展,各少数民族文化传统正遭受外来影响的全面冲击,正在以不同的形式加快变迁。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少数民族正在自觉或不自觉地失去自己的民族身份”。[9]如今,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以及“汉文化”中心教育的影响下,少数民族社会不再拥有浓郁的民族氛围。许多少数民族的学生家长为了获得文化资本,取得较高的社会地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接受主流文化和融入主流社会,相对忽视对孩子的民族认同感教育。[9]仅仅通过应试的方式来“逼迫”学生掌握一些抛绣球的技能,无法减轻壮族地区少数民族学生被汉化的情况,也难以让他们发自内心地重新重视抛绣球民族体育运动,三月三歌圩节中的抛绣球活动很多情况下只是形式主义的存在。壮族学生看到绣球都觉得是一件很稀奇的东西,不仅对绣球发展的历史知识知之甚少,而且对壮族人民赋予绣球的深刻含义一概不知。大部分壮族学生在接受民族体育教育时,基本都是被动的。学生不是发自内心地学习民族体育运动,即使掌握了抛绣球的技巧,也无法领会到技巧背后的民族文化、民族认同、民族自信等等。
四、结语
通过教育与考试的方式进行文化传承,传授的效率很高,但继承的质量堪忧。或许借力在某种程度上变成了“被利用”,造成了学生真的在应试,假的在传承。这与正确的民族文化传承价值观缺乏、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社会背景相关。学校教育处于应试与传承的中间位置,应该处理好两者的关系,注重教师的民族知识培训,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提高壮族抛绣球运动在各项运动中的地位,为文化传承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从而保证文化传承的效率与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