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物专题片如何既有看点又耐看
——观央视焦点访谈《板凳医生——李菊洪》有感

2018-02-22林雅榕

新闻研究导刊 2018年1期
关键词:专题片板凳细节

林雅榕

(南安市广播电视台,福建 南安 362300)

一、从普通题材中寻找新闻看点

人物专题片是电视纪录片中最具生命力的一种体裁。在一切艺术作品中,人物主题是不可少的,人的心理、人的命运是最能打动人和感染人的。一部优秀的人物专题片应该是既有看点又耐看,能够打动观众,直指人心。本文以央视焦点访谈《板凳医生——李菊洪》为例,分析人物专题片如何做得既有看点又耐看。

人物专题片《板凳医生——李菊洪》,讲的是一名没有双腿的基层女医生,依靠两把板凳,在重庆的一个偏远小山村开展日常的卫生服务的故事。主人公李菊洪从事的工作很平常和普通,就像解说词说的,“没有惊心动魄的医学难题,也没有太多疑难杂症等着她”,只是帮村民建立健康档案,看看感冒、量量血压、包扎伤口,做这些基础护理工作。但是这个看似普通的题材之所以有很好的看点,在于新闻人物是一名没有双腿的乡村女医生。她和从事的工作之间构成了良好的“新闻点”。其实类似的题材,在我们平常的新闻采访中也很常见。央视焦点访谈制作的这部片子为我们操作类似题材提供了很好的指导和借鉴。

二、人物专题片如何做得可看、好看

(一)结构的设置

专题片和新闻不同,篇幅长,时间长,要承载的信息量很多。非人物性专题片,比如事件性的专题,有一个时间发展的线性过程,或者有一个新闻由头,比较好操作。人物类专题片相对比较难做,特别是如果要报道的这个新闻人物,是一个普通的人,从事的也是普通的工作,就更难了。

央视的编导以李菊洪在卫生院一天的工作开始作为介入点,展现在没有双腿的情况下,为村民开展的日常卫生服务,然后引出其残疾的原因,学医、从医的过程。接着以她的另一项工作——入村随访,普及卫生知识的工作展开,介绍了马店村的情况,展现了李菊红行医环境的困难及其工作的尽职尽责,以及和村民之间超越医患关系之外的“亲情关系”(村民在卫生院摆龙门阵,聊天说笑,村民认为李菊洪是无所不能,能看病,还能修手机),然后,又通过丈夫背着她长途跋涉,给村民看病,组织村民体检,道出了她获得村民信任的原因。最后一小部分升华了主题,展现了她希望长久扎根基层,当乡村医生的愿望和信念。

整个片子在15分钟内起承转合,循序渐进,娓娓道来,人物形象逐渐丰满。前面部分的内容和后面部分内容之间很好地衔接递进,慢慢展开。通篇结构顺畅、完整。

(二)视角的选择

在拍摄人物专题片的过程中,我们很容易使人物显得“高大上”,有意无意地就会把人物拔高,特别是一些有很强“精神光环”的人物。但是在这部片子里,李菊洪给我们的感觉很真切、很真实,就像是我们身边随时可以看到的人。我们能够深深感受到她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兢兢业业的职业精神。

也就是说,制作这部片子的记者选择了一个“平视”的视角,把李菊洪当作一个普通人来呈现。片子里呈现的是一名普通的乡村医生,做着平凡的工作,就像李菊洪在采访中所说的,“我需要这份工作,这份工作也需要我”,但是这对她来说并不容易,其通过自己长期的坚持和努力,使村民获得了更多的医疗服务,她自己也感到自豪和骄傲。

在这部片子中,笔者认为有一次采访做得很好,那就是记者对李菊洪丈夫的采访。李菊洪走村入户,光靠板凳不行,还要她的丈夫刘兴堰来背。有的记者就会习惯性地问他,怎么看待妻子常年坚持走村入户开展卫生服务之类的问题,好像在有意无意、间接地展现李菊红的崇高。但是央视记者是这样问刘兴堰的:你妻子做这个工作,她有她的成就感,你的成就感在哪里?丈夫回答说:我的成就感就是陪在她身边,做饭洗衣服帮助她。记者把视角和落脚点放到丈夫身上,是非常恰当的。

(三)细节的运用

细节是展现人物形象很好的方式。这部片子中的很多细节处理得非常到位。比如李菊洪日常依靠板凳活动的镜头,板凳使用多、使用久了,掉漆、磨损的镜头。这些细节镜头都蕴含着丰富的信息,让人感觉到李菊洪工作的不易以及她的自强不息。

整部片子开头的第二镜头(第一个镜头是卫生院外景),李菊洪打开门,开始一天的工作。这个镜头乍看起来很平常,但是后面紧接着她移板凳活动的镜头,这个镜头中的开门动作铿锵利索,开门声洪亮,一下子就把人物充满正能量的形象呈现出来了。

片子的后面,讲到李菊洪要组织村民去体检的时候,盲人邓婆婆出门不方便,不愿意去,刘兴堰就背着李菊洪一遍遍去家里做工作。解说词说:“碍于记者在场,邓婆婆终于答应去做检查。”其实从这个细节可以看出,李菊洪平时工作的不容易。

这部片子用了很多数字来刻画李菊红。比如工作15年用坏了20多对板凳;走遍了辖区内的700多户人家,累计行程80000多公里,行医6000多人次。这些数字,对正常的乡村医生来说都很难做到,但却是李菊洪在没有双腿的情况下走出来的数据,就具有更强的表现力。

片子中还有一个对话的细节处理,令人印象非常深刻。李菊花多年行医,板凳就是她的双脚,家人为她做了一对新板凳,李菊红说:“这个板凳很好,也就像女孩子买了一双新鞋,拿出来给他们看看,炫耀一下。”这句出其不意的同期声,看似轻轻提起,放下却又铿锵有力,给观众带来了强烈的震慑。这既表现了她人生的不易,也体现了她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令人万分动容。

总之,在人物专题片制作中,应该充分运用电视表达的特点和优势,不管是同期声、电视镜头,还是数字刻画,这些细节处理都使电视人物专题片更加有看头、更加耐看、更富有感染力。

猜你喜欢

专题片板凳细节
以细节取胜 Cambridge Audio AXR100/ FOCAL ARIA 906
爱板凳腿儿的老韩
中国梦 (大型文献专题片《我们走在大路上》插曲)
梦想阳光(大型专题片《必由之路》主题歌)
浅析对电视专题片节奏的把握
留心细节处处美——《收集东·收集西》
板凳狗
小板凳
细节取胜
板凳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