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教育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的探析
2018-02-22李绍明
李绍明
(彭水县桑拓镇同河小学 重庆 彭水 409611)
一、现阶段小学教育对学生培养的现状
小学教育的良好开展是学生对世界进行良好初步认识的开端。对小学教育的正确管理和教育对学生今后的发展和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的逐步提高,国家更需要的是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教育部门也将对相关政策和制度进行针对性的调整。学校教育是国家培养人才的首要手段,调整好教育方针为国家发展提供高素质人才。在此,新课程的改革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素质的培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现阶段小学教育培养的现状是:对新课改中的全面培养和发展这一要求没有完全落实,对学生更多的只关注对书面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限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课堂教学又过于模式化,生搬硬套的现象还普遍存在。为提高学校的升学率,更多的采用应试教育的方式,只注重成绩的排名,忽视学生之间的个性和差异性,不能因材施教。传统应试教育限制了学生创新思维意识的形成,也使学生丧失了对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小学教育要更多的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和平台,发挥学生的对学习的主动性、探索性和创造性,并积极引导学生,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学生为主体,因材施教。
二、有效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方法
1、改变传统教育理念运用创新思维模式教学。无论是小学教育还是高等教育,每个学生都有巨大的潜力。教师发掘学生自身的潜力需要因材施教,需要转变传统教育理念,更需遵循新课改下全面培养学生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新课改的要求: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具有独立性。学生之间又存在差异性,教师在培养过程中,要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因材施教。传统教育方式是一味地跟着教师的思维方式学习,缺乏对学生主动学习的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意识没有建立起来,创新思维得到了限制。新课改下,要以学生为主体,积极正确的引导学生,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创新意识。遇到问题,要正确引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触发学生创新意识,更快提升学生创新能力。
2、利用新观念培养着重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有了相关教育理论的指引,更重要的是与实际相结合。将新理念运用到实际教学活动中,观察学生解决问题的方式,注重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情感和心里变化。培养学生在不同情景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发散性思维是创造思维的核心。例如,以数学为例,习惯性思维都会这样告诉学生“5+8=13”,现在教师更多的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更多以“()+()=13”的形式出现,开发学生大脑,让学生自主探索问题结果,锻炼学生创新思维。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利用新观念的培养方式,锻炼学生发散性思维,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3、结合实际教学活动培养学生主动创新意识。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将教育新理念融入到教学活动中去,让学生在教学活动充分探索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的乐趣。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学生带出校门,出去看世界。例如将学生带到动物园参观。询问学生:为什么动物园里每个动物都长的不一样?我们人类的祖先更想谁?等等一系列问题,让学生发挥想象力自主思考。有的学生会说:它们的祖先不一样。我们人类与猴子最像,我们的祖先可能是猴子。这都可以锻炼学生发散性思维,增强学生创新思维。教师可以在课程中设立实践探究课题,在实践中培养锻炼学生。
4、回馈学生创新成果给予奖励。可以通过比赛和组织创新部门等的方式加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学校可以成立“科创部”积极引导学生,让学生充分利用发散性思维,创造不同的科创成品,并给予回馈,鼓励和奖励学生利用创造性思维来进行学习。学校“科创部”可以举行一场创新创意的比赛。比赛规则由学生自己来制定:一、由学生自己设立一、二、三等奖的奖项;二、由学生自己评价每个创意点的好坏,并给予肯定。由此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来评价比赛的结果,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教师为什么要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模式?在生活中解决问题可以从更多方面发现问题,快速解决问题。同时可以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提高学生自信心和对学习的动力。
总结
创新无处不在,小学教育是学生认识世界的开端,学生对未知的世界充满无尽的想象和好奇。在小学教育阶段,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第一关键阶段。教师正确的引导对学生正确认识世界起着关键作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方法很多,教师作为辛勤的园丁需要继续努力探索,更好的全面培养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