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生本教学”误区与解决对策
2018-02-22宋景华
宋景华
摘 要:初中数学“生本教学”的优化要在课上引导学生完成课后任务;多个角度掌握教学反馈信息;引导学生亲身体验探索过程,确保在新形势下依循“生本教育理论”,更进一步地促使教育改革的推进,确保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分析了初中数学“生本教学”的误区,提出了初中数学“生本教学”的优化解决对策。
关键词:初中数学;生本教学;误区;对策
生本教学就是强调“以学生为本”,利用这一理论来开展初中数学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很多教师对该理论产生了曲解,影响了教育教学改革的推进。本文分析了初中数学“生本教学”误区,提出了初中数学“生本教学”的优化解决对策。
一、初中数学“生本教学”误区
1.前置任务过于繁杂
部分教师认为“生本教学”就是给学生独立学习的机会,所以布置了很多前置性的任务,让学生能够有更多独立学习的机会。但是,实际的情况确使很多学生在课前需要完成过于繁杂的学习任务,因为没有教师的指导就变得很困难,面对如此困难的学习任务,很多学生会产生厌学心理,又占用了大量的课前学习时间,耗时耗力,形成了新的学习负担。
2.轻视学生反馈信息
“生本教学”需要教师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机会,教师虽然放手了,但是却忽视了对反馈信息的收集,只是利用学习检测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而对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合作学习之中的表现、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探索能力等都没有及时反馈。
3.教学忽视学生主体
“生本教学”理论虽然已经深入教师心中,很多教师虽然在教学模式上有所转变,但是在组织学生独立学习的过程中还是过度干预,干预学生的合作学习进度、干预学生的知识储备情况等,这样就是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必须尽快纠正。
二、初中数学“生本教学”的优化解决对策
1.课上引导学生完成课后任务
初中数学生本教育的优化模式必须要解决“前置任务过于繁雜”的实际问题,要学会在课堂上适度引导学生完成课后任务。首先,教师要在课堂上针对需要探索的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这样做就是师生共同来进行探究学习活动,体现了生本教学的主要宗旨。在这个过程中很多主要的知识探索都是在课堂四十分钟之内完成的,这也是课堂教学的基本学习目标。其次,教师要利用课堂教学来设置下节课的前置性任务,这些任务主要是一些“发现问题”的任务,而不是让学生将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都在课后学完,否则就是本末倒置了。例如:在学习“等腰三角形”的过程中,等腰三角形的一些关键性的知识理念都应该在课堂上来进行学习,但是发现等腰三角形的过程可以在前置作业中完成,请同学们课前进行剪纸,剪出等腰三角形,思考等腰三角形已经学过的特点。总之,课堂上,教师要安排一定的时间,引导学生围绕前置性导学单进行尝试学习,并通过自学教材理清思路、习得知识,逐步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培养良好的前置性学习习惯。
2.多个角度掌握教学反馈信息
教学反馈信息的收集整理是对生本教育阶段性结果的有效总结,能够为教师提供下一步的教学设计准备。为了解决“轻视学生反馈信息”的问题,教师要重视从多个角度掌握教学反馈信息。首先,利用提问来收集反馈信息,学生的提问要给学生留下思考的时间,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教师要及时回应,帮助学生弥补不足,取得进步。其次,重视即时反馈,有效的反馈机制是活动目标达成的必要条件,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也应善于捕捉,在第一时间内有效地收集学习信息。具体的做法就是要注意观察,在学生独立学习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要巡视、观察学生表情。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的表情、体态、动作,观察学生的操作过程、学习方式与习惯。另外,教师还需要合理利用远期反馈信息,利用课堂后的监测结果来进行反馈信息收集,以对以后的教学工作有更好的指导。当然,远期信息的收集要注意收集有效信息,有时通过反馈系统收集的信息是无效信息。这时就需要教师筛选出有价值的信息,为课堂教学服务。
3.引导学生亲身体验探索过程
生本教育必须要引导学生亲身体验学习探究的过程,解决“教学忽视学生主体”的实际问题,避免教育的形式化,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首先,多设计动手操作的实际问题,这样就能够让学生经历数学理论形成的过程。例如:在学习“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时候,教师设计了实践活动“在纸上画出圆,然后配合直线卡片,探索直线与圆的交点最多是几个?最少是几个?最终导出其三种位置关系。”这样学生就会积极学习,然后总结理论。其次,教师要多组织合作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整理数学理论、互相评价检测结果、合作解决数学难点等。另外,教师要放手给学生探究的时间和空间,不要过多参与,这才是生本教育的根本。
综上所述,初中数学“生本教学”的优化要在课上引导学生完成课后任务;多个角度掌握教学反馈信息;引导学生亲身体验探索过程,确保在新形势下依循“生本教育理论”,更进一步地促使教育改革的推进,确保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参考文献:
[1]翟爱萍.对新形势下学生在数学课堂中高效展示的分析[J].学周刊,2016(10).
[2]万和胜.生本教育下的小组合作[J].才智,2015(1).
[3]王鹏飞,孙守军,乔士芹.生本教育让数学课堂无限精彩[J].中国校外教育,201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