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师恩难忘》一文例谈作业形式的多样性设计

2018-02-22周浩云

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赢 2017年11期
关键词:师恩板报笔者

周浩云

作业,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它与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一起构成了完整的教学体系。曾有教师对学生的作业情况做过调查和统计:有71%的学生因为作业而伤脑筋,有36%的学生将不要布置太多的作业、少写作文和日记等作为对老师最大的希望。随着新课程的逐步深入,这个百分比已经大幅下降了。然而,目前小学生的作业体系仍然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学生作业量过重,作业没有情趣;作业内容中知识巩固题多,应用实践题少;作业现成内容多,教师自编内容少;应试色彩浓,不关注学生的发展……

如何让语文作业富有色彩、充满情趣,由此激发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感官体验,在愉悦合理的情境中获取知识,培养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并积累大量愉快而幸福的经历呢?笔者围绕《师恩难忘》设计的一系列作业,借此探究作业形式的多样性。

一、吟诗,编故事,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师恩难忘》的作者刘绍棠,最难忘的就是启蒙老师田老师“每讲一课,都要编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从中,他既学到了知识,又学会了做人的道理。田老师的教学讲究方法:在生动的故事情境中对学生的人格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

于是,笔者借鉴田老师的方法,让学生也来吟诵一首诗,编一则故事。《练习1》的《题秋江独钓图》是一首别具一格的古诗:“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学生在读第一遍时,就对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笔者又不失时机地指导学生把插图与古诗结合起来欣赏。笔者范读,让学生闭上双眼想象画面,再让学生欣赏插图,吟诵古诗。最后,让学生提笔编一则故事。在学生的笔下,古诗和插图都有了个性化的想象。

编故事这种作业形式,既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又符合语文的学科特点。这类作业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拓展了他们的想象空间,创造性思维也得到了发展。

二、收集诗句、俗语,锻炼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

《师恩难忘》的作者刘绍棠堪称“铁心务农”的乡土文学大师,他对田老师充满了深深的感谢和真切的怀念。学习这篇课文时,一年一度的教师节即将来临,笔者就考虑:设计一系列的作业,要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尊师爱师”,这比单纯的说教有效得多。于是,筆者先让学生通过书籍、报刊、网络等收集有关于赞美老师的诗句、俗语。(数量不限,但所收集的话语必须会读,弄懂)

交流时,学生所出示的话语果然读得通顺,并能大概地说出其意思。于是,在师生的共同商讨下,选出了最言简意赅的几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桃李满天下。”“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此作业的设计,由于笔者预先对学生进行了收集资料的指导,因而在交流时效果好,质量高。学生在自主完成这项作业的过程中,增加了阅读量,更重要的是,学生在众多的信息中找到了自己想要的资料。这种处理信息的能力,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创作诗歌,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

学生在收集资料的同时,笔者也上网搜索了一下。面对如此庞大的信息库,应该选择怎样的话语来表达对老师的那份敬爱呢?而且还要与学生的不一样,这样才能体现出作为一名教师的引导价值。这时,一首小诗吸引了我:“如果,我们是鱼儿,您,就是水。我们,无法离开您。如果,我们是船儿,您,就是帆。我们,无法离开您。”面对这首浅显易懂而且有规律可循的小诗,笔者灵光一闪:何不让学生模仿创作?他们肯定会很感兴趣的。

果然,当笔者把小诗抄在黑板上,并说清怎样创作后,学生就迫不及待地举手了:“如果,我们是白云,您,就是蓝天。我们,无法离开您。” “如果,我们是植物,您,就是太阳。我们,无法离开您。”“如果,我们是风筝,您,就是长线。我们,无法离开您。”……一对对恰当的词语,一组组优美的诗句,不断地从学生们的嘴里冒出来。

语文是诗意的,语文是情智的。语文的味道,就是诗的韵味,文的滋味。学生创作的这一首首小诗,让笔者嗅到了语文的味道。课标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中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学生们创作诗歌的过程,其实就是搜索原有的语言积累,在诗歌的情境中运用语言文字,培养语感,发展语言能力的过程。

四、策划板报,凝聚学生的团体智慧

开学第一期的黑板报就是以“教师节”为主题。笔者抓住这一契机,让全班学生自主选择,分工合作,一部分人设计版面,另一部分人寻找相关的板报材料。很有趣的是,在学生们的共同讨论,负责板报的几位学生的商定下,最终作为教师节板报内容的,是《师恩难忘》里最后三小节的文字,那正是刘绍棠对田老师的难忘与感谢。板报内容还包括创作的诗歌与收集的诗句、俗语。整个版面设计朴素,干净大方,正中间是一本大大的翻开的书,两边分别是一片碧绿的树叶,标题就叫“老师,您好!”

对于作业,过去片面强调独立思考,没有把“合作”作为必要的素质来培养。“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明确提出“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将是未来社会的三大主题。因而,作业的最终目的不是掌握知识,而是学会学习的能力。此作业的设计完全是和学生的校园生活结合起来,构成了一个和谐的学习整体。学生在这项实践活动中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并在理解语文的基础上运用语文。由于这项集体性作业能给班级带来荣誉,他们懂得了团结协作的重要性,团体智慧也得以凝聚。

教师在设计作业的过程中,一定要开动脑筋,多想办法,力求作业多样多彩、有趣有效,由此激发学生多方面的感官,调动学生的情绪,让他们在愉悦合理的情境中,利用学习和生活中熟悉的材料来挖掘和展示自身的潜能,自然地显现出各自不同的智力类型和能力倾向。“教者有心,学者得益。”从这样的作业中,学生不仅获得了许多的知识信息,锻炼了全面参与学习的能力,发展了他们的个性,还得到了大量愉快而难忘的体验!endprint

猜你喜欢

师恩板报笔者
中国现当代散文的“师恩”叙事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酱油饭
永铭师恩
老师,谢谢您!
沉痛悼念恩师周升业教授
我和孙子做主编
板报稿的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