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框架理论看电视新闻选题的重要性

2018-02-22

新闻研究导刊 2018年2期
关键词:电视新闻选题框架

吴 静

(重庆广播电视集团总台 电视新闻频道,重庆 400015)

从1958年北京电视台播出第一档电视新闻节目到如今各类电视新闻如雨后春笋般竞相发展,我国电视新闻已走过了60年的历程。在这60年中,电视新闻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过去依靠单一线人爆料到现在的全民参与提供线索,电视新闻线索的来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电视新闻线索内容日益丰富,增加了电视新闻生产者与观众之间的多向互动,给予观众一定的公共话语权,但由此带来的不良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电视新闻是目前我国最权威以及影响最广泛、最深刻的新闻题材之一,所以构建积极的新闻选题框架对社会整合、舆论引导尤为重要。

一、框架理论对电视新闻选题的启示

“框架”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心理学领域,由加拿大心理学家贝特森提出,其认为框架是一种人们指认、了解以及认定行事经验的心理基模。在社会学领域,多数学者通常参考美国社会学家欧文·戈夫曼的《框架分析》(Frame Analysis)一书,认为“框架”帮助人类建构某种特定现实,回答如何影响人们“怎么想”的问题。[1]盖伊·塔奇曼更是从新闻业的角度具体解释了“框架”。塔奇曼认为,新闻是人们了解世界的一扇窗,做新闻的过程就是一种在墙上开窗户的过程,可以做前窗,也可以做后窗,可以做方形的窗,也可以做圆形的窗。通过不同的窗户,人们就可以看到不同的世界。这个开窗的过程就是框架建构的过程。新闻机构时时刻刻处于复杂的社会环境之中,与社会进行信息的交换与能量的交换,其传播行为会被各种社会因素影响。因此,这个建构过程不仅需要新闻机构感知社会环境,而且需要受众的参与。新闻机构不仅应该传播受众想知道、需要知道和应该知道的信息,并且通过提供议题、控制议题权重、提供语境等来规范这些信息的意义。

因而,从框架理论来看,作为当前主流新闻媒体中坚力量的电视新闻要构建好积极的选题框架以起到整合社会、引导舆论的作用,一方面需要了解受众感兴趣的内容,同时更应该基于社会文化环境,特别是当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环境,为受众提供丰富的、符合时代潮流的信息;另一方面要通过提供选题、控制各类选题的权重、提供适当的语境等来规范这些信息的意义。

二、“参与式新闻”模式下,电视新闻选题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信息发布的门槛逐渐降低,信息发布的成本日益低廉。由此带来的是越来越多的民众开始借助论坛、博客、微博等,以文字或视频的形式发布自己耳闻目睹的新闻现场资料,或是补充、评论、质疑已报道的新闻事件,形成了媒介信息内容的空前丰富以及“弱小孤寂者也能发出声音”的新趋势。这种民众参与新闻生产的趋势,学界也将其称为“参与式新闻”[2]模式。这种“参与式新闻”模式对于电视新闻选题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一方面,“参与式新闻”向民众开放信源,丰富了电视新闻的选题。例如,由重庆电视台和重庆人民广播电台联合开办的重庆视界网就专门开设了“报料”一栏。依托互联网、移动通信网等新兴信息网络,重庆视界网为民众提供了交流的渠道,任何人都可以登录该网站,为新闻提供线索;与此同时,重庆电视台的相关工作人员也会对该线索作出及时的回复。选题的来源不再拘泥于热线电话等单一的形式,简化了过去热线电话提供线索的繁杂手续。此外,传统的电视新闻虽拥有强大的内容生产力、专业化的新闻传播理念和运行机制,但在互动环节上存在着先天不足,在新闻选题上,线索源多来自某些固定的线人,新闻主题也较为单一。但在“参与式新闻”模式下,电视媒体可以通过民众提供的选题或者参与讨论的话题,更为全面、具体地了解受众感兴趣的内容,使得电视新闻的选题更贴近民众,显得更为丰富。

另一方面,在“参与式新闻”模式下,民众临时性地、自发地参与新闻报道,虽然弥补了选题单一的不足,但在新闻真实性、客观性上容易有失偏颇。部分民众提供的新闻选题容易加入自己的主观情感而忽略部分真实;或者为了达到一己私利而故意放出假的新闻选题;抑或是趣味低俗、能量负面,等等。因此,电视媒体如果不对新闻的选题加以筛选、控制的话,其负载的话语权利极易在新闻传播过程中扩散,一些偏激的话语内容极易传播出去,长此以往势必不利于社会的整合。所以,电视媒体在这种“参与式新闻”模式下建构积极的新闻选题框架以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显得更为重要。

三、电视媒体应该努力构建积极的新闻选题框架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党的新闻舆论工作。2013年8月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2016年2月19日召开的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等都明确指出要适应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的新情况,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坚持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建设新阵地,运用新科技占领信息传播的制高点。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更是指出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提高新闻舆论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社会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需要所有社会成员对其有一个“共识”,电视这一媒体在形成共识中就发挥了巨大的作用。[3]特别是电视新闻所具有的权威性与可靠性,给受众以相当同质的社会真实的同时,也对国家发挥舆论导向作用有重要意义。

因此,面对媒介技术发展下“参与式新闻”给电视等传统媒体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作为我国目前影响力最大、影响范围最广的电视新闻,一方面应该主动参与媒介融合,以互动等形式了解受众感兴趣的内容以丰富选题内容,为受众建构更为全面、更为立体的世界。另一方面,正如框架理论提到的那样,社会现实是繁杂多样的,却也是经过电视媒体筛选的。电视媒体在选用这些不同的人提供的信息时,既要考证信息的真实性,又要注意这些选题背后蕴含的价值观。同时,框架理论认为,媒体对民众认识社会现实、理解世界起着重要作用。受众容易在潜移默化中被电视媒体所希望构建的形象、价值观影响,特别是在电视等媒体相对固定且不断重复的新闻选题框架下影响更甚。因而,电视新闻要加强新闻的舆论引导力、影响力,建构积极的新闻选题框架,就要挑选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闻选题,合理控制各类新闻选题的权重,从而起到正确引导社会舆论的作用。

[1]陈秀超.框架理论视野下国际政治冲突报道研究[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6.

[2]魏曦英.“参与式新闻”对传统新闻生产理念的解构[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15(02):138-141.

[3]张慧娟,肖燕怜.中国新闻奖之电视新闻框架分析[J].今传媒,2017,25(06):69-70.

猜你喜欢

电视新闻选题框架
框架
K-框架和紧K-框架的算子扰动的稳定性
广义框架的不相交性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谈诗词的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电视新闻中的图片应用
论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之路
关于原点对称的不规则Gabor框架的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