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体上中国“他者”国家形象研究
——以BBC、CNN在Twitter上的发文为例
2018-02-22张兆卿
张兆卿
(中国传媒大学,北京 100024)
皮尤中心2018年针对全球38个国家的报告显示,在发达经济体、新兴经济体及发展中经济体中,超过30%的人会选择通过社交媒体获取新闻资讯。[1]在互联网发展的今天,欧美乃至全球范围内的受众获取新闻的媒介渠道正从传统媒体转移到新媒体,甚至是社交媒体上来。社交媒体在信息传播中的重要性和影响力日益凸显。探究西方主流媒体在社交平台上对中国他者形象的建构,有利于了解西方自我中心视角下呈现的中国形象,对中国软权利建设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他者”与国家形象研究流变
对“他者”的研究是从个体主体性开始的。黑格尔认为,“他者”是“被自我意识当作异于自己而存在着的东西”,[2]也就是说,对他者独立意识的否定是自我意识产生的前提。萨特和黑格尔都认为主体与他者之间存在的基本关系是冲突。[3]这从本源上反映出对他者的认识,是作为附属物冲突性来界定的,而非对话性、互动性的。现象学创始人胡塞尔强调主客体意识的互动性,两者在互动中建构意识。法国存在主义学者作者、女权运动的创始人之一波伏娃在《第二性》中提出女性被内化为男性的他者存在。萨义德在《东方学》中对西方建构的东方化的他者展开了批判。
“他者化”不仅是指身份认同问题,更是形象建构问题。李希光从政治学领域对国家形象进行研究,其在著作《妖魔化中国的背后》中第一次完整提出“妖魔化中国”的概念。薛可和梁梅从刻板思维的符号学视角,对纽约时报报道的“西藏事件”进行了研究。国内外学者对于西方主流传统媒体对中国“他者”形象的研究,主要是通过研究具体媒体对中国具体事件或具体议题的报道进行的。国内学者研究普遍得出的结论是,西方媒体报道有失公允,报道多呈现负面。
二、研究设计
本文以Twitter平台上BBC与CNN两家媒体2017年6月至11月共计359篇涉华推文为研究对象,从中国政治、经济、社会、中国与国际社会关系四个维度,力图呈现一个西方自我视角下建构的中国“他者”形象。推文界定为所有推文形式,包括文字、引述转发、视频、图片(含照片、漫画和图表)等,但不包括广告。
三、分析与探讨
(一)中国“他者”国家形象刻画
第一,两家媒体将中国政治形象刻画为中国政治发展集权化;在香港地区存在诸多形式的抗争;中国加强地区军事存在,挑起地区军备竞赛。对于中国“他者”政治形象的刻画,离不开西方自我政治发展的比对。单就BBC与CNN涉华推文来看,其主要是对中国与西方政治社会的偏离进行差异化描述,形成异质化政治环境空间。异质化空间存在模糊的可能性,也就是中性立场,但对于西方受众来说,当这一空间被描绘成神秘、冲突、控制与反控制时,异质化的政治空间就陷入了冲突的框架。在这一框架中,中国所有的合理动作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历史性政治改革成为政治阴谋,庆祝性的“辽宁号航母访港”被解读为“武力炫耀”,程式化的阅兵被解读为“秀肌肉的控制力”。
第二,经济上,两家媒体在Twitter上描绘了一个经济发展平稳、互联网产业蓬勃发展的中国。英国属于传统经济金融强国,从BBC的Twitter推文数量可以看出,其更加注重报道中国经济形势的发展。中国经济进入新时代,步入稳步、高质量增长阶段,BBC推文China’s economy grows faster than expected(比预期增长更快)是对中国经济发展新形势的肯定。美国在自己注重的优势领域与中国他者公司作比较,一方面凸显中国科技产业的创新发展形象,另一方面也体现通过与他者的对比,认识自我存在和发展的意义。
第三,在社会发展层面,两家媒体描绘了一个人权问题突出、法制道德问题频发、互联网审查机制异常严苛的中国“他者”形象,主要表现在言论自由无法保障、不同政见被打压、学生弱势群体及动物权利遭受侵害等。西方用“绝对自由”“反抗”等价值观对标中国“他者”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问题,对中国“他者”的社会形象进行简单的标签化处理。例如,“强大的政府采取残暴措施打压异见分子”的标签简化的是政府行为,将国家机器运作途径简单概括为“收监”(jail)、“镇压”(crack down)、“监管”(censor)等。在几乎所有的人权类推文中都用到了“crack down”(镇压)一词,简单化的词汇重复给中国政府贴上“野蛮单一行为”的固定标签。仔细分辨,这些推文省略的是新闻“5W”里面的Why(为什么),强调的是针对how(怎么做)的立场情绪化放大。
第四,在中国与国际关系问题上,两家媒体都建构了一个在国际气候变化议题上负责任的中国形象,但同时也都建构了一个与周边国家有领土争端且恃强凌弱的中国“他者”形象。从凝视者的视角看,作为他者的中国,不论是中俄联合军演,还是“一带一路”倡议,都是挑战西方中心主义、颠覆现有世界秩序的行为。BBC与CNN推文强调中国在气候问题上的担当,并予以肯定,这也反映出凝视者从被凝视者身上发现、反思自我行为的互动性。
(二)中国“他者”形象刻画途径
BBC与CNN在Twitter上对中国“他者”身份的建构主要是通过对中国“他者”呈现的差异进行异质化描述,并在描述过程中对事件进行简单化叙述,对中国形象进行标签化处理,通过一种凝视与被凝视者的关系,建立自己的权威,建构中国“他者”形象。
对中国异质化的建构就是对“精心谋划的差异”选择性描写放大,引发与西方主流价值观的冲突。从BBC与CNN涉华推文中不难发现,作为异质化的中国政治体制,充满着暗箱操作的非民主行为。在这一民主制度中,压迫与抗争、统治与反抗,后者都符合西方个人中心主义的价值观,其所有的行为都可以被谅解,个人在国家面前的作为成了一种“合情合理”的选择。
“他者化”的身份则是简单化、标签化、定型化表征差异。在BBC与CNN的推文中,标签化的中国形象推文比比皆是,打击人权卫士、侵害言论自由、严格监管互联网、威胁周边国家安全等等,这些定型的形象来自长期以来西方新闻报道建构的中国形象。
四、启示
凝视和被凝视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凝视者通过对他者的凝视可以认识到自我的身份和定位,树立权威,他者也在其中被建构。凝视的双方自我和他者存在不平等性,从哲学上来看是一种主体之于客体的霸凌。在互动过程中,除了通过被凝视者确立权威外,凝视者也会审视自己。列维纳斯认为真正的伦理情怀是:承认我与他者的不对等,我始终是为他者服务的,而我不求获取任何回报。这带有理想主义情怀的话语反映出他者与自我关系和谐共生的本质。如果自我和他者地位注定无法对等,那建构一个真实且公正的中国形象便应该是西方媒体应有的伦理追求。
认识自我的过程也是一个批判反思的过程。不可否认,我国的“他者”国家形象存在较多负面信息,但批判反思让我们认识到,我们也不能完全陷入完全的自我东方主义,认为负面的就是错误的、妖魔化的,不然也会掉入前人研究的结论中,即中国就是被妖魔化的中国,中国的他者性就是完全被他者化的他者。
[1]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M].商务印书馆,1962:117.
[2]张媛.从他者之镜看全球化语境中的文化认同与文化差异[D].湖南大学,2012.
[3]孙庆斌.为“他者”与主体的责任:列维纳斯“他者”理论的伦理诉求[J].江海学刊,2009(4):6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