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家风对民办高校大学生品行的影响与传承路径研究
2018-02-22王维荣刘义华
王维荣 刘义华
【摘 要】 民办高校大学生对优秀家风的理解和传承直接决定着大学的学习状态和生活品行。本文在分析民办高校大学生家风传承影响因素的基礎上,探讨加强大学生传承优秀家风的途径:实现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营造优秀家风校园舆论氛围;开展优秀家风主题活动。
【关键词】 民办高校;大学生;优秀家风;品行影响;传承路径
2014年春节央视节目“家风是什么”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全民开始反思讨论自己的家风,对优秀家风的传承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2015年的春节团拜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紧密结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促进家庭和睦,促进亲人相亲相爱,促进下一代健康成长,促进老年人老有所养,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1]大学生是青年群体中最为优秀的一部分,他们对优秀家风的传承将对社会主义道德的建设和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对他们在象牙塔内的学习和生活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家风的含义
家风是指一个家庭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形成的较为稳定的行为规范和行为准则、处事原则、风俗习惯和生活作风等。[2]家风不仅包含着对家庭成员个人的行为规范,同时也指导着整个家族的价值取向和为人处世的原则,它是家庭个人与家族整体间有机联系的纽带。家风作为一个家庭所独有的气质,它脱离不了社会大风气的影响,因此家风中也包含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小到“修身、齐家”大到“治国、平天下”都在家风中留有深深的烙印。家风伴随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了几千年,其中也存在良莠不齐,需要在继承中扬弃、在传承中与时俱进。本文研究的优秀家风可归结为以下四点:对己修身,对人诚信,对家孝悌,对公忠诚。
二、民办高校学生的家风现状
随着我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和《关于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等配套文件的出台实施,民办高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得以快速发展,截止2017年1月18日,全国民办高等学校有742所,本专科在校生616.20万人。[3]本文以陕西的部分民办高校为例,通过发放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座谈的方式进行了优秀家风的调研。通过对调查问卷的统计和走访座谈情况的汇总,本文研究的家风现状如下:
1、家风侧重为人处世
在问卷调查统计中,85%的同学认为家风侧重于行为方式和礼貌仪表,82%的同学认为家风侧重于做人做事,60%的同学认为家风侧重于与人相处的方式方法。这些数据反映了父母教育子女的过程中对优秀家风理解的集中性。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优秀的传统家风也在中华民族的血液中流淌了五千年。历代经典家风著作中无不凝结着国人教育子女为人处世的道理。例如《颜氏家训》是比较完整、系统的家训专著、《郑氏规范》是子女共同遵守的家规家条、《曾国藩家书》是以家书的形式对子女进行教育、《治家格言》是用生动活泼的诗歌、格言、警句、随笔的形式教育子女。[4]这些典型的优秀家风著作,充满了教育子女的言谈举止、接人待物、为人处事等内容,涉及儒家所倡导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理念。
2、家风传承取决父母
调查问卷统计显示,有83%的同学认为家风的传承取决于父母。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举止往往被子女所效仿。改革开放之前,人们生活的地域范围相对较小,家族成员之间的距离较近,接受外部事物的机会较少,终生居住在相对固定的区域内,家风历经家族世代传承,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家族风气特质。俗话说“隔辈亲”,但爷爷奶奶对孙子辈的教育显然是爱多与严。无论任何时代,在对子女的教育中父母无疑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同样在家风的传承中父母也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
3、家风必要也需扬弃
家风调研中有92%的同学认为一个家庭中需要家风,76%的同学认为家风对一个人的品行影响很大,83%的同学认为当代家风很有意义并且愿意给自己的后代制定家风。家风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在不同的时代家风具有明显的社会烙印。在封建时代家风要求家庭成员修身养性、父慈子孝、传宗接代等家庭准则;革命时代的家风注重爱党爱国,推翻压迫,保家卫国的家国情怀;改革开放时代的家风更加注重家庭成员间的平等互爱、团结互助、遵纪守法等品德风尚。[5]所以家风是时代的产物,有优秀的方面也有腐朽的方面。良好的家风能使人积极向上,锐意进取,实现人生价值,这样的家风需要大力发扬和传承;落后的家风会延误子弟,使人走向邪恶,甚至自毁前程,这样的家风需要无情的抛弃。
三、民办高校大学生家风教育影响因素分析
民办高校的大学生尽管在高考中成绩不够突出,但这并不能遮掩他们的青春活力。经过三、四年的大学生活,他们中不乏有志存高远的同学考上研究生或者出国继续深造;也不乏有优秀的同学走进部队保家卫国;更多的同学走向职场,在平凡的岗位上实现自身价值,为祖国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这些优异的表现与他们成长中的优秀家风密不可分。
1、传统美德熏陶
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任何中国人的血液里都流淌着中华传统美德。“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这些脍炙人口的美德已深入人心,历经千年的锤炼,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依然具有强大的活力,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奋勇前行。民办高校的大学生依然是传统美德的传承者和受益者,在求学的道路上,传统美德时刻指引着他们前行的方向。
2、“421”家庭模式
1978年开始的计划生育是国家结合当时的国情制定的一项基本国策,使人口的增长同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适应。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多子多孙的观念逐渐改变,社会中也出现了“421”家庭模式,一个孩子得到了6位长辈的关爱。在调查问卷中有38%的同学是独生子女,他们对家风的概念相对淡化,认为家风可有可无,没有太大的意义。现实生活中这样家庭的绝大部门父母更加注重子女的学习成绩,注重物质生活的追求,这也无形中削弱了传统家风对子女的影响力。
3、社会进程加快
改革开放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彰显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骄人业绩。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信息化、智能化、大数据、云计算已成为时代的代名词。在物质文明高速发展的同时,精神文明建设的步伐相对滞后,从而使有些人失去了信仰,无所畏惧,最终走上了违法乱纪的道路。这些社会现象的发生无疑也影响着在校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四、民办高校加强学生家风教育的途径
1、实现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
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的讲话中指出“尊老爱幼、妻贤夫安,母慈子孝、兄友弟恭,耕读传家、勤俭持家,知书达礼、遵纪守法,家和万事兴等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铭记在中国人的心灵中,融入中国人的血脉中,是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重要精神力量”;“要积极传播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传递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的观念,倡导忠诚、责任、亲情、学习、公益的理念”。[6]教育部长陈宝生在今年两会的记者采访中给出了三条实打实的途径:第一,“覆盖教育的各个学段,从小学到大学”,这是“固本工程”;第二,“融汇到教材体系当中去”,这是“铸魂工程”;第三,“贯穿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这是“中国人打‘底色的工程”。[7]以西安思源学院为例,2017年4月份邀请了著名表演艺术家六小龄童来思源讲演,勉励青年勤学苦练笑对人生;2017年9月13日邀请知名家庭教育专家胡海强来校做《好家风,好未来》的报告;书法、曲艺等活动更是定期举办。这些活动的开展,加深了同学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对他们今后人生道路起到了积极的引领作用。
2、营造优秀家风校园舆论氛围
高校的校园文化氛围对大学生如同春雨润物,起到潜移默化的效果。民办高校可以利用校園广播、海报宣传栏、横幅标语等形式和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QQ等电子媒体平台,积极开展优秀家风的宣传,引导学生学习家风,理解家风,追忆自己的家风,进行家风大讨论。通过开展各种活动,将优秀家风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理解优秀家风的同时更加深刻领悟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8]
3、开展优秀家风主题活动
民办高校应该积极开展展示优秀家风活动,提供各种展示平台,充分发挥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第一,开展“优秀家风我做主”征文活动,让优秀的家风活跃在笔尖纸面,加深同学们对家风的领悟,畅想自己未来家庭的家风规划;第二,开展优秀家风演讲比赛,让同学们诉说亲身体会的优秀家风的魅力;第三,邀请专家学者对优秀家风进行解读报告会,让同学们聆听大师对家风的阐释;第四,开展优秀家风主题班会,师生共同讨论家风的益处;第五,开展给父母写家书活动,让子女与父母的亲情通过书信交流,增强二者之间的感情,并可以长久留存;第六,开展走出校园活动,走进基层生活,采访并收集有代表性的家风家训,通过最接地气的方式领略家风。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优秀家风主题活动,同学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感受优秀家风的魅力,从而更好地加以领悟和传承。
五、结语
优秀家风凝结着家族先人的智慧,是家族宝贵的文化遗产。优秀家风的传承也是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发挥作用的重要载体和途径。民办高校在大学生优秀家风的传承教育中还处于探索阶段,肩负立德树人使命的高校教师亟需深入研究,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进程中,引领师生积极发挥优秀家风的正能量。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2015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02-18(1).
[2] 仓道来主编.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3.119.
[3] http://edu.people.com.cn/n1/2017/0118/c367001-29033819.html.
[4] 白海燕.2014—2015年家风研究评述[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6.1.79.
[5] 闵诗筠,汤薇.当代优秀家风培育探讨[J].家庭教育,2017.5.20.
[6] 习近平.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12-16.
[7] http://www.jyb.cn/zcg/xwy/wzxw/201703/t20170303_467883.html.
[8] 高洁.中国优秀传统家风的传承与发展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6.6.
【作者简介】
王维荣(1979—)男,山东海阳人,西安思源学院商学院工业工程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工业工程、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