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的勇气 创新的力量
——央视栏目《等着我》带来的启示
2018-02-22徐利红
徐利红 王 君
(灌云广播电视台,江苏 连云港 222200)
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的《等着我》是全国首档国家力量全媒体大型公益寻人节目,也是2014年中央电视台重磅推出的全新公益栏目。旨在发挥国家力量打造全媒体平台,帮助更多人圆自己的寻人团聚梦,它既是一档节目,也是一次国家力量在全民范围的公益寻人活动。栏目组团聚各方力量,有民政部、公安部等国家部委力量,公益明星、志愿者和广大热心公益的观众群,致力于帮您找到您希望重逢的任何人,包括亲人、闺蜜、走失的家属、战友、恩师等等。
这档栏目推出之初,笔者原以为是一档为寻找被拐卖的妇女、儿童的栏目,没有引起笔者的特别关注,唯一让笔者关心的是昔日央视第一当家花旦倪萍今日的风采又将如何?偶然看了几期,就放不下来了,有种欲罢不能和不吐不快的感觉。其实,几期看下来,吸引笔者的并不是倪萍大姐的主持,而是每一个委托人背后悲欢离合、催人泪下的情感故事。“为缘寻找,为爱坚守”,每当“希望之门”打开的那一刻,所有的观众都和委托人一样屏住呼吸,悬着一颗期待的心,希望看到那个人,有足够的悬念,更有情感的撞击和迸发。每当看到被拐卖的孩子重新与失散的父母亲人团聚时,每当看到失散多年的战友、同学、朋友、师生重新谋面时,笔者的心灵深深地震撼着——《等着我》做了件多么令人敬佩且功德无量的事啊!
知名主持人倪萍主持这档节目似乎有些吃力,精气神均略显不足。曾经的倪萍委实是一个煽情高手,但是在这里,她没有抢戏,更没有煽情,几乎是本色主持,她与委托人的一问一答,寥寥数语,就把人物命运的故事展现开来,展现了主持人的人格魅力,凸显了节目特色。
在现实生活中,有大量急于寻找某人的信息,但由于没有即时动态的“新闻性”而一直无法找到适合的表达方式。而央视此次选择用搭建公益平台的方式,整合包括政府部门、民间公益机构和公益人士的方式,将政府、企业和民间力量整合起来。通过网络和电视搭配的方式,将此前媒体不好参与和介入的“寻人”类信息做成了一个感人至深的促进社会文明的节目,其社会效益不可低估。
当然,仅有“主心骨”而没有相应的手段作支撑,再好的主题也无法取得好的宣传效果。这其实是许多正能量节目面临的共同问题,即在新媒体时代,受众的习惯和品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公益节目要用什么样的方式尽可能多地吸引观众的关注呢?《等着我》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得不错,可以起到范例的作用:
其一,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交互性。新媒体传播是双向的,尤其是通过网络,在公益传播的过程中可以及时得到受众的反馈信息并促进受众主动再传播,节目不仅利用微博、微信等移动互联网工具,而且建立了专门的寻人网站,搭建起一个既是信息收集,又是影响力发散的平台,较好地弥补了电视媒体单向传播的不足。
《等着我》在制作和传播过程中,较好地遵循了电视媒体参与公益事业的又一个特色和原则,即非强迫性。栏目组在题材选择、表达方式、主持人、表演嘉宾以及节目参与形式方面,都非常注重看点和可关注性,几乎选择的每一个人物都有值得关注的点,这对于一个综艺节目来说至关重要。公益并没有被诠释成一件机械与无趣的事情,这对于新时代的传播也是至关重要的。
此外,表达方式的多元性在《等着我》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这也是电视媒体传播公益的一个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节目的各种多媒体包装,电影手法和音乐的运用,讲述故事的方法,都更加生动、富有创意,进而深入人心,达到更佳的传播效果。
当然,《等着我》的影响力还有赖于央视巨大的资源整合能力。在这个平台上,我们看到无论是相关职能部门的支持和配合,还是志愿者和公益机构,以及“春晚级”的演出嘉宾和舞美及拍摄配置,都显示出新媒体暂时还不能达到的高度。《等着我》的优点就在于没有停留在这些优势上静等花开花落,而是以开放的心态拥抱新媒体,使之如一双翅膀,插在老虎身上。
《等着我》栏目的成功固然得益于成功地借助了新媒体,但更主要的是栏目组敢于创新和善于创新的胆识、勇气,这是非常难得与可贵的,通过创新和尝试,《等着我》取得了出乎人们意料的巨大成功。应该说,这就是创新的力量。
当前的时代,不缺乏想法,而是缺乏实现想法的人。同样是聊天工具,为什么微信能脱颖而出?同样是杀毒软件,为什么360能后来居上?同样是网上交易,为什么淘宝能独占先机?在这个新产品迭出的时代,我们期待伟大的作品。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不仅“新”在想法,更“新”在行动,他们或许会遭遇失败,但他们会重新启程。
让我们从“新”开始,一起去创作更加优秀的作品,一同感受创新的力量。
[1]杨新刚.《等着我》:如何真实讲述中国好故事[J].电视研究,2016(12):10-12.
[2]宋金慧.央视《等着我》节目的叙事策略研究[D].安徽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