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电视谈话节目现场录制

2018-02-22马亚萍

西部广播电视 2018年4期
关键词:机位演播室摄像机

马亚萍

电视谈话类节目的制作过程比较复杂,前期准备材料,后期制作包装,谈话节目能否成功,现场录制的过程很重要。

在特定的环境中(比如小型演播厅、室外),主题、嘉宾、主持人、观众等各种谈话元素聚集在一起,然后开始相互作用,最终形成了谈话空间。在整个谈话过程中,主持人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其推动下,谈话过程才能顺利完成。

谈话节目的编导虽然可以对谈话的内容、形式、嘉宾进行选择和设计,却无法预料现场谈话过程中会随时出现的状况。现场录制的过程就是在预期和不可知之间不断变化平衡的过程。

1 录制现场设计

谈话是一种信息交流,而信息交流总是在特定时间和时间地点进行。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录制现场首先是谈话者在特定时间得以展开的场所,这个场所的设计和布置构成了谈话的环境。对于谈话节目而言,现场录制的时间、地点不可能像日常生活那样随意。大多数谈话节目的录制场地是在演播室,只有极少数谈话节目的录制是在外景拍摄,如嘉宾的工作场地或居住场所录制。

演播室录制的优点在于:封闭性强、不易受外界的干扰;设施齐全,技术条件好,主持人易于把控,摄像人员取景熟悉,但演播室也有缺点,就是嘉宾、观众对这个环境不熟悉,看见镜头容易紧张。

谈话节目策划者需要根据节目的定位、风格来选择不同大小的演播室,并对演播室的场景、灯光、座椅摆放、机位设计等进行精心安排。这不仅是为了使观众收看节目时获得视觉上的美感,同时也是为了营造良好的谈话环境,使谈话嘉宾很快融入谈话氛围中。

演播室的大小会对嘉宾的心理产生影响。大小不同的空间会给人带来不同的心理感受。高大的空间给人以空旷、宽阔的感觉,但如果这个空间面积很大,而人又很少的话,会使人产生疏离感,狭小的空间给人以隐蔽、安全的感觉,但容易因为人过多而给人以拥挤、憋闷的感觉。因此,演播室的大小应与参与谈话的人数相符。参与现场录制的人数多少往往取决于现场嘉宾和观众的数量。不带现场观众的节目用较小的演播室就可以。

在演播室中,谈话节目的场地设计一般可分为主景区和观众区。主景区也就是主持人和嘉宾谈话的区域,在现场的中心,观众区是现场观众所在的区域。如何摆放主持人与嘉宾的座位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这是因为真正意义上的交谈,谈话者总是形成一个圆形谈话场,只有这样谈话者才能看清彼此的表情、肢体语言,眼神的交流才最为方便。在主景区座位安排上,存在一个既要便于主持人、嘉宾进行交谈,又要方便现场和电视观众观看的矛盾。不同的谈话节目由于主题风格不同,把座位安排成圆形,看中谈话氛围的休闲式,把座位安排成直线形是看重直面观众的表演形态。目前,大多数谈话节目采取把圆形和直线两者结合起来,把主景区的座位排列成弧线形,或略微变体成直角形、雁阵形。

与主景区相对的观众区的布置应与主景区的配置思路一致。简单地说,就是以直线对直线,以圆形对圆形,以弧线对弧线。

在对演播室的场景造型进行设计时,制片人、美工要考虑到场景造型对谈话参与者心理的影响。谈话节目演播室的场景造型通常是模仿日常谈话的生活环境,以缓解他们的紧张感。

演播室中放置什么材质和颜色的桌椅也要与节目的场景造型风格一致。按中式客厅样式设计的演播室可以放置木质的桌椅和茶具,在西式客厅样式的造型中可以放置各种柔软的沙发。布质、木质、皮质的家具则给人以温暖、舒适的感觉,适合放置在追求平民风格,大众化的谈话节目。演播室场景造型和家具布置还可以根据具体节目的需求进行变化。

演播室的灯光设计也很重要。电视谈话节目演播室的灯光设计在注重良好照明效果的同时,还可以根据节目需求制造特殊光效。

通常,谈话节目的灯光设计采用的是分区分组综合布光方式。分区,指的是对主景区和观众区分别布光。主景区的布光比较重要,因为这里是节目的核心区域。

灯光师在布光时还要想到,主持人、嘉宾、观众虽然大部分时间是坐着说,但也有运动的时候。因此,照明的设计还要考虑到人物静止和运动两种不同状态。

2 电视谈话节目中大屏幕的使用

目前,在大多数国内外的电视谈话节目中,大屏幕已经成为现场经常使用的重要工具。在大多数演播室中,大屏幕通常会放置在主持人与嘉宾的身后,即观众的正对面,以方便观众观看。有的节目为使嘉宾的姿势能舒服些,还在嘉宾的对面或主景区四周布置较小的屏幕,这样嘉宾就不需要转身观看了。

通常,现场录制之前,编导通常会根据节目内容制作一些短片,并设计好这些短片在现场谈话中的时机。在现场谈话开始后,主持人根据情况适时下达指令,如:“下面,让我们来一段介绍”“我们先来看一段短片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接到主持人的指令后编导就会开始播放短片。当然,短片的数量以及每个短片的时长都是有限制的。在时长为一小时的谈话节目中,短片的数量不要超过四个,每个短片的时长也不要超过50分钟。

那么在现场在谈话中。哪些情况下需要用到大屏呢?

2.1 对话题涉及的有关背景,资料进行概括性的叙述

在谈话节目中,对嘉宾人生经历、事迹的介绍以及谈话中涉及的新闻事件、故事的交代通常都是由大屏播放的短片来完成的。

2.2 展现可视性强的内容

可视性强的内容或是主持人难以用语言描述清楚的内容通常会以大屏播放短片的形式展现给观众。比如,当谈话中涉及与电影、电视或者电视剧有关的内容时,光靠口头语言的描述显然无法带给观众直观、感性的感受,此时利用大屏幕来播放相关片段,可以轻易地解决这个问题。

2.3 用于扩展谈话空间

在谈话节目的前期准备过程中,编导有时会通过外采的方式了解一些与嘉宾或谈话主题相关的情况,并把采访情况拍摄下来制作成短片。其内容可以是街头随机的调查式采访,也可以有效扩展谈话空间,使更多人的意见可以得到表达,同时也可以传达那些无法来到现场的嘉宾或不愿意在现场表达观点的嘉宾的心声,让谈话更丰富。

3 现场录制

电视观众看到的谈话节目是经过“电视化”的现场谈话,且不说录制播出的谈话节目要经过后期剪辑,即便是现场直播,电视观众看到的也是经过摄像、导播、视频、音频等各个技术部门处理后在电视屏幕上呈现出的谈话现场。要把现场谈话的氛围真实、生动地传达给电视观众,使电视观众与现场观众一样受到现场气氛感染,就需要各个技术、环节的良好处理与密切配合。同时,摄像师拍摄的素材大多数情况下要经过后期剪辑才能播出,“原始素材带的质量越好,后期编辑就越简单,越有效。在拍摄阶段就为后期编辑着想,可以提高和加快编辑工作的效率”。

在电视谈话节目中,摄像机的数量通常在3~5台之间,摄像机的数量要根据演播室的大小以及观众数量的多少来确定。如果演播室小,观众的数量少或没有观众,那么摄像机数量就会少一些;反之,则摄像机的数量较多,在一些大的演播室中,有时还会配备摇臂摄像机。

这些摄像机承担不同的任务,被放置于不同的机位上,以拍摄合适的镜头。机位决定了电视观众从什么样的角度观看现场谈话。合理的机位设计能够使观众清晰地看到谈话者的动作、姿态和表情变化,能够及时捕捉到谈话中有意思的细节。在谈话节目中,摄像机的机位设计通常采取这样的模式:一台固定的摄像机放置在观众席的正中位置,拍摄演播室的全景画面,以交代谈话的场景。在主持人和嘉宾的身边有两个机位,用于拍摄提问和反应镜头。在观众座位的左右两侧也有两个机位,用于拍摄观众的反应镜头。如果节目是录播,还可以在录制过程中安排流动机位,抓拍一些特殊角度的镜头,以便在后期制作时替换现场错误镜头。摇臂摄像机可以有很大的活动范围和灵活的运作轨迹,拍摄的画面变化丰富。

对摄像机机位的调度是导播负责的,导播是现场指挥各技术工作相互配合的“大脑”,其工作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看监视器,切换画面。导播负责监视多台摄像机的监视器画面,随时根据节目进程选择最佳画面播出,导播选择的画面会在主监视器上呈现出来。第二,观看编导写好的文案提纲。第三,掌握好开始、结束的时间。第四,监听声音。第五,下达制作命令:导播给摄像师下达指令,要求他拍摄自己需要的画面。导播给调音师下达指令,使音响效果配合良好。第六,随时应付各种突发情况。

在节目开始之前,导播通过对讲机询问演播室中每个岗位的准备情况,并告知主持人哪台摄像机首先拍摄。导播还要提醒每个人注意第一个指令并检查录像、摄像和音响等技术环节是否准备好。在节目录制过程中,导播要准确地向有关人员发布口令,切换画面。如果是直播,还要加上字幕、背景音乐并对画面进行特技处理。

在上述这些工作内容中,导播对机位进行调度并选择合适的镜头是最重要的,导播需要同摄像师形成默契配合,以简捷、准确地语言传达出自己的要求。导播选择镜头时,要根据发言的主体和谈话的内容进行。一般来说,现场是谁发言,就切换到发言者的镜头,适当穿插观众的反应镜头。在谈话过程中,应注意及时插入观众大笑、鼓掌等反应镜头,以此表现谈话氛围。导播在切换镜头过程中有时难免出错,这时一定要保持镇静,想办法弥补。比如,镜头的构图不好就给设想下达指令,慢慢平稳调整;如果镜头没有拍到主体,就渐渐平稳地移到主体。在节目录制过程中,导播必须全神贯注于现场的谈话,根据谈话的脉络、气氛做出判断和预测,及时下达指令,使摄像师能够迅速捕捉到有趣的细节。如果现场发生出人意料的突发事件,导播不要轻易停止录制,也不要盲目地匆忙切换画面,因为这样的即兴事件很有可能是节目中最精彩的一部分。

猜你喜欢

机位演播室摄像机
新闻演播室灯光应急保障系统探讨
附着全钢升降脚手架不同步升降性能研究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机位排布优化方法及应用
不停航施工机位限制运行分析
县级电视台虚拟演播室技术的应用
摄像机低照成像的前世今生
新安讯士Q6155-E PTZ摄像机
超越常规 更进一步 5月24日上午场9机位实拍图解
如何消除和缓解“摄像机恐惧症”
高清新阵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