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茶背后“丧文化”火爆的传播心理分析
2018-02-22曹远
曹 远
(南京师范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江苏 南京 210046)
一、丧茶火爆现象及“丧文化”
2017年4月28日,网易新闻和饿了么联手推出只营业4天的快闪店——“丧茶”。这一概念脱胎于微博中流传的一个段子,落地成具体店铺后,丧茶门店顾客络绎不绝,开业当天由于人数过多,店家还宣布每人限购两杯。丧茶店如其名,以主打“丧文化”来吸引青年人。装修风格以黑灰色为主调,茶品包括“你的人生就是个乌龙玛奇朵”“你不是一无所有你还有病啊乌龙茶”“爱上一匹野马头上一片草原奶绿”等六种,而口味只有“丧到极致无糖”“七分丧三分糖”“丧到刚刚好半糖”三种,就连店内吉祥物也请来了哭丧着脸的网红“羊驼王三三”。
丧茶爆红除了营销方式上采用了快闪店这种饥饿营销的形式,迎合了大众的猎奇感和好奇心,以及利用缩小店面致使排长队和网络借势宣传勾起大众的从众心理之外,其背后依托的“丧文化”的辐射范围之大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原因。
“丧文化”是指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受困于自身的无能和残酷的现状,感到失落、无力甚至迷茫之后的自我嘲讽,是对于所谓需要追求成功的挣脱与解构,是试图采取消极放手解脱的姿态所衍生形成的一种生活状态。突出表现为发表一些悲观沉郁的文字图片等,如高喊“努力不一定能够成功,但不努力真的好轻松啊”“人生苦短及时行废”等,网络中爆红的“葛优躺”、“悲伤蛙PEPE”、丧剧《马男波杰克》也都是“丧文化”之下的产物。
二、“丧文化”流行的原因
(一)社会转型期的“心理震荡”——社会层面带来的真“丧”
所谓“心理震荡”,是指社会变迁给人们的心理带来了不适感和难以承受的状况,与之伴随的往往是带有负面情绪的状态和行为。“心理震荡”的表现并不少见,在文学领域中常见的“世纪病”意识就具有与“心理震荡”类似的行为表征。比如德国的世纪病表现为出现了一批烦恼的“维特们”,他们出现在欧洲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的历史转折时期,经历了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当时的人民市民意识开始觉醒,精神思想处于压抑状态,企图解放苦闷的内心,追求平等权利,但由于自身软弱性导致无法冲破当前压抑苦闷的生活状态。歌德笔下的维特就是当时这一代青年的代表,他对于现状的不满使得他充满攻击性,但个人力量的薄弱使他无法追求到自己所期待的结局,在这种落差之下他逐渐走向抑郁和绝望,最终通过结束生命的方式与这个自己不满的社会决裂。
同样,20世纪的美国曾出现了“垮掉的一代”,当时的时代物质开始走向富庶,但青年人精神依然空虚贫乏,这时的美国,上至航空航天,下至生命科学等各个领域都实现了重大突破,然而这种进步并没有带来民众的欣喜与安心,仿佛面前的世界愈发难以琢磨和变幻莫测,“垮掉的一代”们对这样的世界更增加了疑虑与忐忑。中国目前处于“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封闭性社会向开放性社会的社会变迁和发展”的时期,自然也面临着会出现“世纪病”意识的可能。
引发“心理震荡”现象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社会急剧变迁使得人们对于日新月异的社会产生陌生感,甚至是渐离感。尤其以独生子女为主的当代年轻人从小普遍生活在较好的生活环境,接受至少两代人对其的溺爱,缺少独自历练与同辈的陪伴,往往缺少安全感,个体的心理适应性较弱。所以综合来看,当代年轻人产生“心理震荡”的客观原因是社会环境的极速发展变迁,主观原因为年轻人成长环境使其无法从容面对周遭环境的急剧变迁和现实状态的强压力。
具体来看,首先,当前中国的年轻人群体无论在升学、就业、升职加薪等个人发展上,还是在购房、养老等家庭职责上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社会竞争激化又不断给他们增压以至逐渐超出其心理适应范围。第二,当前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人们难以适应快速演变的社会,既定的心理定式和行为模式需要不断调整,这一定程度上造成或加重了年轻人群体的焦虑状况。第三,社会在高速发展的同时并没有兼顾好效率与公平。现阶段社会阶层分化现象严重,年轻人易在生活中遭遇不公对待后产生失落感和相对剥夺感,但由于阶级分层固化现状一时难以改变,心理状态长期处于如此失衡的状态加剧了年轻人心理的失落无力。此外,当前社会文化上百花齐放,多元价值观交汇碰撞,尤其是新旧价值观也在形成冲突,价值观在冲突状况下一时难以形成统一的认同,这一交接时段造成的文化认同和价值观的不确定也会使年轻人产生心理上的迷惘和无措。最后,社会高速发展,纵向上看日新月异,横向上看社会的流动性较大,这种变化给年轻人带来更多的陌生感,使人的心理产生孤独感和无归属感。因此,中国社会急剧变迁的当前,给新一代年轻人的心理应对能力带来了极大挑战,使其产生了“心理震荡”,这种“心理震荡”产生的“丧文化”代表了一部分青年群体带有各种消极特征的心理感受及行为症状,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丧”。
这种真的“丧”被年轻人积聚在心,亟待排解。而利用“丧文化”这种亚文化形态,通过带有“负能量”标签的文字、图片等形式能够以最直接的方式宣泄情绪、舒缓压力,以一种戏谑调侃的口吻表达出内心真实的焦虑,是排解社会层面带来的真“丧”的最直接有效的途径。
(二)反主流的“丧文化”乃是一种自我保护——个人层面应对的假“丧”
更进一步来探讨,为什么年轻人对社会变迁和积聚压力时会做出倾向于“丧文化”这种反主流文化的消极反应呢?
具体到现实生活中来看,当年轻人在日常活动中不断遇挫受挫,经历着所谓的“人生不如意,每天都有”,面对问题时觉得自身无从下手、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和行为就是习得性无助的表现,这种习得性无助成为常态后逐渐演变成“丧文化”的心理依托。而这种时常觉得自己无能为力的无助心态事实上给一部分年轻人形成了一种带有自我保护性的防御性悲观。
防御性悲观是一种打着“丧”的名义的自我价值保护策略,实则是假“丧”,目的是回避因为失败或者表现不好导致的否认自己能力的负面结果,是一种预测消极后果并采取相应防范措施的心理策略,也是一种成功的应对策略。在心理学上有一种“冷热水效应”的说法,三杯水,一杯冷水、一杯热水和一杯温度保持恒定的温水,先将手放入冷水中再放入温水中,手会感到热;而先将手放入热水再放入冷水中,手则会感到冷。相同温度的水,手部却产生了不同的感受,这就是冷热水效应。可以看出,年轻人追捧“丧文化”实际上就是在把手先放入冷水中,而可能面对的失败就是那一杯温水,年轻人通过对“丧文化”的接纳放低了自身期待和要求,解构了必须成功的主流文化之后,从而可以更豁达、更从容地接受失败的可能。而如果预期设置过高,就好比先把手放进了热水,在面对代表可能失败的温水时就会产生心理落差感。有学者认为防御性悲观本身带有消极期望和反思性的属性,其中消极期望是指在行动前就为自己预设了较低水平的目标,而反思性是指“个体将环境中的各种潜在结果都考虑到,并将它们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中”。所以很多情况下,年轻人热衷的“丧文化”是一种带有反思性的自嘲,不热衷于心灵鸡汤,他们明白自己的不足,明白自己在激烈的竞争中可能遭遇到的失败,表面上看起来的不思进取并不代表骨子里的不求上进。
另外,美国社会学家默顿提出:“反文化”乃是某些团体试图分享社会价值,而在受到不断的严重挫折之下,所形成的一种反应方式,他们不但不信服传统主流文化的规范,更有甚者还依反文化的规范行事。带有叛逆心态是年轻一代的特征,往往会出现所谓的“禁果效应”,越是社会主流价值观所倡导的则越容易被年轻一代以反叛的眼光来审视。这也为带有反主流文化的“丧文化”的大范围传播普及提供了促进因素。
年轻人热衷和追捧解构成功、自我嘲讽的“丧文化”,既是一种自我的防御性悲观,在一定程度上又是对主流价值所倡导的成功学的自我反思与觉醒,这种自我层面的假“丧”,其实正是年轻一代面对压力和焦虑做出的带有年轻人特性的反应。显然,这种反应是需要把控好程度的,过犹不及的“丧”容易导致年轻人们失去斗志,甚至沉湎于“丧文化”表面的麻木和漫无目的中。
[1]李庆钧.霍布斯的秩序解说与转型期社会秩序的构建[J].江海学刊,2003(6):108-114.
[2]师飞.“世纪病”的蔓延——谈“世纪儿”与“多余人”的比较[J].文学界(理论版),2012(8):157-158.
[3]盛宁.二十世纪美国文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138-139.
[4]杨彦平.社会适应心理学[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0:278.
[5]胡燕,杨东明,李雪峰.大学生防御性悲观的现状分析[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12(3):12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