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新闻工作者道德自律与主体坚守
2018-02-22张清竹
张清竹
(肇源县新闻中心,黑龙江 大庆 166500)
一、前言
我国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对于新闻行业而言,不管是新闻发布、信息反馈、新闻加工,还是新闻来源、信息接收等,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时期对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闻工作者肩负着舆论引导和社会瞭望的重要使命,因此提升他们的道德素养很有必要。
二、“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新闻工作者道德自律与主体坚守意识缺失的原因
首先,新闻工作者并非专业的法律人员,更不具备执法权,但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在遇到棘手、突发事件时,最先想到的却是记者而非法律。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助长了新闻行业的不良风气,使记者错估自身的能力和职责。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多记者打着新闻的幌子,借助受众赋予的舆论监督权以权谋私,丧失职业道德,同时也破坏了新闻工作者在社会大众心中的威严形象。
其次,“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为新媒体事业的发展创造了广阔的空间,加快了新闻的传播速度,在无形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很多新闻工作者由于不能抵抗金钱的诱惑丧失了职业道德,甚至迷失自我,对新闻行业的公信力造成了严重影响。
最后,从客观的角度分析,在新闻播出过程中,我国在新闻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方面的规范和监督机制并不完善,社会大众在这一方面所能贡献的力量也十分有限。在很多发达国家,新闻工作者一旦被人们发现弄虚作假,往往会承担十分严重的后果。例如,美国记者贾尼·库克在新闻造假事件被揭穿之后直接被新闻界“封杀”,可见惩罚力度之大。相比之下,我国在这方面仍存在欠缺,很多职业素养不高的记者心存侥幸,新闻造假事件屡屡发生,影响了新闻工作人员的主体坚守和道德自律。[1]
三、“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新闻工作者实现道德自律与主体坚守的有效途径
(一)严格遵循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
1.提升新闻时效性、真实性。任何情况下,新闻工作人员都应本着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进行报道,在报道之前还应仔细甄别信息的真实性、可信性,之后才能将消息传播给大众。在报道新闻的过程中,新闻从业人员要勇于探索真相,不能一味地为了博眼球而加工和夸大新闻事件,甚至杜撰等。
2.提升新闻客观性。在新闻报道的过程中,新闻工作者要严格按照事件的真实面目进行报道,并且在报道过程中不能掺杂个人情感,以提升新闻信息的客观性。在报道形式上,新闻工作人员应尽可能做到全面、公正,通过客观陈述避免主观因素对新闻真实性产生影响,从而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把新闻真相呈现在受众面前。
3.提升新闻信息的完整性。确保新闻报道的全面性和完整性至关重要。新闻从业者应在综合多种因素和信息的基础上,为社会大众提供全面、完整的报道。因此,在报道新闻的过程中,首先要确保新闻资料的完整和全面;在报道时应力求详尽,不可忽视细节,要保证受众在浏览新闻之后能清楚地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
(二)新闻从业者道德自律与主体坚守
1.提升和培养职业道德认知。在这个过程中,新闻工作人员应全面掌握和了解相关的职业道德规范,并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积极学习、归纳,主动向行业模范学习。另外,任何情况下,新闻工作人员都应保持理性思考,将自身行为与职业道德规范进行对照。这有利于新闻工作人员及时发现自身的缺陷并及时改正,不断更新自身的道德观念。在报道新闻的过程中,新闻工作人员要善于深入社会生活,从实践出发探求事件真相,以此提升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只有真正深入生活才能获得真实的体验,强化心理认知,从而才能在报道中传递出真情实感。另外,新闻工作人员还应善于交际,通过沟通加强与被采访者的情感联系,在双方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唤起新闻从业者内心的职业道德情感。[2]
2.增强职业道德行为选择能力。新闻工作人员在选择职业道德行为的同时也选择了一种责任,不断积累道德经验并将其付诸实践,可潜移默化地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并逐渐形成有效、完善的知识系统。另外,正确理解职业道德和责任,也是增强新闻工作人员职业能力的重要途径。
除此之外,强化新闻工作人员的道德行为选择能力也很关键。这直接影响新闻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对促进他们形成健全的人格也有一定的作用。在行为实践环节,要保证手段和目的统一,以此提高新闻质量,完善新闻人员的职业道德人格。
四、结语
新闻工作者肩负着引导社会舆论的重要使命,因此他们一定要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和道德底线,否则将导致严重的不良后果,甚至影响新闻行业在受众心中的良好形象。因此,在当前的“互联网+”时代背景下,这个问题应引起新闻行业的高度重视。
[1]王传领.试论移动互联网时代传播主体的自律性与道德底线——以“电影《二十二》表情包”事件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17,8(18):37+101.
[2]郭社军.马克思主义新闻道德观及新闻工作者的自律[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14(45):4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