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小学教师在英语国家文化知识教学中如何做到互补
2018-02-22范云灏
范云灏
(河南省西平县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 河南 西平 463900)
语言集合了一个国家的文化、经济、政治等各项内容。一般来说,从小学三年级开始的英语教材中,便会或多或少地涉及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而小学阶段英语教材中的文化知识与初中教材中的文化知识,或多或少的有一些互补。本文拟分析中小学教师在英语国家文化知识教学中如何做到互补。
一、在教学中使用正迁移理论
1.正迁移理论。学习迁移理论有多种类型,根据迁移的性质来划分,可将学习迁移理论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其中,先前学习的内容对新的内容起积极促进作用的迁移,叫做正迁移,即前后两种学习之间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先前学习的内容对新的内容起积极阻碍作用的迁移,叫做负迁移,即前后两种学习之间会相互干扰。正迁移的发生是由学习时的反应和刺激的类似性而产生的,反应越相似时,刺激越相似,越易发生正迁移;反之则容易形成负迁移。此外,由于解决问题需要综合运用多种知识和技能,因而运用已有以及新学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这个过程实际也是一种学习迁移过程。
2.在初中英语教学中使用正迁移理论。正迁移理论知识对于学生理解新知识、复习旧知识有非常大的帮助。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借助正迁移理论进行教学,使得学生对之前所学知识有基本的了解。如此,便可有效做到中小学知识之间的互补。
比如,在学习“My name is Gina”这一节内容时,在讲解完所学知识之后,笔者询问学生,是否记得,小学阶段所学的“What's your name?”中,教师所讲解的关于中西方初次见面的礼仪知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便可以借助正迁移理论帮助学生进行礼仪文化知识的复习,并将小学阶段学生不太能够理解的礼仪文化给学生补充全面:
一般情况下,中国人若是初次见面,会比较客气,仅限于握手,互相介绍彼此姓名;而西方国家则有亲吻礼等环节。这一点,便是中西方初次见面最大的不同之处。另外,在熟识之后,再次见面,中国人习惯问:“吃饭了吗?”“去哪儿呀?”而西方人较为注重自己的隐私,因此,他们见面则习惯说:“hello”,或者根据时间的不同说“good morning”“good afternoon”“good evening”。在与朋友分别的时候,中国人常常会说“慢走”“注意安全”等,英语国家的人则除了说“bye bye”之外,还会说:“It's nice to have met you.”
以上,便是中西方在礼仪方面的一些差异。小学阶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能无法给学生进行深入的讲解,而到了初中阶段,学生学习的知识较多,且对于一些礼仪知识也有了基本的了解,教师在这个时候进行礼仪上的补充,会让学生对中西方知识有更为深刻的了解。
再比如,学习“when is your birthday”这一节内容时,教师便可在小学阶段学习过的关于“Are you going to have a birthday party?”的基础之上,给学生补充关于“生日”、关于“日期描述”、关于“地址”描述等方面中西方之间存在的不同文化知识。
首先,关于礼物。中国在收到礼物之后,不会立刻打开,是等到送礼物的人离开之后再自行打开,免得送礼物的人感到尴尬,而西方则不同,英语国家的习俗是在收到礼物之后,立刻将礼物打开,并当面对送礼物的人进行感谢。
其次,关于日期的描述问题。汉语里面,在表述一件事情的时候,我们习惯将时间放在前面,像“今天我们去了超市。”“明天我们去同学家里玩。”而西方则习惯将时间词语放在最后,像是“We're going to go shopping tomorrow.”“We went to visit our teacher yesterday”等,这是一个差异。另外,还有关于“年月日”的表达顺序差异,中国习惯说“2018年6月8日”,从年月日开始,而英语国家则习惯说“8 June,2018”,从日月年开始表达。这便是在日期的表述上英语国家与中国的不同之处。
最后,关于地址的描述。按照中国的习惯写法,地址一般写为“XX市XX区XX街道XX小区XX号楼”,而英语国家则写作“XXX室,XXX单元,XXX号楼,XXX号院,学院路,XX区XX市”。这是比较直观的表象区别,也是中西方在表述地址时较为明显的不同之处。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于以上这些表述方式进行基本的阐述与灌输,学生会感受到中西方文化的不同,并将小学阶段所学习到的知识迁移到此,进行更为深刻地理解等。这样,便达到了教学目的。
在教学过程中使用正迁移理论,对于学生与教师来说,都是复习新知识的好方法。这样,不但能够帮助学生回忆起之前所学知识,还能够培养他们的知识迁移能力。
二、在教学过程中,使用“温故知新”的教学方法
1.温故知新。温故知新,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回忆之前所学习的知识,并借助这些旧知识,形成对新知识的深刻理解。这种教学方式好处在于,不仅让学生复习了之前所学习过的知识,还能将新旧知识进行互补,使得学生了解更多的英语知识。
2.在教学中使用“温故知新”的教学方法。比如,学习“This is my sister”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顾之前所学习的“May I speak to Mary?”这一内容中所讲解的内容。
“May I speak to Mary?”这一节课的中带内容在于学生学会如何进行表达,即在接电话或者打电话的时候应该如何与别人进行交流,“May I……”“Can I……”等句型的熟练使用,对于学生与别人通顺交流有非常大的帮助。
在西方文化中,关于打电话有许多讲究。像是在别人私人休息度假的时间打人家的工作电话,被认为是非常不礼貌的行为。在接通电话的时候,西方人会使用“Hello,this is John speaking.”“Could I speak to Tom please?”“Is that Mary speaking?”等用语,且他们在接到电话的时候,会报自己的名字,像“Hello,52164768,this is Jim.”等。而中国在接电话的时候,则会说“你好,我是某某某,麻烦请某某某接电话。”“我是某某,请问您是谁?”等,中西方在接打电话中,有很大的文化差异。在学习“This is my sister”这一节内容中,教师给学生介绍打电话的礼仪,会让他们对这一部分内容有更为深刻的理解,进而在复习旧知识的过程中,形成对新知识的深刻理解。
仍旧以上文提及的“My name is Gina”为例,在讲解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顾小学阶段学习的内容,并在此基础上,给学生灌输中西方关于“姓名”的不同文化知识。
比如,中国姓名,是姓在前,名在后。像“陈竹”(陈为姓氏,竹为名字);而英语国家的人名则是名在前,姓在后,像“Linda Jones”(名+姓:林达·琼斯)。这是中西方在姓名上的文化差异之一;
其次,中国的姓氏来源于“祖先的称号”“居住地”“爵位”“官职”等等,而英语国家,以英国为例,英语姓主要来源有以职业为姓氏,像“Carpenter”“Thatcher”“Tailor”“Cooper”;也有以居住地附近的地形、地貌为姓氏,像是“Moor”“Hill”“Lake”“Brook”等表示的荒野、小山、湖泊、小溪等;还有以个人的身体和个性特征为姓氏,像是“Small”“Long”“wise”等。这是中西方在姓氏方面的不同之处。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借助教学内容,给学生灌输这些关于西方的文化知识,让学生在小学学习的基础上,重新复习一遍这些知识,并不断加深学生的印象,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基础上,了解更多的西方文化。
总而言之,中小学阶段,英语知识是一脉相承的,初中英语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回忆小学阶段所学习到的英语知识,让学生将中小学阶段所学知识有效结合起来,从而让学生对西方文化有更为深刻的了解,促进他们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