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监督:记者义不容辞的使命(下)
——以从业30多年的新闻实践为例
2018-02-22庄电一
庄电一
五、记者不应为自己预设禁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应承担起舆论监督的责任
笔者虽然是常驻宁夏的记者,但也曾兼管过外省记者站,还回报社值过班,参加过中宣部等部门组织的异地采访。一般说来,赴外地采访应以正面宣传为己任,“管闲事”的手应该缩回来,不应该再“狗拿耗子”多管闲事,但笔者没有这方面的顾忌。
1987年、1989年,笔者两度兼管甘肃站。在武威发现有古建筑被外单位侵占,便毫不客气地给予批评。1988年,受报社委派到河南省沈丘县了解一个事件,无意中了解了那里的“大班额”现象,便在《光明日报》突出位置进行披露。到洛阳参加活动,发现这个九朝古都文物盗窃、走私活动猖獗,有大量珍贵文物流散民间,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就此写出了多篇报道。在行进途中,发现有些地方的农田里坟包特别多,死人与活人争地问题很突出,便专门撰文给予披露。
有一年,报社调笔者回报社值班,虽然没有采访任务,但常常抽空出去“捞外快”。走进北京自然博物馆,除了报道他们的馆藏外,还就他们的隶属关系问题发出呼吁 《北京自然博物馆应恢复为国家馆》。到国家文物局采访,除了报道《三峡坝址中堡岛考古有重大发现》,还发出长篇报道《警惕对文物的“建设性”破坏》,反映了一个带有共性的问题。休息日到天安门广场遛弯,发现许多混凝土地砖破损不堪,但许多人却视而不见,笔者先在光明日报上发了一篇“记者来信”《天安门广场破损的方砖应及时更换》,随后又发了内参 《天安门广场方砖需要补补了》。这些努力没有白费:没过多久,天安门的地砖就全部更换成平整、光滑的石头了。
笔者曾参加《光明日报》重点报道组,报社领导分给“一块难啃的硬骨头”:采访国务院机构改革。虽然采访一波三折,甚至几近夭折,但最终大获成功:除了长篇通讯《“中枢”在变革——国务院精简机构转变职能记事》 在 《光明日报》 头版头条刊登外,还“搂草打兔子”,发出了《市场经济呼唤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精简不等于机构改革》《机关工作也要讲效益》《政府职能既要转变又要加强》《对精简的认识不能偏颇》等多篇稿件,结出了多个果实。
在重点报道组里,除了完成“规定动作”,笔者还有许多“自选动作”:了解到影视选材方面的不健康倾向,写了《影视帝王后妃热何时降温?》;针对怪名、洋名泛滥的情况,向社会呼吁《取名当随时代》;还针对各地高校无节制招收自费生现象,写了《自费生招生应严加控制》;针对人才争夺战,写了《人才流动应合理有序》;针对“垃圾书”过多过滥、层出不穷问题,写了《出版无人看的书,干啥?》;针对各地争相拍摄武则天的怪现象,写了《何必都拍武则天》。这些稿件,在有的人看来全是“多管闲事”。在重点报道组干了两个月,笔者发出了20多篇报道和评论。
2002年至2006年,笔者先后参加中宣部组织的“三个代表在基层”“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新农村”等主题采访活动,先后奔赴西北、东北及中原地区采访。这些采访目标明确、任务具体、时间安排紧,按说也就无暇管闲事、不该管闲事、没有机会管闲事了。但笔者“爱管闲事”的习惯未改,仍然注意将采访活动中的所见所闻整理成文,也频频摇动“闲笔”。看到陕北石钟山石窟的破损情况,发出了《钟山石窟在呼救》的呼吁;看到位于河南省的三国受禅坛和“三绝碑”,呼吁《妥善保护三国受禅坛和“三绝碑”》;到东北采访,听说某地级市文物因没有库房、没展室而长期放到锅炉厂,义不容辞为他们代言《文物栖身锅炉厂,双鸭山真该建个历史博物馆》。此外,还针对吉林省延边州朝鲜族教育出现的新情况写了内参。在甘肃省敦煌市,看见馆藏文物丰富的敦煌博物馆却游客稀少、冷冷清清,写了《旅游别冷落了博物馆》;在青海省,看到有人在青海湖附近用木杆绑着塑料袋向过往车辆摇晃,随即了解已经禁捕的青海湖仍然有人在偷捕、偷卖湟鱼的状况,写出《珍惜青海湖“鱼鸟共生”状态》的记者来信;看到有的地方为一点土特产而过度包装,直言不讳写出报道《虚假包装有违诚信》;在甘肃敦煌莫高窟采访樊锦诗院长,了解到敦煌莫高窟因游客过多不堪重负,就呼吁《让敦煌国宝有个“喘息”》。
到东北采访,我们在从一个城市赶往另一个城市,看到100多公里长的等外公路(只有二车道)居然设了4个收费站,笔者深感意外,便见缝插针,在车里采访了当地人。从司机和当地陪同者的口中了解到,汽车在这段路上行驶,过路费超过了燃油费,有的车辆一年缴纳的过路费居然超过万元。岂能让这种不合理收费大行其道?笔者振臂一呼《这里公路收费站多且乱!》。
经常出差,飞机就成了“旅伴”。在飞机上吃饱喝足之余,发现有些飞机上发下来的餐盒是满满的,收回来的餐盒还是满满的,所用包装材料居然有七八种之多,这与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是相违背的。于是,就此采访了几位空姐,写出了一篇不短的通讯《客机上能否少制造点垃圾?》。此后,针对有些航空食品华而不实的问题,写出报道《航空食品能否再简单、再实惠些?》。针对有些航班上午“精神食粮”丰富——可供阅读的报刊较多,而到下午几乎无报可读的状况,提出问题:飞机上的报纸,可否多次阅读、而不要急于收走?为了减轻飞机负担和处理成本,甚至提出“为了少用飞机厕所,能否尽量在登机前‘方便’?”也许,有人会认为笔者对此有点过于计较了。
就这样,笔者无论走到哪里“管闲事”成为一种习惯、成为一种“惯性思维”了。凡是能看到的,能听到的,能接触到的,能想到的,能介入的,可以干预的,都要有所“表示”、有所“作为”,以期发挥一点积极的作用。
六、客观公正、严谨求实的舆论监督,是能够得到理解和支持的,也是能够受到社会各界、包括监督对象欢迎的
报社领导和编辑部对笔者给予了充分的信任和支持,很少让那些锋芒毕露的稿件胎死腹中,还常常放在突出位置、给以突出处理。
笔者的新闻评论作品集《悠悠我心》出版,时任《光明日报》总编辑王晨(现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热情地写了非常中肯的序言。他说:“电一同志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敢于写批评稿件,勇于搞舆论监督。他既栽花,又挑刺儿,有些‘刺儿’挑得是很有些胆量的。他的许多稿件都是振聋发聩之作。有的稿件一发表,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引来纷纷议论和极大反响。他写批评稿件的特点是:问题重大,锋芒毕露,毫无吞吞吐吐、遮遮掩掩的意思。有些同志曾担心他的稿子这样尖锐,在当地会遇到麻烦;其间,他也确曾受到过这样那样的非难。但是,电一同志经受住了压力和考验。这里面,有宁夏各级党组织和政府的关心支持,有报社编辑部的全力协助,就他本人来说,出以公心,忠于职守,深入采访,实事求是,与人为善,以建设性的态度推动问题的解决,都是他的报道站得住的重要原因,也是他获得成功、受到当地好评的重要原因。”这些评价,充分说明王晨同志对笔者是非常理解、非常支持的。
几十年来,笔者既报喜,又报忧,有喜报喜,有忧报忧,既不虚报,又不掩饰;既不隐恶扬善,又不粉饰太平;既不大事化小,又不夸大其词。报喜,是为了喜上添喜;报忧,是为了彻底解忧。无论是报喜,还是报忧,都感同身受、融入其中,没有把自己当局外人,从不认为批评性、揭露性、提醒性的稿件就是“负面报道”“捅娄子”“找茬”“鸡蛋里面挑骨头”。有时,批评报道比一些所谓的正面报道发挥的作用更突出、也更明显。
有人可能会认为,像这样到处“挑刺”、四面树敌,一定很讨人嫌,也会让人保持距离、提高警惕,甚至让人很孤立,各种“好事”也不会沾边。实际上,笔者并没有被孤立,也没有让人“敬而远之”,许多人求之不得的“好事”,也曾不止一次不期而至,也获得了一些荣誉。笔者认为,只要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只要是出于善良的愿望、只要是为了社会更和谐、生活更美好、人民更幸福,就能得到人民的理解和支持,即使“挑了刺”“放了炮”“找了茬”,也不会失掉民心。
笔者之所以能被一些人记住,可能与敢于摘刺、摘了许多人不摘、也很难摘的刺有关。摘刺于笔者,益莫大焉。笔者乐此不疲、陶醉其间,因为这让自己有了存在感和成就感。笔者从来不相信“记者是无冕之王”之类的话,但确实是把“不管部部长”这顶虚无的帽子自作主张地戴在了头上。
令人遗憾的是,现在在许多媒体上都很少看到批评报道了,有人当了十几年记者,居然一篇批评稿都没有写过。从不写批评稿、也不敢搞舆论监督、甚至视舆论监督为畏途的记者,在许多新闻单位都大有人在,这是一种很可悲的现象、极不正常的现象,也是需要通过多种措施加以改变的现象。
没有舆论监督,腐败就会盛行,谬误就会泛滥,失误就会增多。最近,有中央媒体呼吁加强舆论监督,阐述舆论监督的作用和意义。今年8月31日,新华社发出 《“舆论监督敏感症”要不得!》,引起广泛关注。去年2月19日,新华社还旗帜鲜明地提出“舆论监督不是捅‘马蜂窝’,而是要安全摘掉‘马蜂窝’”。时至今日,任何惧怕、反感、躲避、抵制、打击舆论监督的行为,都是愚昧落后的表现,这样的单位和个人也将被历史所嘲弄、淘汰。
笔者30多年舆论监督的实践说明:1.一个健康文明的社会,离不开舆论监督。没有舆论监督,会造成许多有形的和无形的损失、酿成许多不该发生的社会悲剧。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在舆论监督方面负有特殊的使命。2.舆论监督可以和人大监督、政协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纪检监督、社会监督一起构成一个完整的监督体系,只有各司其职才能确保社会的和谐、进步。3.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记者,可以在引导舆论、匡正时弊、伸张正义等方面写很多文章、做很多益事,可以在很多方面有所作为,进而在时代进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4.记者所做的舆论监督,不是孤军作战、单打独斗,往往离不开各界、特别是所在单位的理解、支持、配合,同时也需要被监督的单位和个人的理解、宽容和响应。5.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需要相关制度保障,也需要权力部门保驾护航,要通过各种举措,确保舆论监督顺利进行,要让所有监督都合法、合规、健康、准确、到位。6.记者舆论监督的积极性,既需要充分调动、及时激励,又需要妥善保护、适当褒奖。主管部门和所在单位,既要表彰“栽花”的记者,更要表彰“摘刺”的记者,在职称评定、表彰奖励等方面适当向“摘刺”记者倾斜,不能让态度端正、作风扎实、工作严谨、监督作用发挥得好的记者既流汗又流泪,既伤心又失望。不能因一次监督的失败而让一个优秀记者“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变成谨小慎微的“缩头乌龟”,甚至就此永远告别舆论监督。