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认知疗法与箱庭疗法的对比研究

2018-02-22

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 2018年3期
关键词:求助者沙盘来访者

李 雯

(扬州大学 江苏 扬州 225000)

1 基本概述

认知行为治疗(CBT)由贝克在60年代发展出的一种有结构、短程、认知取向的心理治疗方法,主要针对抑郁症、焦虑症等心理疾病和不合理认知导致的心理问题。它的主要着眼点,放在患者不合理的认知问题上,通过改变患者对已,对人或对事的看法与态度来改变心理问题。即通过改变思维或信念和行为的方法来改变不良认知,达到消除不良情绪和行为。具有代表性的有埃利斯的合理情绪行为疗法(REBT),贝克和雷米的认知疗法(CT)和梅肯鲍姆的认知行为矫正技术等。

同精神分析疗法、行为疗法和人本主义疗法不同,认知行为取向不由一人创造,也没有统一、共同的概念体系,而是由许多人相对独立地发展出各自的体系。随着这些体系的成熟,人们发现它们有相同或相近的取向,才从认识上将它们集合在一起。[1]

箱庭疗法也称沙盘游戏疗法,是指来访者在治疗者的陪伴下,从玩具架上自由挑选玩具在装有细沙的沙箱里进行自我表现的一种心理治疗的方法。[2]沙盘游戏是运用意象(积极想象)进行治疗的创造形式,“一种对身心生命能量的集中提炼”(荣格)。从起源上讲,箱庭疗法与沙盘游戏疗法都作为精神分析学派下的一种技术,许多学者认为沙盘游戏疗法是真正切合中国文化的技术。

2 理论基础

2.1 CBT的理论基础

认知是CBT理论基础中的核心概念,认知重建是心理咨询治疗中的关键和目的之一。广义上的认知是对信息的处理过程。如个体通过感知觉接收事物的个别和整体属性,通过注意、记忆将所获得的信息加以储存,通过言语、思维、想象进一步理解、改造和利用信息。因此认知是个体用以揭示客观事物本质,适应生存环境的根本方式。

CBT理论中另一个关键是行为强化。行为是有机体用以适应环境变化的各种身体反应的统称。行为疗法的理论源于行为主义学派的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它强调以行为为中心,关注外显行为和环境因素等外在变量。CBT则通过设定目标,对个体进行反复的训练强化,消除适应不良的旧行为或塑造适应环境的新行为。

同时CBT理论还吸收了人本主义的观念,将治疗过程具体化并使可操作性大大增强。人本主义认为,人都具有一种自我成长和自我体验的先天潜能,并鼓励个体运用这种能力自我实现。CBT提倡咨询师在高度共情的基础上,无条件倾听、关注来访者,让来访者感受到被全面包容和接受的温暖,在这种支持和信任的咨访关系中,来访者可以探寻自己本质中积极向上的潜能,获得自主独立的自信,达到自我体验和自我实现的统一。[3]

2.2 箱庭疗法的理论基础

沙盘游戏治疗是一种以荣格心理学为基础,由多拉卡夫发展创立的心理治疗方法。荣格分析心理学的理论涉及心理学、人文学等多个方面,箱庭疗法主要体现在原型理论、个性化理论和心理动力学理论三个方面。也就是说沙盘的建构,沙箱中各种沙具所代表的意义,其实就是潜意识原型的反应,通过沙具摆放从而了解来访者的心灵世界。

投射就是将心理结构投射到无结构的刺激材料中,投射性就是箱庭疗法的特点之一,投射理论及投射测验的基本思想、方法在箱庭疗法中得到充分体现。在沙盘创作过程中,使来访者无意识意识化,打破来访者的心理防御机制,因此箱庭疗法的实证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4]

3 治疗方法

3.1 CBT的治疗方法

认知行为疗法认为认知是情感和行为反应的中介,识别和矫正认知曲解,打破恶性循环是治疗成功的关键。艾利斯认为,经历某一事件的个体对此事件的解释与评价,认知与信念,是其产生情绪和行为的根源。因此,不合理的认知和信念引起不良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只有通过疏导,辩论来改变和重建不合理的认知和信念,才能达到治疗目的。[6]认知行为疗法用认知重建、心理应付、问题解决等技术进行心理辅导和治疗,其中认知重建最为关键,与非理性信念进行辩论,是理性情绪疗法的核心。

认知行为疗法最主要用来治疗情绪抑郁求助者,尤其对于单相抑郁症的成年求助者,也可作恐怖、偏头痛、考试前紧张焦虑、情绪激怒和慢性疼痛求助者。但是,心理障碍和疾病有很多种类,认知行为治疗并非对所有这些障碍和疾病都有效。[7]

3.2 适用范围

首先,箱庭疗法特别适合儿童尤其是语言能力还没充分发展的儿童或有语言障碍的儿童,其次,箱庭疗法也适用于成人咨询,对一些神经症如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社交恐惧症、产后抑郁症和更年期综合症很有效果;箱庭疗法对一些感情困扰、工作压力过大的夫妻婚姻关系也有很好的疗效。现如今已有学校对教师团队开展箱庭治疗,以此释放教师的心理压力,预防教师的职业倦怠,提升教师的教学和管理能力。最后,箱庭疗法开始逐渐渗透到家庭咨询中。越红团体沙盘游戏就特别强调儿童和其父母一起学习制作箱庭,在这个过程中改善亲子关系或解决亲子在家庭生活中出现的心理困惑,使得伴侣、亲子间在心灵上有深层次沟通[8]。

4 治疗阶段

4.1 CBT的咨询过程

首先,建立求助动机。在此过程中,要认识适应不良的认知—情感—行为类型。求助者和咨询师对其问题达成认知解释上意见的统一,对不良表现给予解释并且估计矫正所能达到的预期结果。比如,可让求助者自我检测认知、情感和行为,咨询师给予指导、说明和认知示范等。

其次,适应不良性认知的矫正。咨询者可以在咨询过程中通过布置一系列认知作业,使求助者发展新的认知和行为来替代适应不良的认知和行为。比如,比如咨询师指导求助者广乏应用新的认知和行为

然后,建立新的认知在处理日常生活问题的过程中培养观念的竞争,用新的认知对抗原有的认知:在此过程中,要让求助者练习将新的认知模式用到社会情境之中,取代原有的认知模式。

最后,改变自我的认知在此过程中,作为新认知和训练的结果,要求求助者重新评价自我效能以及自我在处理认识和情境中的作用。布置作业的目的是帮助求助者改变求助者潜在的功能失调性信念,重建合理的信念,并且在行为上进行一些训练与指导,协助求助者尽快运用合理信念来改善不良情绪,从而改变自己的不良的行为。

4.2 箱庭疗法的治疗阶段[9]

治疗性介入干预:询问来访者关于沙世界的一些问题,把焦点放在沙盘中的物件上;选择使用治疗性干预方法,例如完形技术、心理剧、心像法、回归法、认知重塑和艺术治疗等技术。

5 总结

从以上研究来看,CBT有着短时性以及科学完整的理论体系、诊断评估和治疗技术,在纠正来访者错误认知与失调行为方面的显著作用,被比较广泛的应用于各类心理和行为障碍的治疗中。但是CBT也存在着自身的不足,该疗法以咨询师或治疗师为主导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来访者本身的自由、自主和独立性。因此,CBT应注意建立平等合作的咨访关系,充分发挥来访者自身的潜力与主动性。其次,CBT强调认知决定人的行为与情绪,认为人的不适应性行为和情绪皆是来源于不合理的认知,过于强调人的意识层面,而忽略了人的无意识层面。因此,该疗法与精神分析疗法相结合,会对情绪或行为障碍有着更为全面、深入的分析和解决。

箱庭疗法不应该仅限于儿童或成年的个别咨询,而是要越来越多地与家庭疗法、集体疗法、认知疗法等结合进行研究。此外,还应注重箱庭疗法的跨文化研究,如在国外进行箱庭治疗时对作品特点的分析能否适用于东方文化背景下的来访者;对于不同地区、不同国度但具有相同症状的来访者能否采取相同的治疗方案等,这些问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总的来说,箱庭疗法作为心理分析技术与艺术和表现性心理治疗相结合的主流发展之一,因为其所独具的魅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将走出心理咨询室,进入到企业、公司之中,成为凝聚团队,缓解压力,自我探索的工具,而不再仅仅是一门心理咨询技术。

[1]江光荣.心理咨询的理论与实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47

[2]DongmeiZhou.AReviewofSandplayTherapy,InternationalJournalof PsychologicalStudies[J].JournalofAbnormalChildPsychology,2009:22-23.

[3]王伟冰,唐平.辨析认知行为疗法与积极认知行为疗法理论基础的异同[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11,32(12):40-42.

[4]张日升.箱庭疗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5]理查德·格里格,菲利普·津巴多.现代心理咨询[M].南海:南海出版公司,2005:423.

[6]王国锋.认知行为疗法的一例个案研究[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7(01):55-57.

[7]申荷永,高岚.沙盘游戏治疗:理论与实践[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8]陈敏.箱庭疗法的效用[J].绥化学院学报,2011,31(06):160-162.

猜你喜欢

求助者沙盘来访者
第五章 一位重要的来访者
Chapter 5 An important visitor第五章 一位重要的来访者
Chapter 1 The beginning of things
沙盘游戏
ERP电子模拟沙盘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应用
沙盘活动设计、实施和反思——以武夷山一中沙盘活动开展为例
放下“应该”,才得自由
拒绝的正确方式
都是生日礼物惹的祸
倪萍不厌其烦的一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