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使用与满足理论探析我国综艺节目的演变

2018-02-23刘芳秀

新闻研究导刊 2018年3期
关键词:真人秀综艺娱乐

刘芳秀

(辽宁师范大学 文学院,辽宁 大连 116000)

一、我国综艺节目的产生

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催生了文化娱乐类形式活动的不断更新换代,综艺节目在这样的大社会环境背景下应运而生。综艺节目是一种娱乐性的电视节目形式,包括音乐、舞蹈、杂技与搞笑等类型节目,在向观众传递信息的同时也为其带来了很多欢乐。在中国,最早的综艺节目出现在香港和台湾地区,香港无线电视的《欢乐今宵》就是“元老级”的代表。中国内地的综艺节目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下才初见端倪,当年最有名的节目就是中央电视台的《正大综艺》和《综艺大观》,这两档节目的热播引领中国综艺节目向丰富多彩、充满趣味方向迈了一大步。

二、我国综艺节目的发展历程

继“元老级”综艺节目之后,我国又相继出品了分属不同类型的四种综艺模式,其演变历程集中为以表演类为主、以游戏类为主、以益智类为主和以“真人秀”为主的综艺节目发展阶段,这四种类型的综艺节目总体来说是相互共存、相互促进的发展模式。

(一)以表演类为主的综艺节目

表演类综艺节目的展现方式主要为请观众熟悉喜爱的明星登台表演,受请明星通过表演唱歌、舞蹈、魔术等才艺给观众带来具有美感的视觉体验,使受众在观看节目的同时获得身心愉悦的享受,此类节目一般由不同的明星和主持人相互穿插登台,这种方式更有利于各个节目的合理衔接,增加观赏美感体验值。

(二)以游戏娱乐类为主的综艺节目

以游戏娱乐类为主的综艺节目主要是通过媒体这一平台向观众传递有利用价值的信息,而非类似于之前的表演类综艺节目基本都要借助于明星的展示来给观众带来视听觉的多重享受。媒体平台综艺节目模式的转变并非偶然现象,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到了21世纪已经基本上建立了市场经济体系,我国步入了市场经济国家行列。在这样的时代发展背景下,人们获取有用信息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以游戏类为主的综艺节目形式恰好满足了受众的“使用与满足”需求。“使用与满足”理论是站在受众的立场上,通过分析受众对媒介的使用动机和获得需求满足来考察大众传播给人类带来的心理和行为上的效用。同传统的讯息如何作用受众的思路不同,它更加强调受众的能动性,突出受众的地位。游戏娱乐类综艺节目正是满足了这一传播学理论,才能在短时间内取代表演类综艺节目的佼佼者地位,跃居为21世纪初期的霸屏综艺节目类型。

(三)以益智类为主的综艺节目

人们的消遣方式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更迭变化。20世纪末21世纪初是游戏娱乐类综艺节目大火的关键时期,也是益智类综艺节目跃跃欲试想要跻身观众最喜爱的综艺节目类型榜首的重要阶段。由于游戏娱乐类综艺节目自身存在很多缺点,每一个缺点都是为人所诟病的,益智类综艺找准时机,在游戏娱乐类综艺“墙倒众人推”的阶段出现在公众视野并疯狂展现自身优势,不久便掌握了综艺节目模式的主导权。1998年11月22日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首播的《幸运52》就属于中国最早的一批益智类综艺节目,随后《一站到底》《最强大脑》《中国诗词大会》等类似节目相继出现,为观众带来了无限的知识与欢乐。

(四)以“真人秀”为主的综艺节目

“真人秀”类综艺节目,顾名思义,就是由明星或普通人参与,记录参与者真实的活动情况并将其展现给受众的一种节目类型。最近几年,“真人秀”节目在我国可以说被炒得相当火热,主要包括两种:明星类真人秀和纯素人真人秀。《奔跑吧兄弟》《极限挑战》《爸爸去哪儿》等都属于明星类真人秀的典例,节目组通过记录明星带娃或展现明星的处事方式来满足观众的好奇心理,观众这种猎奇心理得到满足的同时也增加了此类节目的收视率,促进了相关节目类型的进步与发展。纯素人类真人秀主要包括《快乐男声》《中国好声音》《中国达人秀》等节目,这些节目都是由普通人参加,经过一系列的选拔最终选出冠亚季军,它使电视节目更加平民化、接近化、互动化和原生态化,这也正是真人秀节目能够发展得如火如荼的原因。

三、我国综艺节目的发展现状

近几年,我国的综艺节目可以说发展得风生水起,主要归功于综艺节目类型的不断更新换代和合理创新,但在这样如火如荼的发展进程中,综艺节目的劣势和弊端也日趋显现。

(一)缺乏“中国制造”

我国综艺节目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在节目类型的多样化和节目表现的趣味性方面都有显著提升。但究其本质,我国综艺节目多是引进韩国、日本、美国等国的节目模式,严重缺乏中国本土化的内容,创新意识较弱导致综艺节目同质化现象愈发严重。近几年大火的浙江卫视主打综艺节目《奔跑吧兄弟》就是引进的韩国SBS电视台综艺节目Running Man,《中国好声音》节目模式仿效了荷兰的节目The Voice。众多拥有大量粉丝的中国综艺节目都是引进的其他国家的节目形式,虽然收视率居高不下,但这种缺乏品牌创建力,只注重吸引观众而忽视节目质量的方式对于展现中国本土文化实属不利。

(二)缺乏互动性

节目在制作与播出过程中,严重忽视“使用与满足”理论的使用,缺乏与观众的良性互动是我国综艺节目的一个通病。通常情况下,综艺节目主持人习惯与在场嘉宾积极交流互动,而很少和观众进行一次充满趣味的灵性互动,这也成了我国综艺节目难以长久吸引受众的绊脚石。在受众占据主导地位的传播时代,不注重与受众的互动、忽视受众的观看心理体验等同于将节目推向失败的深渊。综合分析,我国综艺节目劣势占据主导地位,发展现状不容乐观,还需综艺媒体激发创新意识,把握自主话语权,齐心协力将我国综艺节目带出亚洲,推向世界。

[1]庄浩.关于电视综艺节目的发展与演变的研究[J].新闻传播,2014(08):207-208.

[2]陈力丹.传播学纲要[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90-100.

猜你喜欢

真人秀综艺娱乐
一场史无前例的乐队真人秀
《爽食行天下》饕餮的“下饭”综艺
传统综艺“编导”与新兴综艺“编剧”工作异同分析
“高而不冷”的文化慢综艺
真人秀节目基本元素的呈现
调查
娱乐眼
孙红雷:我不是综艺咖,还是要好好演戏
娱乐眼
娱乐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