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

2018-02-22祁越梁李彤

南方企业家 2018年10期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商业银行影响

祁越梁 李彤

摘 要:20世纪,随着科技的发展,互联网进入到金融行业,成为传统商业银行的最有力的竞争者,这一兴起的领域,能够更加快速便捷地为客户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同时也加速了经济的发展,加大了现金流量,同时在很多方面上减轻了商业银行的压力。对于传统商业银行而言既是挑战也是契机,通过结合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整合商业银行的内部运营,同时加快国内金融业的发展。本文通过四个部分对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进行深入的研究,第一部分为引言,主要通过选题意义与方法、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进行描述,然后通过第二部分对互联网金融现状进行简要分析,分析存在了哪些问题,并对这些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商业银行;影响;对策

本文主要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方向,结合商业银行的发展特点,对比互联网金融发展与商业银行的优势、劣势、机遇、挑战,综合分析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同时对商业银行的内部问题进行探讨,最终整理出改善商业银行发展的可行性方案。

通过对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发展的现状,结合国内商业银行的案例进行理论加实际的综合分析,使分析更有针对性,更加具体,也有利于后期对商业银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根据国际上的相关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以商业银行的案例进行分析,随着案例的细节,能够反映出互联网金融对于商业银行的发展存在哪些影响,便于清晰地理清本文。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是网上银行阶段。时间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到2014年,很多商业银行纷纷推出网上银行,便于用户利用手机电脑等客户端,进行网上办理业务,很多权限下放,减轻了银行柜台的压力。

第二阶段是网络支付阶段。时间是2005~2012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物品流通打破国界,很多的购物软件上线,网络支付营运而生,结合电子商务的发展,网络支付逐渐进入人们的生活,很多第三方支付平台利用电子商务的发展,推动网络支付的手段,进一步推动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

第三阶段是移动互联阶段。时间是2013年之后,互联网金融不断的成熟和发展起来了,主要体现为阿里巴巴等互联网金融片金融平台的发展,同时国内的国家事业单位,在收取费用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居民可以使用银行卡或者是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线上缴费,例如利用移动互联网进行生活缴费,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业务的渗透

互联网金融对于商业银行业务关于借贷融资一方面的渗透是最为明显的,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借贷资金更为高效。互联网金融融资业务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第一,P2P网络贷款。第二,阿里金融模式。第三,供应链金融模式。以此丰富了支付结算的功能,对于支付结算不仅仅是依靠银行卡,还增添了银行卡绑定第三方支付平台,方便了用户的支付结算。同时也让商业银行能够打破传统的收付结算,增加了获得利润的途径。“商业银行在2016年第三季度共处理行内支付业务67. 58亿笔,同比增长了26. 29%,涉及交易金额达到296. 30万亿元,同比增长8. 65%。另外,商业银行处理跨行支付业务数量达到61. 23亿笔,同比增长13. 93%,涉及金额7. 31万亿元,同比增长36. 19% 。

互联网金融给商业银行带来的机遇

提升商业银行技术支持

在云计算与大数据等加快了商业银行的数据计算,同时互联网加大了数据库的信息,加快了银行的审批速度,体统了技术性的支持。对于金融融资借贷,对于申请人的个人资料以及信用评级的调查更为全面,减少了风险的发生。同时对于国际上的金融数据有了更好地把握,互联网的发展对于银行的资金周转速度加快,银行之间的沟通更加便利。

转变商业银行的经营理念

我国的商業银行对于客户的服务是比较单一的,主要是卖方垄断的局面,对于用户的个人体验,以及客户的个别需求难以满足,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为传统的商业银行提供了先进的管理理念,对市场的客户进行细分,根据不同需求的客户制定不同的服务。

互联网金融在带来技术改进与创新的同时,以客户为中心,在推出新的产品的同时做市场的跟踪调查,记录客户的体验感受,更好的吸引客户,提高商业银行的竞争力。互联网金融能够为客户提供自由的平台,体现了平等民主,客户可以自由的选择接受服务的时间,能够第一时间了解业务的整体流程,这也是对商业银行的经营理念提出建议,以客户为中心,多元化发展。

拓展商业银行的销售渠道

互联网金融之所以发展迅速,有一个不得忽视的重点便是其独特的销售渠道。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扩宽了商业银行的销售渠道,客户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了解银行推出的新产品,节省了推广的时间和精力,分担了商业银行传统柜台的业务量,同时对于客户的选择也能够利用云计算和大数据进行统计,客户可以自助办理业务,对于互联网办理不了业务也可以去柜台办理。对于闲散的资金能够聚集起来,加快资金的流通速度,加强用户的理财观念。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金融地位的冲击

在金融系统当中,商业银行仅仅是简单的中介机构,是资金流通的过渡,主要有两个原因:

第一,商业银行承担在金融体系当中作为支付中介的职能,其承担着在金融系统中进行资产清算的责任。商业银行通过自身的功能,通过支付结算功能,能够使资金加速流通,为客户办理业务,对于支付后的真实交易关系没有保障的作用,互联网金融对于资金用户支付结算提供保证,对于电子商务的结算,可以延迟到帐保障资金安全。

第二,银行具有改善市场交易中存在的息不对称的作用。商业银行能够比较全面地了解付款人的个人信息以及收款人的个人信息,对于信用等级给出明确的划分,这对借贷发生时降低信息不对称问题具有良好的效果。但是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互联网企业的发展加快了信息的流通,互联网的安全性与银行相同,作为中介结构,互联网金融更加安全和快速,从而给商业银行的金融地位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经营理念的冲击

互联网金融的高速发展得益于人性化的管理,其对于客户的需求可以24小时在线,能够给予客户比较有针对性的提供服务,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传统的商业银行都是一对多式的服务,不注重对客户群体的区分,同时受到营业时间的限制,很多业务不能及时办理,减缓了工作效率。

第一,在近几十年商业银行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重投入轻效益,重数量轻质量,重规模轻速度轻管理”的粗放式发展模式。

第二,互联网金融崛起的时间比较短,但是对于很多管理和服务的理念比较国际化,能够快速地掌握市场定位和客户的真正需求。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金融监管的冲击

信息技术的加快发展,对于商业银行的金融监管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商业银行的发展内部监管存在很大的问题,出现了很多银行信贷收不回来,导致坏账的情况。在这种形式下,中国人民银行以及银监会等监管部门首先表示对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大力支持,并在此基础上纷纷出台相应政策,以遏制互联网金融风险的发生,以及因监管不到位而引起的金融行业尤其是商业银行的混乱。对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我国商务部和人民银行给予高度的重视,在对于市场准入方面以及后期运营制定了监管的计划,对于互联网的发展实践较短,对于监管的方式方法不断调整,对于商业银行对于互联网贷款的管理还存在很大的问题,例如P2P网络贷款,网络贷款加快了资金的流通,同时对于贷款后期的还款还是存在很多问题。

商业银行的应对策略

拓展商业银行的营销渠道

互联网金融的出现,为商业银行的营销渠道拓宽了道路,与传统的商业银行相比,互联网金融发展了网上销售,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存有一席之地,就要转变单一的销售渠道,针对不同的客户提供不同的方案,拓展网上和网下并行的营销渠道。

在实体渠道方面,商业银行通过对于不同地区的发展水平以及不同城市的特色进行有针对性的营销,同时商业银行的网点不断靠近社区,能够为社区的居民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务,利用银行的服务台,能够让客户了解银行最近的新产品。商业银行应该结合自身的优势,吸引更多的客户,加大客户的购买力,同时第一时间了解客户群体的需求。以民生银行为例,民生银行物理网点为依托建设的社区银行根据周边社区居民的生活习惯来开展自身金融服务,例如社区银行的营业时间根据居民的时间制定,更好地服务与客户。同时,这些社区银行还通过跟其他品牌来开展各种活动,以此展开合作,在为居民带来便利的同时提升居民对民生银行的忠诚度。

注重客户体验的互联网思维

在互联网金融模式当中,客户的体验感主要来自于产品的安全性能、便捷性能、资金的起点以及收益的情况等等。对于不同客户其需求也是不同的,企业和个人一定要分别处理,注重客户的体验感。

第一,从客户角度出发,重构业务流程。业务流程复杂是客户比较注重的一方面,审核贷款要提供很多的手续,同时需要本人到场很多次,审批流程冗长,效率低,并且没有跟进放款金额的后续使用,从审批流程开始到最终的审批完成往往需要30天左右,对于客户而言时间太长。而通过互联网金融的数据调查和审批,最快则需要几天就能办理完成,同时,对于客户后期的资金变动有很好的后续跟进。

第二,以客户需求为主旨开发设计新产品。首先要对客户进行市场划分,不同的客户需求、客户的消费偏好等等都是研究统计的主要因素,根據客户的需求推出新的产品同时,对于产品的销售渠道要宽广,方便客户使用,买进和卖出要便捷。

加强风险防范以及监管

在互联网金融时代,互联网金融的核心是创新,这恰恰与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的标准背道而驰,而商业银行要涉足这一全新的领域,势必会造成商业银行本身内部的冲突与矛盾。因此,要加强风险的防范,对于资金的流通一方面要加快流通速度,同时也要注重资金安全。要积极利用数据信息系统,及时进行监管和统计,加强风险的防范和监管,银行内部要进行自我督查。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商业银行要对员工的基本素质和工作态度进行管理,首先对员工入岗标准要统一,不同的网点对于员工要进行岗前培训,定期培训是提升商业银行发展的主要途径之一,同时了解国外银行企业的发展,同时要求员工要掌握金融、计算机、营销等多种专业的知识,才能更好地为客户提供服务,同时对于信息的整合,以及产品的开发要对员工的要求更为严格,同时转变员工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态度。

结语

针对互联网金融的各种冲击,商业银行应该及时地转变服务理念,对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给予高度的重视,注重结合监管系统,利用云计算和大数据晚上商业银行的发展,同时加强管理,通过对人才的管理,加快商业银行的发展进程,拓宽营销渠道,加强服务理念的转变,加强风险防范意识,加大互联网的积极影响,规避互联网对商业银行带来的不利影响,不断调整发展方向,顺利完成转型。

【参考文献】

[1]赵芸淇.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与应对策略[J]. 对外经贸实务,2015(01).

[2]王硕,李强. 互联网金融客户行为研究及对商业银行转型的思考[J]. 当代经济管理,2015,37(05).

[3]高靖,肖周. 我国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盈利状况的影响研究[J]. 经济研究导刊,2015(10).

猜你喜欢

互联网金融商业银行影响
2020中国商业银行竞争里评价获奖名单
基于因子分析法国内上市商业银行绩效评
基于因子分析法国内上市商业银行绩效评
2018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结果
这是一份不受影响的骨子里直白的表达书
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分析与管理
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分析
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的影响
如何搞好期末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