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标题的个性化制作分析
2018-02-22谢南南
谢南南
(尼勒克县文化体育广播影视局,新疆 伊犁 835700)
一、新闻标题概述
“看书看皮,看报看题。”标题作为新闻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要求新闻工作者必须精心制作。一个好的新闻标题能够产生巨大的魅力,吸引受众的眼球,撩拨他们的心弦。
标题通常被用来指代整篇的新闻内容和主旨。
第一,提示新闻的主要内容,点明报道主题。新闻标题的提示功能是指它能用精练的文字将新闻中最重要、最引人注目的事实呈现给读者。
第二,评价新闻内容,为报道定基调。读者阅读新闻,主要是从中了解外界正在发生的不断变化的事实,而对新闻中变动事实的提示,应是标题各项功能中最主要的功能。
第三,吸引读者,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
二、新闻标题的个性化的含义及特点
新闻标题的个性化的含义:个性化是指个体存在的个别差异性及特殊性,把它融入新闻标题中,就是指新闻标题具有个性。新闻标题的个性化是新闻标题区别于其他题材标题的最显著的特征,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特殊性。
三、新闻标题个性化制作存在的误区
新闻标题对于受众而言是第一个视觉冲击波,它对传播信息、沟通受众、引导舆论、表现主旨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当下许多人为了达到某种传播效果和宣传力度,盲目地追求新闻标题的个性化,从而步入了新闻标题个性化的误区。透视当下一些报纸新闻标题的制作误区,突出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题文不符
一是标题标出的新闻是一回事,报道正文中讲的却是另外一回事,题文明显不相符。
二是故弄玄虚,即故意将标题写得云山雾罩、模糊空泛,使读者读完之后也不知道新闻报道写了些什么,有点摸不着头脑。
三是故意在制作标题时运用夸张、煽情或者低俗的手法极尽渲染之能事,只为吸引读者。
(二)词不达意
新闻标题的语言不能很好地表达新闻报道的内容和主旨,容易让读者产生歧义或者误解新闻报道内容,这也是新闻标题比较突出的问题之一。
一是雅俗表现不当。雅是指新闻标题具有文学性且富有文采,但不能过于咬文嚼字、堆砌辞藻;俗是指新闻标题具有大众化、通俗性特征,但不能低俗、粗俗。
二是褒贬词性不明。汉语词语具有不同的感情色彩,即使是同一个词语,用到不同的词句中词性也不同,褒贬色彩也会大相径庭。
(三)逻辑混乱
在制作新闻标题的过程中,有些记者或编辑为追求精练,常常不按照语言的逻辑规律随意变换语意的承接、转换等关系,使得标题的语义表达支离破碎,主题逻辑关系混乱无序,让读者产生歧义。
四、如何制作个性化的新闻标题
标题是报纸版面上的“栅栏”,是帮助读者选择所阅读新闻信息的向导和广告牌,是引导读者理解新闻主题、阅读新闻内容的纲要,更是满足读者获取新闻信息需求最直接、最便捷、最省时、最有效的手段。因此,只有让新闻标题的制作走上个性化道路,才能虏获更多读者的心,获得更多读者的青睐。
(一)给新闻标题增加新鲜潮流元素
目前,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在通过报纸或网络了解新闻时,通常会先看标题,然后再决定是否看详细内容。所以,新闻标题就显得尤为重要。
1.巧用流行词语。目前,我国的网民规模庞大,网民高度关注国计民生,国际、国内发生的事情通过网络快速传播,这是在事件传播中产生流行语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些流行语以难以想象的速度传递到了社会的各个角落,同时也进入了新闻标题之中。
2.巧用方言。一个好的新闻标题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让人过目难忘,但是怎样才能提高新闻标题的吸引力、说服力和感染力呢?这就要求“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而巧用方言,将方言融入标题不仅可以生动形象地诠释新闻事实,还能增强标题的可读性和人情味。
(二)巧用修辞格
修辞格是新闻标题的一把利器。大量的事实证明,灵活运用各种修辞格,是实现新闻标题个性化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三)给新闻标题增加词性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把人自身的运行规律与新闻事件的运行规律结合起来,在新闻标题中用描述人的动作、状态、名称的词来描述新闻事件,让新闻标题更加形象。
1.巧用动词短语。动词短语形式的标题能细腻地描绘动作、行为、心理状态,突出动作行为本身的态势,使标题呈现强烈的动态,渲染气氛、增强感染力。
2.名词短语入标题。加入名词短语的标题,一般通过名词活用,感情色彩的移入来突出、传递特殊的意义。此类标题有侧重、有选择地概括部分内容,甚至只引出某种现象、背景以设置悬念,富有鲜明的特色,蕴含丰富的情感,在新闻版面严肃的基调中增添了几分活跃的情致,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如:
(主题)歧路口的“笑面人”
标题中的“笑面人”是用名词短语的形式做标题,但它更侧重的是感情色彩的移入,想要使读者清楚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感情基调,以激发读者的情感共鸣。
[1]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新闻标题选评》编写组.新闻标题选评[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103-108.
[2]陈卫星.传播的观念[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52-56.
[3]胡兴荣.新闻哲学[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