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班”热的冷思考
2018-02-23厦门工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王卉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周序
□厦门工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 王卉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 周序
随着2014年新一轮高考改革的启动,“不分文理高考”成为今后高考发展的趋势。当文理分科被“3+3”所取代,如果按照上海的“6选3”模式,则可能出现20种科目组合;而如果是按照浙江省的“7选3”模式,则可能出现35种科目组合。现有的行政班级划分方式显然无法满足选考不同科目组合的学生的学习要求,因而采取“走班制”就显得顺理成章。无论是浙江和上海,或者是其他高考改革试点省市,均进行了“走班制”的尝试和推广。但近两年来,“走班制”所暴露出来的弊病也不应回避,需要进行反思。
一、“走班制”真的走起来了吗?
所谓“走班制”,顾名思义,应该让学生真正走动起来。语文课在这个班上,数学课就要走到另一个班去上,英语课则还可能要走到第三个班去上。这样一种“走班”的好处显而易见,一方面,它为学校分层教学提供了便利。例如上海市闸北区风华中学根据学生的中考成绩、高一上半学期多次考试成绩综合评定,把高一学生的语文课分为A、B两层,其余学科分为A、B、C三层。A班成绩最好、C班成绩较差。学生则根据自己各门学科的成绩,进入不同层次的班级学习,以便教师提供适合其水平层次的教育。[1]另一方面,它也可以促进教师之间的良性竞争。如果同一门课有不同的教师开设,那么“走班”的学生则扮演了“用脚投票”的角色,走到哪个班去的学生多,说明哪位教师上得好,从而刺激了另一位教师不断努力、提升自我。
不过就目前来看,大部分学校所实施的“走班制”,其实应该叫做“选课制”。学校并不是让学生们真正“走”了起来,而是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成绩、兴趣或者意愿,对高考到底考哪3门科目进行选择,并将选择了相同3门学科的学生编入同一个班。由于某些科目组合的选择人数太多,因而不得不拆分为多个班级;而另一些科目组合哪怕选择的人数非常少,但至少也保留一个班级。因此以“选课”方式实施的这样一种“走班制”导致学校的班级数量显著增多。例如同济一附中某届高一年级“原来有11个班,现在被拆分成了200多个教学组合班”[2]。这显然就给学校的师资、教室带来了巨大压力:原来50间教室、每学科20个科任老师就够了,现在哪怕有100间教室、每学科配40个科任老师都还显得地方紧凑、人手不足。以至于有的学校不得不将一些选择较少的科目组合“整合”掉,让这些学生选择其他科目组合。比如浙江省某中学就将学生报上来的34种科目组合“整合”掉了7种,最终只剩下27种“套餐”[3]。
当然,纵然会面临师资方面的困境,但仍有不少学校选择挂“走班”之名而行“选课”之实,这不是没有原因的。其实不管是旧高考也好,新高考也罢,学生的考试成绩总是“生命线”所在。当学生真正“走”起来的时候,原有行政班被打散,“班主任”形同虚设,这就不便于对学生进行管理和督促;分层走班还容易让学生产生等级差别歧视和差生自我定位的心理暗示,容易使差生产生失落感[4],从而对高考成绩产生负面影响。而“选课制”则不同,虽然班级增多,师资压力增大,但至少保证了每个班的学生都有固定的班主任去管理,也减少了学生因为频繁走动、寻找遗落物品而造成的时间和精力浪费。从这个意义上说,以“选课”的方式来“走班”,也有一定的合理性。
二、“走班制”真的是应对新高考的良方吗?
“走班制”和新高考改革可以说是一堆孪生姐妹。既有人认为“走班制”是新高考改革的产物[5],也有人认为走班制是“促进新一轮高考改革顺利推行”[6]的保障。因此轰轰烈烈的“走班制”究竟能不能有效应对新高考,就很值得讨论。
从一些报纸媒体的报道来看,“走班制”似乎对提高学生的高考成绩有很大帮助。既有报道笼统地说“‘走班制’的课程模式提升了学生的成绩”[7];也有报道提供了具体的数据:“走班制学生的平均分要高于传统班级学生的平均分10分”[8];还有报道说得非常之详细:“走班制……不仅使优秀学生更优了,也使一些中等生、后进生走出了学习的‘灰色’地带,成绩直线上升”。[9]不过上述报道多是一家之言,既没有提供充分的理由,也未提供数据来源与核算方式,可信度存疑;倒是一些家长对成绩的担忧,与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不但“‘走班’不会在短期内明显提高学生的成绩”,而且“长此下去,孩子的学习成绩会受到影响,最终影响高考成绩。”[10]
更重要的是,很多学校借“走班”之名,行“选课”之实,除了让学生在高考科目框架内进行“6选3”或“7选3”之外,也借机开设了大量选修课,意在培养学生各方面的兴趣,提升综合素质。比如浙师大附中开设的“舌尖上的化学”、杭州绿城育华学校开设的“微电影制作”、杭州二中开设的“企业经营战略”、华东师大二附中开设的“先秦哲学思想”之类,都是在学生那里颇受欢迎的选修课。各种各样的选修课闪亮登场的背后是教育多元化的理念,我们都希望学生能够在考试科目之外的其他领域也得到健康发展。但与这种教育多元化的理念相对应的并不是一种多元化的学生评价机制,而是只有高考分数这项唯一标准。当太多的选修课与高考内容无关,家长自然就担心“走班制”会影响学生的成绩。有的地方甚至还出现了家长纷纷替孩子选择各种课外辅导班,试图通过单纯的“应试辅导”来弥补“多元发展”给高考分数带来的“负面影响”现象。所以说,关于“走班制”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成绩之类的报道,很有可能是“走班制”下家长给孩子报名的辅导班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但媒体在报道的时候却将这笔功劳记在了“走班制”头上。而在家长那里,他们对“走班制”可能给高考成绩造成的影响心知肚明,因而不得不在学校教育之外“另辟蹊径”。毕竟高考是很多学生的“人生大事”,是不能掉以轻心的。
总之,当高考不分文理,学生可以自选科目组合,传统的行政班已然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这样“走班”便成为有效的解决方案。就高考分数而论,这一选择也绝非“有效提升高考成绩”的“良方”,只能说是没有其他更好的选择罢了。因此,与其说我们主动选择了“走班制”以便与新高考相适应,不如说“走班制”根本就是新高考改革实施之后的一个无奈选择。
三、“走班制”能促进高中与大学之间的有效衔接吗?
不管是主动也好,被动也罢,总之“走班制”的实施是为了与新高考相对接。但如果对接的另一方仅仅是学生在新高考中的考试成绩而不是高考之后整个未来人生的发展,那么“走班制”也显得太短视了一些。当年学生“被迫文理二分”的时候,他们的高中所学和大学专业无法对接,还显得情有可原,但当高中阶段可以“高考科目自选”,而大学里也是“专业自选”的时候,高中与大学之间的衔接问题就浮出水面:我在高中阶段所选的考试科目,与我感兴趣的大学专业之间有无联系?
令人失望的是,很多高中生并不是根据自己将来的专业志向来选择高考科目的,并不考虑在高中阶段就为大学的专业学习打下基础。有调查显示:“目前这门学科成绩好不好”是影响学生选择高考科目的首要因素。[11]还有人提供了具体数据:“50.33%的学生都将依据学习情况及考试成绩确定选考科目”[12]。至于成绩高的科目与自己心仪大学专业之间的相关性,反倒置之脑后。
学生出于“应试”的目的而无暇顾及高中与大学之间的衔接,多少还情有可原,但大学对此也漫不经心,就显得说不过去了。例如2018年计划在浙江招生的高校,并没有在2015级高中生刚入学的时候就给浙江省招办报送选考科目范围,以便这一届的学生从高一开始就有一个清晰的目的和方向。不同专业所要求的选考科目范围直到2016年底才正式公布[13],留给学生进行考虑和选择时间被压缩了一半,以至于这批高中生无法充分思考我将来要学什么专业?这个专业要求考哪些科目?以便我从高一起就认真学习这几个学科,培养这几方面的兴趣。这样看来,虽然“走班制”下的科目选择和大学期间的专业选择都是由学生“自主”完成的,但两个“自主”之间并无密切联系,甚至可能还背道而驰。说“走班制”无法促进高中与大学之间的有效衔接,也就令人惋惜而无奈了。
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当中明确提出:“更新人才培养观念,树立系统培养观念,推进小学、中学、大学有机衔接”。这要求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不能各自为战,高校要为在基础教育阶段表现出不同兴趣的学生提供进入不同专业的机会。如果说考生因为高考分数低而无缘心仪专业,这也罢了,但如果是因为信息不完整、不充分,导致他们一开始选择的科目“套餐”最终被发现不符合自己心仪专业的要求,以至于根本就无缘报考,这就值得我们深思。在这个问题得到彻底解决之前,所谓“走班制”可以“为不同兴趣的学生提供适合自身的发展方向”的观点,就显得于理不足。毕竟真正能够称得上“发展方向”的,绝不只是短短的高中三年这段时间之内的发展,而是也包含了大学本科、研究生、乃至以后的工作等各个阶段的漫漫人生。当我们说基础教育要为人的一生打下发展的基础时,就有必要意识到高中和大学衔接发展的必要性。从这个意义上说,只有建立起了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一体化的教育体系,学生在“走班”的时候才不会觉得迷茫,才能对心仪专业所要求的科目组合有一个清晰的了解。这个时候,“走班制”才可能真正走出一片新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