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事件应对中的高校辅导员心理状况分析及对策
2018-02-22崔伟恒董慧丹
崔伟恒 董慧丹
本文为海南医学院2016年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课题《危机事件应对中的高校辅导员心理支持研究》(编号:QMY KYLX201605)成果
【摘 要】 本文梳理了高校辅导员面对的常见危机事件,分析了危机事件应对中高校辅导员的心理变化、心理问题及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提出了改善高校辅导员心理状况的对策。辅导员要加强自我完善;定期对辅导员进行心理疏导;定期对辅导员进行业务等方面的培训;要加强和完善学校自身的管理;家庭要加大对辅导员工作的支持;要提升学校和社会对辅导员工作的认同感;学生要积极配合、支持辅导员各方面工作。
【关键词】 危机事件应对;辅导员;心理问题;对策
辅导员是大学生在校期间主要的负责人、引领者、指导者及朋友,其自身素质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发展。只有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才能教育好大学生,使大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许多大学生在学习、生活、就业、情感等方面压力不断增大,相应的学生各类心理问题和相关危机事件也是层出不穷。作为学生的辅导员,其相应的也面对着各种压力,辅导员的心理问题十分突出。
一、高校辅导员面对的常见危机事件
高校危机事件是指在不能预料的情况下爆发的事件,严重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并带来严重后果,迫使学校领导必须在短时间内做出决策并采取相应行动,以将其损失降至最小。[1]高校辅导员所面对的常见危机事件可作如下分类:
可分为外源性危机事件和内源性危机事件。外源性危机事件,如台风、洪水、地震及重大传染病等。外源性危机事件其特征是突然发生,波及面广,影响巨大。内源性危机事件,如学业困难、情感挫折、沉迷游戏,打架、宿舍被盗和部分学生参与一些不该参加的组织或活动等。内源性危机事件看似很小,不是十分突然,但是造成的后果却十分严重,给辅导员造成极大伤害。
二、危机事件应对中高校辅导员的心理变化
危机事件发生时,辅导员的心理变化一般经过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冲击阶段。当危机事件发生时,辅导员通常表现为惊讶、震惊和不相信。例如,当听到某位学生溺水身亡或跳楼自杀,往往想到的是这件事不应该发生或不可能发生。危机事件的突然发生,使没有任何思想准备的辅导员一时不能接受。此阶段辅导员对危机事件的认识还停留在不相信阶段,没有完全反应过来。
第二阶段是完全反应阶段。在此阶段,辅导员开始自我反思,并对危机事件进行重新思考。思考其为什么没有提前做好预防措施,对危机事件的发生后悔不已。最后,开始思考到底该怎么解决此次危机事件。此阶段辅导员开始对危机事件进行全面思考,为问題解决阶段做准备。
第三阶段是问题解决阶段。在此阶段辅导员开始竭尽全力处理危机事件。危机事件发生后,辅导员要处理各方面的事情,面对各方面的压力。辅导员内心极度紧张,害怕问题解决不好。此阶段问题解决的好坏,凭的就是辅导员的综合素质。有的辅导员处理的就得心应手,有的辅导员就会一筹莫展。此阶段对辅导员的能力是极大的挑战。
第四阶段是事后阶段。危机事件过去后,辅导员会对整个事件进行反思。在此阶段,那些在紧张环境无法去思考的事情,就会慢慢回想起来。例如,那个学生平常不是这样,为什么会做出这种反常举动。宿舍管理那么严格,为什么还会发生被盗事件。极小的斗嘴问题,竟然可以演变为这么严重的危机事件。在此阶段,辅导员会对学校的管理提出异议。例如,学校其他部门如何及时配合提供帮助?辅导员培训中如何加强此类培训?事件处理过程中经验如何延伸至今后工作,今后工作如何预防或避免出现此类危机?
三、危机事件应对中高校辅导员的常见心理问题
1、过度悲伤
“人的情绪大部分时间处于温和状态,但危机事件爆发时带来的冲击性、破坏性打破这种状态,危机的化解和控制也给辅导员带来极大的心理压力,所以危机情景常常会给辅导员带来强烈的情绪刺激。”另外,危机事件往往会给学生造成极大伤害。辅导员作为大学生的危机事件处理的关键成员,在危机事件发生后往往第一时间亲历事故现场,直接暴露于强烈的冲击下,由此引发严重心理创伤。暴露于极为强烈的创伤之中,大多数现场经历者会患有创伤后应激障碍。创伤事件发生时,亲身经历创伤事件本人或目睹他人经历者均存在患病风险。因此,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危机事件的亲历者极容易产生心理创伤。
2、抑郁
危机事件往往带有突发性、困难性的特点,而有些辅导员处理问题能力有限,经常会使有些辅导员出现抑郁问题。危机事件中辅导员往往冲在最前面,这就需要其面对各种各样的人,处理各种各样的事。高强度的劳动量使高校辅导员身心俱疲,顾不得思考许多,只能全身心投入处理危机事件。危机事件过后,辅导员往往回想此事,就会疑惑不解,不能释怀,极易产生抑郁心理。
3、过度恐惧
由于危机事件发生后,其影响深远,往往会造成辅导员产生恐惧心理。学校作为一个教书育人的地方,当严重性的危机事件发生后,往往会致使各方参与。辅导员此时面对各方压力,极易造成手忙脚乱。当危机事件再次发生,或回想到此事,辅导员就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恐惧心理。
4、过度焦虑
危机事件一旦发生,就会影响全校,甚至省、市乃至全国。加上危机事件的紧迫性,往往使辅导员产生过度焦虑问题。焦虑问题的出现使辅导员心神不宁,压力增加,使辅导员在工作中极易出现纰漏,极不利于高校辅导员身心健康和学生健康成长。
5、自卑
危机事件发生时,要求辅导员快速处理各种突发情况。由于辅导员工作经验缺乏,以及生活环境的影响,极易造成辅导员产生自卑心理。长期的自卑心理使辅导员在工作和学习中感到十分压抑。这就造成了长期处于压抑中的辅导员极易产生各种其它心理问题。
四、危机事件应对中高校辅导员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1、处理危机事件的能力不足
“高校危机事件属于非常规性工作,处理经验几乎为零,导致处理危机事件的相关知识掌握不够,对各类危机事件的预案不熟,甚至一无所知,缺乏对危机事件一般规律和案例进行系统的研究和学习。”高校辅导员想要预防并科学处置好大学生危机事件,需要具备一定的素质和能力,例如政治素质,知识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等。大部分辅导员为年轻人,并且其中多数辅导员来自不同的专业,加上危机事件应对能力培训不到位等原因,造成了辅导员处理危机事件能力不足。使辅导员无法顺利解决其所面对的危机事件,长此以往辅导员极易产生心理问题。
2、长期面临各种各样的压力
辅导员本身需要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这不仅仅是个人事业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条件,更是处理危机事件的重要保障因素。现行的高校运行管理模式中,由于辅导员需要承担过多的管理事务,使得本身的职业角色定位出现“顾此失彼”现象。由于辅导员面临的是青年人,这就会使辅导员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学校各部门各项工作落实到学生层面,执行者一般都是辅导员,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工作等方方面面的工作都落到高校辅导员的身上。”各种压力的长期困扰使辅导员苦不堪言, 这样的环境使辅导员极易产生心理问题。
3、对自身的职业规划不清晰
由于辅导员没有清晰的职业规划,造成大多数辅导员出现不思进取现象。不清晰的职业规划,造成多数辅导员不能长期任职。多数辅导员往往任职几年后,就会转到其它部门,如行政及教学或研究部门。这就造成了辅导员职业内大部分是年轻人的状况。另外,没有清晰规划的将来,也让辅导员感到迷茫。久而久之,辅导员的心理问题就产生了。
4、辅导员岗位职责不清,杂乱无章的事务性工作使辅导员疲于应对
多数学校目前尚未理清大学生危机事件真正的处理顺序,在危机事件发生后,常常出现辅导员“包揽全局”现象。应该是由学校或者其他管理部门承担的职责,由于职责不清晰,造成辅导员独自承担的现象。例如,在事件处理中出现的解决法律纠纷、应对新闻媒体等。学校作为学生和辅导员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地方,如果管理不善,必然造成严重后果。学校的原因主要有:首先,岗位职责不清,事务性工作占据工作重心。杂乱无章的事务性工作使辅导员疲于应对,极易使其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其次,高校缺乏应对危机事件方面的培训,造成辅导员应对危机事件的能力不足。另外,高校没有合理的人才培养机制。不合理的人才培养机制造成高校辅导员素质不高并且大量流失。最后,学校相关部门与辅导员的配合不是十分有效。
5、家庭没有给予辅导员足够的理解
人们常说,家是我们避风的港湾。如果家庭没有给予辅导员足够的理解也使其容易产生心理问题。辅导员工作性质决定工作时间不稳定,学生各类活动常在晚上或周末举行。由于辅导员的工作琐碎及强度大,往往使其身心俱疲。作为社会人,在压力释放过程中需要各种支持体系,其中家庭支持显得尤为重要。如果回到家中,父母、丈夫及孩子不能理解他们的苦衷,甚至冷嘲热讽,极易造成辅导员出现各种心理问题。
6、社会对辅导员工作的认同感不够
良好的社会环境,给人轻松愉快的氛围。社会没有给予足够的支持,也是造成辅导员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目前辅导员还不像高校教师一样受到社会的较高认可。辅导员不论工资及晋升途径都不能和教师相比。这样的社会环境使辅导员极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
7、学生与辅导员的关系严重影响着辅导员的身心健康
良好的关系让辅导员面对危机事件时,处乱不惊,游刃有余。在处理危机事件时,辅导员知道学生是理解自己的,相信自己的,那么辅导员就会自信很多。另外,如果学生干部能够积极帮助辅导员的话,危机事件的处理和预防也会不太困难。辅导员与学生不良的关系,让辅导员身心俱疲。因为辅导员不仅要处理好危机事件中的学生,还要稳定其它学生的情绪。
五、改善高校辅导员心理状况的对策
1、辅导员要加强自我完善
辅导员应该完善自身各方面的能力、素质。多数心理问题是由于自身原因引起。加强自身沟通能力、办事能力是辅导员的首要任务。良好的沟通能力使学生及同事更好地理解自己,问题解决的更加顺畅。办事能力的提高,让自己解决危机事件时能够得心应手。
2、定期对辅导员进行心理疏导
有效的心理疏导可以及时缓解辅导员的心理问题。高校应该定期为辅导员提供各种形式的心理疏导。比如,心理问题方面的讲座、团体辅导和约谈等。团体辅导是快速有效解决心理问题、放松自己、加强沟通的有效途径。随机而有规律的约谈可以及时的解决有些不易发现的问题。
3、定期对辅导员进行业务等方面的培训
大多数心理问题的产生都是因为工作没做到位引起的。学校应该定期给辅导员提供各方面的业务培训。比如,危机事件如何避免、当危机事件发生时该如何应对等。业务水平上去了,处理问题时就会轻松,心理问题自然就会得到改善,甚至不会发生。
4、学校要加强和完善自身的管理
合理的学校管理不仅使学校发展顺利,而且使辅导员心理问题发生的概率减少。学校管理主要应加强人才培养及各个部门的协调、配合等方面。没有合理的人才培养体系,就不能留住好的人才。没有好的人才,学校就会出现各种问题。没有各部门的协调、配合,辅导员处理危机问题时就会困难重重。有效的学校管理使辅导员有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
5、家庭要加大对辅导员工作的支持
辅导员要善于与家人沟通,尽量多与家人沟通、谈心,让家人了解自己的工作,支持自己的工作。家庭的支持使辅导员具有强有力的后盾。这样,辅导员就容易处理好工作与家庭的关系,使自己感到轻松愉快。
6、要加强学校和社会对辅导员工作的认同感
辅导员作为学生在校期間主要的引路人,其作用十分重要。社会和学校应给予足够的支持,要爱护和尊重辅导员,要给予辅导员应有的待遇和晋升机会。只有这样,才能减少危机事件对辅导员的伤害。
7、学生要积极配合、支持辅导员各方面工作
学生应该积极主动的完成辅导员交给自己的工作。平时见面时应主动向辅导员问好,尊重、爱护辅导员。良好的人际环境使辅导员充满成就感,工作起来心情愉悦,心理问题就会自然减少。
目前,危机事件应对中高校辅导员心理问题十分突出,亟待一整套的心理支持系统来解决。为了解决危机事件应对中高校辅导员的心理问题,我们要构建完善的、综合的辅导员心理支持系统,以学校心理支持系统为主,家庭支持系统、社会支持系统、学生支持系统和辅导员自身支持系统为辅,完善工作制度和政策保障,并在实际工作中落到实处,将辅导员的心理支持系统纳入常规化、立体化、制度化、法制化管理轨道。
【参考文献】
[1] 芦文慧.论高校危机管理[J].教育探索, 2006(11)35-37.
【作者简介】
崔伟恒,男,海南医学院管理学院2016级公共卫生专业硕士研究生.
董慧丹,女,海南医学院第一临床学院辅导员,研究方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本文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