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语权研究文献综述
2018-02-22刘荣武汪雨薇
刘荣武 汪雨薇
(广州市越秀区互联网新闻舆情中心,广东 广州 510000)
一、话语与话语权
“话语”最早是语言学中“讨论”的概念,有学者对“话语”作了界定:“‘话语’(discourse)通常有两种理解:狭义的理解是与篇章(text)相对,指口头说出来的一句句话;广义的理解指言语交际行为体现出来的由词句构成的言语表达形式,它既可以是口语体,也可以是书面体。”[1]但话语问题显然不仅仅是语言学问题,因为在完整的言说活动中,话语传递的信息不局限于语言因素,还有大量超语言因素存在。20世纪,话语概念突破了语言学的界限,逐步扩展到了其他领域。福柯在对话语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指出话语实践运作过程中的权力关系,他认为权力渗透到个体的生活之中,每一个细微的生活细节都渗透了权力,一个人总是想要控制另一个人,权力无所不在、无所不及,权力并非与普通的个体无关的东西。而在话语的发展史中,权力始终是与话语如影随形的,话语最终发展成为一种权力,这便是“话语权”。
郭继文曾在其文章中指出:话语权,即为了表达思想、进行言语交际而拥有说话机会的权利。从个人的角度来看,它属于表达权的一部分,是公民对其关心的国家事务、社会事务及各种现象提出意见和发表意见的不可剥夺的民主权利;[2]从群体的角度来看,“话语意味着一个社会团体依据某些成规将其意义传播于社会之中,以此确立社会地位,并为其他团体所认识的过程”。[3]话语与权利不可分,真正的权利是通过“话语”来实现的,“话语”不仅是施展权利的工具,而且还是掌握权利的关键。[3]
二、话语权相关文献研究
(一)缺乏话语权理论本体研究
笔者以“话语权”为关键词,检索《国际新闻界》《新闻大学》《新闻与传播研究》《现代传播》得到19篇相关文献,在19篇文献中,无一篇文献研究话语权理论本体。
目前,“话语权”这一概念在国内被频繁使用,不同学者在不同的学术领域都多次提到对于“话语”“话语权”的理解,有人论述女性文学与女性主义的话语权,有人论述中国农民的话语权,有人研究网络社区的话语权,而更多的学者则是运用这一较为复杂的概念进行文本分析,却很少有学者能够系统地梳理“话语”与“话语权”理论的发展,对话语的建构、更迭、解构、重构进行理论化的论述。
(二)“提升国际话语权”话题研究乏善可陈
笔者通过梳理19篇文献,发现有关“提升我国国际话语权”话题的文献达8篇。这些文献分别从以下角度进行研究论述:
2016年发表于《现代传播》的《西方“私有财产权—自由”话语范式与马克思的破解方式— —对提升中国价值观念国际话语权的启示》提出,“提升话语权”的前提是“破解话语霸权”,而“破解话语霸权”的关键是破解旧的“话语范式”。
2014年发表于《现代传播》的《外交构想力与中国在非洲国际话语权的提升》一文,主要提出外交构想力作为一种塑造国际规则和设置国际议题的能力,是软实力的构成要素之一。
2013年发表于《现代传播》的《NGO与中国在非洲国际影响力及话语权的建构》的主要研究内容为NGO是一国建构国际影响力及话语权的重要主体,是必须重视并需要借助的巧力量。西方借助NGO在非洲既建构了自身的影响力及话语权,又有效抑制了中国软实力在非洲的提升,中国应当通过NGO走进非洲,抢占自身的话语权。
2012年发表于《现代传播》的《从国际传播技术范式变迁看我国国际话语权提升的战略选择》主要从我国要想建构与自身实力相应的国际话语权,应在此次传播技术范式转移中争做主导者,而非后期跟进者。
2010年发表于《现代传播》的《让世界认识真实的西藏— —兼谈如何把握涉藏外宣话语权》主要探讨通过“北美之行”这一事件,提出在国际中占领话语权需要主动参与国际议程设置,利用西方传播平台传播我们的话语,善于使用受众能够接受的方式。
2009年发表于《现代传播》的《全球传播中的中国话语权建构》提出了我国建构国际话语权的几点建议:首先国家要完善对外传播政策;其次做大做强对外媒体,改革对外报道活动;最后利用非新闻媒体途径对外传播。
《现代传播》中的《再论一流媒体与中国的话语权时代》一文主要探讨的是在国际话语权发生变化的大背景下的国际舆论现状与我国所处的有利及不利的形式,并且进一步提出我国建立一流媒体争夺话语权的有效路径。
《现代传播》中的《中国大众传媒的话语权亟待提高— —从“3·14”拉萨事件到“7·5”乌鲁木齐事件报道为例》一文主要从两例事件入手,探究西方媒体如何运用报道方式来巩固自身话语权、抹黑中国,进而得出“中国需加强自身国际话语权巩固自身意识形态安全”的结论。
虽说不同学者从不同的领域探讨了我国如何提升国际话语权,但是以上文献多从国际话语权建构的大角度切入,缺乏实证研究,最终导致不同立意的文章得出的提升我国国际话语权的方法路径相似,基本可以概括为打造一流媒体、提升技术、提升国际议题设置能力。并且针对国际话语权命题,多数学者从加强国际话语权角度出发,但随着新传播技术的发展,发展中国家后起直追,国际话语模式发生了改变,因此研究目光不能局限于话语权的建构,应当重视我国如何与西方国家争夺话语权,以及西方媒体报道我国相关事件运用的方式及话语的变化等方面。
(三)话语权重构成为关注的新话题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媒体在很大层面上打破了传统媒介生态中的话语垄断态势,网络成为公共话语生产的重要形态,公众有机会得到形式上的言论赋权,因此社会话语权得到了重新配置,社会话语权重构随之成为学术领域探讨的新课题。
近三年来,国内学者研究新话题多集中于新媒体时代下社会话语权利分配、话语权重构等命题,如《医患关系中的话语权重构》一文中,作者以4个案例为切入点,讨论了话语生产、话语整合和秩序重构三个向度,分析了医患关系中的四重话语,最后研究发现新媒体赋予公众更多的话语权,社会话语出现分流等结果。有另一些学者主要关注新媒体时代下话语权重新配置的社会意义,以及随之带来的一些问题,如网民在拥有话语权后容易走向话语霸权、为抢占话语高地而丧失诚信、制造虚假舆情、话语权使用极端化以及话语失范等,从而提出政府在新话语机制出现时应当如何进行有效的公共管理。
三、结语
以四大核心期刊中“话语权”相关文献研究来看,在研究方法上,缺乏实证研究,多为整体形势的分析;从研究话题上看,多为如何建构国际话语权,缺少对于我国国际话语权争夺现状的具体考察;从研究对象来看,多为政治事件、医疗事件等,缺少对于突发公共事件的考察。因此,对于“话语权”话题的研究,国内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在研究方法上要注重实证研究,并注重量化分析与质化分析相结合;注重具体事件分析,以当下的背景考虑国际话语权问题,不能仅限于如何建构话语权的初级阶段。此外,近几年国外媒体在对华报道的话语体系是变化的,对于这种变化也应予以关注。
[1]骆峰.论权势话语与语言规范[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2005(1):31.
[2]马圆圆.网络话语权的出卖现象研究——以网络“水军”为例[J].新闻爱好者,2009(17):44.
[3]王治河.福柯[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159,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