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2018-02-23
(广元市利州区大东英才学校 628000)
人们常说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学习数学的过程就是思维能力的培养过程。而且数学新课标中也指出:课堂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在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因此,从这一点上说,加强初中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中学数学教师全面贯彻、落实新课改的重要内容之一。那么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要如何将思维能力的培养落实于课堂教学活动中呢?[1]
一、通过解题技巧,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传统的初中数学以集中思维为主要方式,课本上的题目和材料的呈现过程大都循着一个模式,学生习惯于按照书本上写的与教师教的方式去思考问题。这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是必要的,但对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发展,显然是不够的。因此,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展开教学活动。[2]
首先,一题多解,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一题多解是指通过不同的思维途径,采用多种解题方法解决同一个实际问题的教学方法。对于同一个数学问题,学生若能多角度地深入思考,就可以得到多种不同的解法,就可以使得自己的思维得到广阔性、灵活性和深刻性的锻炼。例如有关因式分解的这道例题:2ax-10ay+5by-by,解法一:第一、二项为一组;第三、四项为一组,所以该题解原式=(2ax-10ay)+(5by-bx)=2a(x-5y)-b(x-5y)=(x-5y)(2a-b)。解法二:第一、四项为一组;第二、三项为一组,所以该题解原式=(2ax-bx)+(-10ay+5by)=x(2a-b)-5y(2a-b)=(2a-b)(x-5y)
其次,题目变形,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初中数学的习题中,有很多看似不一样的题目,实则是相同知识点的变形,教师要引导学生从题目的表象中抽象出实质性问题,进而进行问题解答,并提升其发散思维。例如有关全等三角形的判定:题一,已知三角形ABC和三角形DEF中,AB=DE,∠ABC=∠DEF,BC=EF,求证三角形ABC全等于三角形DEF。这道题目是非常简单的,直接应用边角边的全等三角形判定定理就可以解答。题二:已知三角形ABC和三角形DEF中,AB=DE,∠ABC=∠DEF,BC=EF,求证AC=DF。该题目中,只要求证三角形ABC全等于三角形DEF,就可以求证出AC=DF,实质上跟一个问题是一模一样的。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万变不离其宗,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千变万化的变形题目,来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
二、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教师的教学方式常常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而且实践研究证明,富有新意的教学方式能及时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首先是初中数学中的情境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设计良好的教学情境,可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得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中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比如教学《勾股定理》,教师就可以创设数格子的图片情境,引导学生通过数格子的图片情境总结归纳出勾股定理。就是直角三角形的三个边分别组成三个正方形,通过数格子的方式我们得知直角三角形三边所围成的正方形在面积上有如下规律:两个小正方形的面积加起来等于大正方形的面积。
其次是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类比教学法。类比教学是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已有的旧知识,揭示新知识的本质所在,帮助学生找出新旧知识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在使学生掌握新知的同时培养其创造性思维。例如教学《从分数到分式》,这节课就可以引导学生借助对分数的认识学习分式的内容,这就是一种典型的类比学习方法。教学时,教师可以出示这样的练习题目:题目一,已知长方形A的面积为13平方厘米,宽为3平方厘米,那么这个长方形的长为()。题目二,假如已知长方形的B的面积为S,宽为a,那么这个长方形的长为()。我们都知道题目一的答案很简单,就是13÷3=13/3,那么题目二的答案呢?就是S÷a=S/a。学生学会应用这种类比的学习方法后,教师再出示多道有关分式的题目,然后引导学生对这些新的“分数”进行创造性地总结和归纳,从而使得学生深入理解分式的概念和意义。
总而言之,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采取多种措施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使学生的数学能力得到不断的发展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