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来点小“乱”,让计算课注入活力

2018-07-07黄少明

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 2018年3期
关键词:被除数小数点竖式

黄少明

(深圳市龙华区振能小学 广东 深圳 518000)

小数除法尽管算理不难理解,但竖式计算对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往届的学生学的效果都不算理想,在竖式计算中出现的错误也千奇百怪,层出不穷。今年再次教小数除法时,我时刻提醒自己注意每一个教学细节,争取把握好每一个教学难点,尽量让学生理解透算理,扎实掌握算法。

在教完《打扫卫生》的第一课时后,发现学生对有余数时,在余数末尾添0继续除的情况掌握较好!但往届学生学到第二课时,也就是不够商1要商0占位,这就让学生混淆了,搞不清添0和商0的区别。想到这个教学难点,结合五(5)班学生的课堂学习现状,我灵机一动,心想要不这节课就来点新玩法,加深学生对这个知识点的印象。课一开始,我先让学生堂上小测两道竖式计算题:32÷5和42÷4,学生基本全对,而且信心满满。此时,我故作神秘地说:“老师再出一道题,我不用下去看你们的答案,都敢肯定有80%的同学会犯错的!”话音刚落,学生纷纷表示不屑,议论纷纷。“要不我们打赌一下?”“好!”定好规则:选三名同学板演计算,只要有一名同学算对就算老师输了,免做一次数学作业,否则老师赢,数学作业增加10道竖式计算题。学生信心满满,一致说好,并跃跃欲试。选人很关键,因为是刚开学不久,我还不认识班上的每一个孩子,所以随机点了一名我不熟悉的孩子,话音刚落,全班就发出失望的声调,自然是我选的这么同学数学成绩不算优秀。“老师肯定选不那么厉害的人啦……”“行!剩下的两名代表由你们自己推选,那样就公平了吧?”学生又兴奋起来了,充满赢的信心,目光一致落在数学成绩最优秀的梁修与身上。“好,梁修与来。”“老师,陆浩恒”……“行,随了你们!”三名代表都确定下来了,全班的目光都集中在这三位同学的身上,站在讲台上的他们即开心,也紧张。我出题了,看似很简单“18÷24”。第一名同学果然不会算,下面的同学看着干着急,觉得没盼头了,硬是要换罗丞曦上去,我破例同意了。这回学生满意了,讲台上全是他们心目中的高手了,个个对他们的表现很期待,其实我也好期待。

或许是背负的期望太高,梁修与一着急就把竖式写成了了,下面的学生看出来了,就忍不住提醒他,我放任不管,任由他们着急,任由他们纠正,任由他们不是一人在做题而是全班在做题,我想或许就在这样的过程中就突破了这一易错点,也打破学生被除数比除数大这一固化认识。我顺势提了一句:“看来,学了小数除法,被除数可以比除数小哦。”这道题格式都统一了:讲台上的三名同学和台下同学的通力合作下,三名的同学的答案统一如下:

陆浩恒同学还验算了结果,证实0.75是对的!这三名同学顺利完成任务,坐回座位去了。“确定不改了?”全班同学都笑着点头,齐声回答“不改了!”我不出声,顺势打起红粉笔在黑板上圈了三个圈。我的这么一圈,下面的学生都懵了,愣住了。“咦,错了?”我肯定地说:“是错了,全错了,错在哪儿了呢?你们细心观察,琢磨琢磨。”有那么两分钟静默的时间,他们都在思考着,我静静地等待。郑津大胆地举起了手,“老师,我看被除数明明是18,怎么变成了180?”郑津这么一说,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和思考!我狠狠地表扬了她,“感谢你的勇气,你敢说出不一样的声音,你的疑问给大家的思考提供了思路,真棒!”“老师,这样一来,被除数确实悄悄扩大了10倍,这也不满足商的小数点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这一结论。”……不一样的声音越来越多了,大家从不同的角度肯定黑板上的做法是不合理的。“问题就出在这里了,那如何才能保证不改变被除数的大小,而又有我们喜欢的0呢?”通过小组讨论,最后大家一致认为,可以把18的计数单位改小一点,也就是18.0。通过全班一起演算,突破当被除数不够商1时,只能商0占位,同时把计数单位改小,也就是在被除数末尾添上小数点和0,再继续除。

通过这样一番说理过后,对于这个易错的难点,我坚信学生是攻破了,而且会记忆深刻。下课后,陈楚倪跑过来跟我说,“老师,这节课好玩!虽然我们输了,呵呵……”看似这节数学课有点乱,但上完课后的我心情还不错。我想,枯燥的除法计算课,如果来点这样的小“乱”,课堂生成的错误资源,为孩子们的学习积累了探讨的素材,丰富孩子们纠错的学习经验,不失为数学课堂注入了活力。

猜你喜欢

被除数小数点竖式
商一定小于被除数吗
错误的竖式
竖式趣题
求被除数
竖式填数
被除数可能是几
调换数字
被除数可能是多少
小数点移到哪去了
超级小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